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皇帝御書松風二字顧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齋中
櫩榜松風字,崇禎御筆留。龍賓猶拱護,燕雀解啁啾。內使開黃帕,遺民泣白頭。圖書滿天府,零落更誰收。
天藻奎章閣,蕓香處士廬。不妨南渡諱,為是大行書。湖海龍蛇地,荊蠻戰斗余。匹夫藏圣跡,草莽慟何如。
玉露園陵滿,珠丘蔓草新。南陽無赤伏,北闕喪黃巾。弓劍橋山痛,衣冠漢廟神。千秋渾寂寞,遺墨寶幽人。
奇峰名淑景,御坐正當中。五粒皆銀鬣,雙珠倚玉童。分披九霄露,不是庶人風。獨有華陽洞,天書貯幾通。
櫩榜松風字,崇禎御筆留。龍賓猶拱護,燕雀解啁啾。內使開黃帕,遺民泣白頭。圖書滿天府,零落更誰收。
天藻奎章閣,蕓香處士廬。不妨南渡諱,為是大行書。湖海龍蛇地,荊蠻戰斗余。匹夫藏圣跡,草莽慟何如。
玉露園陵滿,珠丘蔓草新。南陽無赤伏,北闕喪黃巾。弓劍橋山痛,衣冠漢廟神。千秋渾寂寞,遺墨寶幽人。
奇峰名淑景,御坐正當中。五粒皆銀鬣,雙珠倚玉童。分披九霄露,不是庶人風。獨有華陽洞,天書貯幾通。
屋檐匾額上的“松風”二字,是崇禎皇帝的御筆留存。仿佛龍賓神還在拱護著它,燕雀也似在嘰嘰喳喳。從前內使打開黃帕展示,如今遺民們白發蒼蒼見此而落淚。皇宮里原本圖書滿庫,如今都零落了,還有誰來收拾呢。這御筆曾在奎章閣,如今到了處士的書齋。不必忌諱南渡之事,因為這是難得的大行書。如今湖海之地龍蛇混雜,荊蠻之地歷經戰斗。一個普通百姓收藏著圣跡,身處草莽之中該是多么悲痛。園陵布滿玉露,珠丘新長蔓草。沒有劉秀那樣的中興之主,朝廷又失去了秩序。皇帝駕崩令人痛心,漢廟的神靈似乎也在嘆息。千秋萬代都如此寂寞,這遺墨被隱士當作珍寶。當年有奇峰美景,皇帝御座正居當中。松枝如銀鬣,旁邊似有雙珠般的童子。它承受著九霄的甘露,并非普通百姓能感受的風。只有華陽洞,還存放著幾通天書。
櫩榜:屋檐下的匾額。
龍賓:傳說中墨的別稱,這里象征御筆的神圣。
內使:皇宮中的使者。
黃帕:包裹御物的黃色錦帕。
遺民:改朝換代后仍忠于前朝的人。
天藻:指皇帝的文章或書法。
奎章閣:元代宮廷收藏文物書畫、聚集文人學士的場所,這里借指皇宮藏書處。
處士廬:處士的住所,指顧苓的齋中。
南渡諱:指南宋南渡之事,這里可能暗示明朝的南遷。
大行書:書法字體。
湖海龍蛇地:指局勢動蕩不安的地方。
荊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這里指戰亂之地。
玉露:白露。
珠丘:指帝王的陵墓。
南陽無赤伏:赤伏符是劉秀稱帝的符瑞,這里指沒有像劉秀那樣中興的君主。
北闕喪黃巾:黃巾起義導致東漢朝廷動蕩,這里指明朝的混亂局勢。
橋山:傳說黃帝葬于橋山,這里借指崇禎帝的陵墓。
衣冠漢廟神:指漢朝宗廟中的神靈,這里象征明朝的祖宗神靈。
五粒:指五粒松。
銀鬣:形容松針如銀色的馬鬣。
雙珠:可能指松旁的景物。
庶人風:普通百姓所感受的風。
華陽洞:道教名山的山洞。
天書:指皇帝的御筆。
此詩創作于明朝滅亡之后。崇禎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朝覆滅后,其御筆“松風”二字被顧苓所得并掛于齋中。當時社會處于改朝換代的動蕩時期,遺民們對明朝的滅亡深感悲痛,詩人看到這御筆,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發對前朝的懷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崇禎御筆“松風”二字,抒發對明朝滅亡的悲痛和對前朝的追思。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典故與現實景象相結合,情感深沉,意境悲涼。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遺民的普遍心境,是研究明清易代時期文人心態和社會風貌的重要資料。
