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飛。
美人鸞鏡笑,嘶馬雁門歸。
楚宮云影薄,臺城心賞違。
從來千里恨,邊色滿戎衣。
柳岸杏花稀,梅梁乳燕飛。
美人鸞鏡笑,嘶馬雁門歸。
楚宮云影薄,臺城心賞違。
從來千里恨,邊色滿戎衣。
柳樹岸邊杏花稀疏,雕有梅飾的屋梁上乳燕飛舞。美人對著鸞鏡歡笑,駿馬嘶鳴著從雁門歸來。楚宮上空云影淡薄,臺城的美好賞心樂事已難追尋。長久以來的千里相思之恨,邊關的景色沾滿了征人的戎衣。
梅梁:裝飾有梅花圖案的屋梁。
乳燕:雛燕。
鸞鏡:鏡子的美稱。
雁門:雁門關,在今山西代縣北,是北方的重要關隘。
楚宮:這里泛指宮廷。
臺城:在今江蘇南京,是南朝宮城所在地。
心賞:心中的欣賞、樂趣。
邊色:邊關的景色。
戎衣:戰士穿的衣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中邊關等元素推測,可能創作于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戰事頻繁,詩人或許目睹或聽聞了征人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征人思鄉之愁和征戰之苦。其特點是將春日的美好與邊關的凄涼融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征人生活及詩人對他們的同情。
身經萬里頭初白,
名已千秋心自清。
慧業懺除禪味好,
筼筜深處聽泉聲。
系肘香囊在,同心綵勝遙。
東風吹滿綠楊橋。離魂一度銷。
記得星眸寶靨,醉里花枝微顫。
明燈回照下幃羞,隨郎不自由。
平波漫漫拂垂楊,
野草幽花滿路香。
杜宇初啼春未老,
又扶山轎過南塘。
著雨靚濃妝,含風散清馥。
舞蝶謾翻翻,花神睡未足。
蒼茫丹港闊,一葉掛云晴。
棹擊清波碎,帆懸曉曙迎。
揚風隨曲水,駕浪鼓層浤。
舳映殘煙凈,窗含半月明。
停橈芳草陌,輕渡落猿聲。
認得津頭路,興懷萬里情。
阿家嘗醋三赤喙,
新婦洗面摸著鼻。
道吾答話得腰裈,
玄沙開書是白紙。
伏波遺廟儼空山,落日長煙蒼莽間。草色有情侵座綠,苔花無數上衣斑。勛名直擬留千古,英爽猶能弭百蠻。我欲為公昭素節,一杯江水薦潺湲。
報主忠勤老益堅,裹尸有革即吾棺。明珠不俟千年白,銅柱終留百世看。絕塞悲風疑鼓角,荒山祀典儼衣冠。英雄一去空陳跡,落木蕭蕭生暮寒。
翠浪生紋漲曲池。春深閨閣弄妝遲。弓鞋羅襪踏青時。
鴉鬢輕分金縷縷,燕釵低飐玉差差。杏花香雨細如絲。
已邀入真率會,
更約過天津橋。
從此年年歲歲,
莫負月夕花朝。
許鄉松老神仙遠,葛井丹成日月長。
壓江揖翠鎮庚方,一帶藍光屬豫章。
樊叟聯吟十八年,
棗花感舊最清妍。
重來若補澆紅宴,
地下傷春定惘然。
邂逅遮留閱歲寒,
山肴溪蔌且同盤。
不憂絕學商量少,
只怕新詩屬和難。
旌旗源口出,萬馬度沙頭。
山月開昏路,烽煙警素秋。
前林圍已破,斷壑血能流。
何日銷征伐,春原看牧牛。
紅塵如此,茫茫滄海,吾將誰與言歸。
蜃霧騰虹,龍珠炫紫,波光天外霏微。
寶日涌初暉。經煙霾萬里,云鎖千圍。
依然不改,晶輪激火夾天飛。
吹簫人鼓馀威。將吳宮舊怨,血灑靈衣。
怒遣天吳,濫驅海若,長風奮駕支祈。
淫姣責江妃。將平沙盡洗,仙草滋肥。
屬目軒然一笑,人在釣魚磯。
淼淼白蘋洲,認得吳興路。不見水嬉人,密葉青如雨。
行春復幾時,紫馬尋花去。誰有惜春心,寒食隨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