詶樂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見寄
夜樹風韻清,天河云彩輕。
故苑多露草,隔城聞鶴鳴。
搖落從此始,別離含遠情。
聞君當是夕,倚瑟吟商聲。
外物豈不足,中懷向誰傾。
秋來念歸去,同聽嵩陽笙。
夜樹風韻清,天河云彩輕。
故苑多露草,隔城聞鶴鳴。
搖落從此始,別離含遠情。
聞君當是夕,倚瑟吟商聲。
外物豈不足,中懷向誰傾。
秋來念歸去,同聽嵩陽笙。
夜晚樹木在風中傳來清幽的韻致,天河上云彩輕盈。舊苑里滿是帶露的草,隔著城能聽到鶴鳴。草木從此開始凋零,離別飽含著深遠的情思。聽說你在這個夜晚,倚著瑟彈奏吟唱著秋聲。身外之物難道還不夠嗎?可心中的情懷又能向誰傾訴呢。秋天來了就想著回去,一同聆聽嵩陽的笙音。
詶:同“酬”,酬答。樂天:指白居易。商聲: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商音配秋,故常以商聲指代秋聲。嵩陽:嵩山之南。
此詩是劉禹錫酬答白居易《七月一日夜即事》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兩人可能身處異地,通過詩歌交流情感,劉禹錫在詩中抒發了秋夜的情思和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圍繞離別之情和歸鄉之念,以秋景渲染氣氛,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劉禹錫與白居易詩歌唱和的交往,展現了中唐詩人間的友情和詩歌創作風貌。
同時豹尾數相隨,自許當熊亦不辭。紅粉三千各秋色,獨懸明月照蛾眉。
亳都潦倒竟何為,嚴劇疏庸總不宜。五鳳人爭推漢吏,雙鳧我自愧明時。傳家清白雖無忝,治邑艱辛未有裨。圣主若虛前席待,愿將血淚灑彤墀。
龍門佳氣曉如虹,不與人間設帨同。天上貤封元一品,膝前稱壽是三公。玉桃歲久丹為顆,萱草春長翠作叢。侍從諸孫歸較晚,北堂燈燭夜筵紅。
好古肝腸可作棱,秋空霜月已淩淩。更收莽宕湖山氣,始信黃金鑄宛陵。
我家紫玄洞天前,洞天仰與天相連。羊腸詰曲石犖確,每欲飛上愁攀緣。道人可是堅愿力,開辟大道何坦然。一躋從此出世外,著我直透昆崙巔。浮丘握手莞爾笑,與子別去何千年。
嚴冬戒原野,群動咸休棲。胡我事行邁,而乃輕別離。別離詎云苦,所虞曠庭闈。林萱有馀芳,明發殷中懷。分情變寒律,塤篪聲凄凄。系戀不忍前,涕泗沾人衣。出戶三太息,仰見浮云馳。
嗟彼君子,所居無陋。卜鄰伊何,人惟求舊。道充為貴,學足為富。于焉內省,庶幾無疚。
可恨人間秋到遲,未教叢菊繞東籬。枝頭一葉歸何處,夢里繁華憶舊時。自古有情皆有悔,平生無淚便無詩。錦囊何必盛佳句,皓月清風兩貯之。
零露瀼瀼隕玉柯,西風吹起洞庭波。江東菰米空愁絕,汾水樓船奈樂何。萬里邊聲鴻雁急,四檐金氣候蟲多。傷心最是邯鄲道,忍聽佳人倚瑟歌。
目極煙沙草帶霜,天寒歲暮景蒼茫。炕頭熾炭燒黃鼠,馬上彎弓射白狼。上將親平西突厥,前軍近逐左賢王。邊城無事烽塵靜,坐聽鳴笳送夕陽。
百感中來不自由,瑣窗花老鏡鸞收。云飛雨散知何處,人自傷心水自流。
皇祐更秋律,明堂奉帝禋。粢盛雖薦德,霜露本懷親。于赫朝三后,無文秩百神。九筵交玉幣,重屋近星辰。邃幄留飆御,清壇墮月津。衣冠漢儀舊,金石舜韶新。受胙開宣室,鳴鐘降紫宸。群陰先伏旦,協氣斗回春。靈貺叢千祝,豐恩滲四垠。慚非老辭筆,徒學頌堯人。
水如襟佩月如環,亭在幽幽翠竹間。一片歌云湖外起,黛螺痕淺認春山。藻荇交橫水接天,憑誰月下喚坡仙。空香不定春如夢,知是元豐第幾年。古今相續幻疑真,肯信仙家有后身。詩曳湖光燈影里,可曾銷盡劫邊塵。
炎夏蒸六合,草木騰枯煙。揭空白云瘦,蕩蕩無定遷。隴角吟悶蟋,螢火起幽田;上下忽遽迅,彌留乃空懸。深樹自包護,自愛若自禪。獨憑孤軒立,寥寥無所歡。后土延八荒,孤軒安可方?湯湯湖與海,斂可芥子藏。粟顆將謂大,秋毫為道倉。大宙自雞子,開物何茫茫。辟發盤古力,延綿未渠央。流星即萬古,白駒演漢唐。茹毛磨器石,忽為今膏粱。嗟余立足所,殆即恐龍鄉。恐龍不得見,衣冠安久長?處此宇與宙,大惑心如芒。寂寂欲有問,誰為解紛攘?物物不得語,獨立徒蒼莽。卒生夫何故,卒死夫何喪?萬物茁然起,光景催陰亮。物其自知有?景固因誰走?景物不自知,我意從誰剖?所托既曰道,道光安可透?所托既曰道,思維何以有?思欲與道勝,矛盾安可構?我處道思間,孤漠如離獸。
青鳥飛來東海隅,銜得云中云錦書。書中落落三百字,一字一顆鮫人珠。三年不見蘭臺令,別去亳州無好信。楚鴻日夜嘆離群,越鳥天寒棲不定。近報卜居湖上頭,木蘭為楫桂為舟。明朝會買官瓶酒,醉眼看山同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