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至張夏馬上口占
風物當春競斗芳,客途聊此破愁腸。
山曾識面青常好,鳥不知名啼自長。
流水無聲穿細澗,落英有意出危墻。
懶開白眼紅塵里,卻愛桃花似故鄉。
風物當春競斗芳,客途聊此破愁腸。
山曾識面青常好,鳥不知名啼自長。
流水無聲穿細澗,落英有意出危墻。
懶開白眼紅塵里,卻愛桃花似故鄉。
春天里萬物都在競相綻放美麗,我在旅途借此排解愁緒。山巒似曾相識,始終是那樣青蔥美好,不知名的鳥兒自在啼鳴。流水悄然穿過細細的山澗,落花有意地從高墻上飄落。我懶得在這塵世中翻白眼憤世嫉俗,卻喜愛這桃花如同故鄉的景象。
風物:風景和物品,泛指可供觀賞的東西。
聊:姑且。
危墻:高墻。
白眼:晉阮籍能為青白眼,對庸俗的人用白眼相看。后以“白眼”表示對人的輕蔑或厭惡。
紅塵:指繁華的社會,也泛指人世間。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在從泰安到張夏的旅途之中。詩人或許在旅途中有愁緒,看到春天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旅途所見春天美景排解愁緒,抒發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黑潭水深黑如墨,傳有神龍人不識。潭上架屋官立祠,龍不能神人神之。
豐兇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
神之來兮風飄飄,紙錢動兮錦傘搖。神之去兮風亦靜,香火滅兮杯盤冷。
肉堆潭岸石,酒潑廟前草。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殺豚將喂狐。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知無。
麗影收青鏡,香云綰碧螺。盈盈一笑整裙拖。今日薄綿初脫、換單羅。
撲蝶懷輕扇,聽鶯步淺莎。柳陰垂處懶重過。怕見畫橋流水、落紅多。
晚涼樹樹落晴嵐,
滿郭山光海氣含。
草履葛衫葵葉扇,
為尋荔子過城南。
前有一尊酒,后有三尺墳。
墳前芳草幾經春,
君看寂寞重泉者,曾是英雄叱吒人。
偶然花底水幽期,
不信江湖有合離。
五步回頭三步坐,
落梅花下一支頤。
忘懷獨有師,每恨會時稀。
作別不得見,相尋聞已歸。
兩雞花下斗,一蝶雨中飛。
想在陳湖寺,紉衣掩竹扉。
閬風紲馬久沉思,沃岸塵鞿亦漸疲。
又見天津橋畔柳,青青猶自向人垂。
仙侶。溪邊女。
笑倚桃花相向語。
絳幃雙結同心苣。
婉態幽歡難舉。
鳥啼鄉思茫無主。
輕別玉娥歸去。
嶺外梅殘鬢欲星,孤琴搖拽越山青。只言姓字人間有,那得題名到御屏。
縣小河陽花遍開,金盤露冷醉人來。也知不厭山公啟,解事長虧女秀才。
蘭署江南花月新,封書才上海生塵。心知故相嗔還得,直是當今丞相嗔。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縣寄蓮花。已拚姓字無人識,檢點封章得內家。
一夜涼風催曉露,半林黃葉戀斜暉。也知樹小棲難穩,欲曳殘聲向遠飛。
渾身生就甲和兵,蠢爾無腸太薄情。到底未忘公子性,高低不識亂橫行。
分光照字抵青藜,伴我秋窗夜詠題。莫道出身原小草,等閒飛上與星齊。
春風婉轉朱欄曲。吹花直上煙鬟綠。
芳韻一枝斜。鏡中人是花。
纖云搖更曳。襯出芙蓉雪。
生愛靠香肩。倒言花可憐。
簿書閱過幾牛腰,
一縷清香午未消。
梔室醉吟誰是伴,
鐵城折簡可頻招。
高閣信延青,千峰削翠屏。
溪光匹練下,鳥道一樵經。
祠廟何年辟,禪門盡日扃。
煙霞隨地出,駐屐問山靈。
兩槳東飛下大梁,樽罍漂泊過重陽。
江湖常恨連年隔,羈旅寧為萬里傷。
淮寺月寒蘆飏白,楚林霜早菊迎黃。
篋中諫紙馀多少,盡寫新詩入錦囊。
有客攀條感舊游,依然風景畫橋頭。
青簾沽酒煙中市,銀甲調箏水上樓。
不是別離常帶恨,縱非風雨也關愁。
那堪玉露凋傷后,落葉哀蟬咽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