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花百詠詩 其四十四 新梅
試雨禁風始出胎,
根苗忘盡舊亭臺。
倡條冶葉輕前輩,
庾信江南老自哀。
試雨禁風始出胎,
根苗忘盡舊亭臺。
倡條冶葉輕前輩,
庾信江南老自哀。
新梅歷經風雨才剛剛長出花蕾,它似乎已忘卻了生長地的舊亭臺。那些嬌艷的枝條和葉子輕視前輩,而像庾信那樣漂泊江南的人只能獨自哀傷。
試雨禁風:經歷風雨。始出胎:剛剛長出花蕾。
倡條冶葉:指那些嬌艷的枝條和葉子,代指輕浮的花草。
庾信:南北朝時期文學家,曾出使西魏,被留北方,后在南方的梁朝滅亡,他長期滯留北方,常有鄉關之思,作有《哀江南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社會有一定變遷時期,詩人目睹新事物誕生,同時看到社會上一些浮躁現象,又聯想到像庾信那樣身世飄零之人,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新梅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突出新與舊、輕浮與深沉的對比。其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在詠物中融入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的獨特視角和情感表達。
海隅風物紀來真,策策探幽不厭頻。浮世難逢千歲鶴,斷碑如對六朝人。滄桑幾度名猶在,金紫何緣夢再親。寂寞亭林湖畔冢,只余荒寺伴青磷。
禪關寂寞幾更遷,塵幌蕭然古佛邊。一旅勤王懸日月,千秋護法黯風煙。清光渺渺平湖遠,靈跡悠悠片石傳。為問九原逢故主,舍身曾否到諸天。
梵宇新瞻金碧光,心依重此禮空王。曾參七偈耽玄教,欲扣諸天到上方。風里磬聲傳凈界,雨中花氣逼禪床。逢僧久話降龍事,不覺歸鴉報夕陽。
丹宮紫殿燦瑤圖,寺號龍潭近海隅。潭月輝含金色相,龍珠光照法堂蒲。三千世界空中滅,億萬如來覺后無。老欲投禪求定慧,須從上乘覓真吾。
不愧先賢不愧儒
更將馀技妙操觚
幾多蔓草荒煙里
金石遺文尚有無
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攬袪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腸斷絕。
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何以壯行色,寶劍丁香結。何以表勞思,東海珊瑚枝。何以慰遼遠,勤修惜日短。
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
為君歌,為君舞。君第行,毋自苦。
萋萋芳草立斜陽,
每讀高文益自傷。
顛沛窮愁悲老大,
飄零無奈守江鄉。
滄桑時世欲如何,
轉眼豪華慨逝波。
毀到室廬人跡少,
居鄰墟墓死亡多。
孱軀久病傷遲暮,
浩劫當空歷折磨。
古往今來常若此,
儒生只合悔蹉跎。
舐犢區區笑老牛
阿瞞焉恤一楊彪
英雄誤理大床話
賣藥惟應學伯休
巴渝千里望峨眉,風急蒲帆片片吹。日暮嘉陳江上客,竹枝歌里蹋船兒。
淩云樓閣半空懸,躑躅花深雨更然。五百比丘趍講席,人天會里盡成仙。
嘉州無數好山名,雪下岷峨春水生。曾共高僧談出世,尸陀林在缽羅城。
楚天猿嘯斷人腸,魚腹白鹽歸客航。我欲裁書寄三峽,不知何處棹相將。
胸中風雨吼,
筆下龍蛇走。
前后落人間,
三千有馀首。
幸身未老已先閑
到處時時盡醉還
更欲相邀蓮社客
共尋精舍上孱顏
愚弄世人,造物何意。悲歡離合生死。乾坤一網羅,被籠罩、孰可避。白發朱顏彈指事。往矣流光流水。不遇著、卻相忘,遇著始見,老到我你。
憶昔總角嬉游,生如寄、蜉蝣外家檐里。蔦蘿隨樹到,兩母相隨又逝。覓食饑驅況往里。冷暖相知才半。雨窗話剪燭,真如夢醒,縱無酒、許心醉。
三日長扃天路關,朱明朱陵只尺間。坐破云煙皆我闥,不知何處是吾山。
三日一開天路關,煙霞云谷非人間。兩洞風光相表里,兩生一老萬重山。
東坡留勝跡,故老識雙泉。
洞酌常如舊,澠淄各自妍。
參公應是主,牧守正須賢。
興復何年事,長歌豈弟篇。
瀛洲亭畔靜階除,匼匝槐枝亞碧虛。池面輕風迎散帙,檐牙初日照幡書。共知定本推前輩,未敢傳鈔付小胥。東觀從容參典校,騊駼載筆愧庸疏。
棲塵簾閣喜新除,秘冊駢羅幾席虛。周室職方傳舊志,漢家年表效橫書。要從鞮鞻增圖籍,豈為華離問史胥。理罷縹簽方永晝,垂鞭歸拂晚風疏。
地偏賓至稀,晝靜門常掩。
深房紙瓦明,宴坐蒲團穩。
庭花落未掃,徑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況乃市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