君之家為夔龍氏,龍之威神爪牙利。
豈肯因人下求食,拏攫風雷隨所嗜。
問君世學今幾傳,翰墨諸仙侈名位。
后來諸孫穎與路,元祐衣冠相整治。
春秋大易蜀有師,我獲升堂時問義。
江邊喬木殊未改,重來忍唾成都地。
感君遺文遠相訪,凜凜高風今不墜。
梅花道路寬作程,瓠葉杯盤同此味。
少年赤手弄霜雪,想見倚門遲歲餽。
還家莫道囊橐空,客子夜寒仍少睡。
晝寢招提最上頭,饑禽亡頼故喧啾。
嶺云西去欲成暮,山雨北來渾似秋。
婉娩如今真是夢,經從似舊絕堪愁。
昔年陳跡雞窗下,日落鐘鳴山更幽。
風流王右轄,蕭散鄭丹邱。
此事今難再,如公可并游。
千篇詩價重,十日酒船浮。
圣主方東幸,山中莫滯留。
謙德知二,器實瑚璉。
動必幾先,孰并其辯。
一使存魯,五國有變。
終相其主,譽處悠遠。
浮海黃池近,還山白雪高。
禪如石佛樣,學帶楚人騷。
我欲懷金橘,師能遺木桃。
釣魚船上客,此句可連鼇。
郡圃耡荒雪,家山??淺沙。
只今諸葛菜,何似邵平瓜。
小摘情何厚,長齋氣自華。
官烹與私炙,隨處即生涯。
倚杖河邊記水痕,眼明喜見白鷗群。
雨聲夜向九峰瀉,江勢朝來三堰分。
窟宅蛟龍元自擅,鄰家雞犬要相聞。
我師一飽關天意,收拾晴風放密云。
彼美邽子,先圣是承。
墻仞已及,堂陛將升。
良玉斯琢,寒水必氷。
錫壤平陸,茂實騫騰。
秦刑次骨政如虎,六合瓦分訪前主。龍蛇五年垓下定,尺地寸天皆漢土。
青門抱甕等齊民,赍志肯教重屈身。采薇昔日首陽下,豈謂周武慙商辛。
為臣委質貳乃辟,況我陪封存故國。不知荒虐但知君,可卷隨人心匪席。
每開汗簡為潸然,出處真成不愧天。袖手叵堪余伎癢,往吊酂侯消未然。
高皇漫道群雄祖,何似蕭王更英武。一相不能推赤心,終至遭君玩掌股。
君不見臧文仲,厚祿知賢不能共。千古難辭竊位譏,我為酂侯還忸怩。
來為人所愛,去為人所思。君看文與高,慈惠蜀之師。
至今窟中像,凜凜建立時。知非伯有室,定是桐鄉祠。
蜀人愛二公,遠與千載期。其間幾灰劫,付與一炬吹。
保此歲崢嶸,不動山四維。東家好鄰里,豈任惡少窺。
祠前二古柏,外干中不萎。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遺。
可憐墻壁間,峩冠劍拄頤。烈士不平氣,好在淮西碑。
持節使者來自天,玉皇遣問金碧仙。
蜀山嵯峨九折外,瓊樓絳闕迷風煙。
騑騑蹴踏長楸道,喔喔下鳴芝草田。
漢家一瑞恐難致,殺人自要身長年。
麒麟鳳凰不知愛,僊物未忍隨拘牽。
至今滇昆水含怒,怒迸海脈浮平川。
資中男子文章伯,執筆金鑾殿中客。
碧雞飛去卻飛來,此地遂為金馬宅。
冽冽天北風,仰視寒云繁。蟄蟲亦坯戶,子獨在丘原。
路人指此堰,嘖嘖相與言。堙廢將百年,故道今豈存。
旁有蔣子池,沮洳無根源。耕者病夏畦,擁耒涕潺湲。
念子不憚勞,塞茅手自掀。忽報故道出,萬鍤如雷喧。
堰成爭來觀,矗若千丈垣。少壯始從仕,功績已可論。
他時當不朽,名配謝公墩。
別恨連湖海,驚心閱歲年。
思君愁北闕,將母上西天。
更酌鵝黃酒,如浮鴨綠川。
不須憂九折,忠孝得雙全。
又是投閑歲欲除,閑中因得著工夫。
園林香雪梅先透,庭院清風竹自呼。
未厭夜寒燒榾柮,已貪曉色進屠蘇。
巧名尚喜新年在,碌碌人應笑阿奴。
四月旱火坤西維,湫潭百丈滄江湄。
潭中老龍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羈。
招呼頻費香火誠,去則甚速來何遲。
炎官火傘日輪午,一塵不動天琉璃。
火光之中興白霧,風伯鼓鞴雷奮椎。
黑云壓城白晝暝,倒瀉銀漢傾天池。
帝勅九烏以震死,血飽龍吻紛淋漓。
再拜謂龍曷少霽,龍與我職均有司。
商霖儻可通帝夢,正直炯炯唯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