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張簿二首 其一
簿書閱過幾牛腰,
一縷清香午未消。
梔室醉吟誰是伴,
鐵城折簡可頻招。
簿書閱過幾牛腰,
一縷清香午未消。
梔室醉吟誰是伴,
鐵城折簡可頻招。
已經批閱過的公文堆積如山,中午時分一縷清香還未消散。在滿是梔子花的屋子里醉吟,誰能來作伴呢?可以頻繁地發信邀請鐵城的友人。
簿書:指官府的文書、檔案。
幾牛腰:形容文書堆積很多,像牛腰一樣粗。
梔室:種有梔子花的屋子。
折簡:古人以竹簡作書,簡長一、二尺,有事則折之相告,后稱裁紙寫信為折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繁忙的公務之中,可能是在處理大量文書后,在閑適的環境中,因孤獨而思念友人,從而創作此詩邀請友人相聚。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公務之余對友人的思念和邀約。特點是將公務的忙碌與對閑適生活的向往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與心境。
巖畔移來漫一叢,鮮鮮忽發十分紅。
細看頗與鬷明類,言善方知美在中。
生平悃愊了無華,投老胡為也愛花。
家釀朋壺助清興,會看落筆吐天葩。
插青天、俯臨圖畫,一壁翠光欲滴。炎風吹斷陽禽影,認得孤峰回翼。如相識。記寒聲、蕭蕭咽盡霜華夕。望中何極。盡簾壓千絲,窗飛一縷,垂幕籠輕碧。
回首處,猶記當時蹤跡。危亭斜倚南陌。滿城春滑笙歌膩,消盡銀缸夜色。君莫惜。君不見、黃沙漢使無消息。秦關坐隔。聽沙岸殘更,野塘曉陣,總似三生笛。
春漲初添后,溪流濺杜蘅。
盤山憐馬力,占雨辨禽聲。
萬里伏波地,三軍挾纊情。
桃源去漸遠,回首暮煙平。
一點暉暉落扇間,
欲飛還撲近欄干。
乾坤日月光明藏,
莫作書邊冷眼看。
小丑寧難滅,王師豈在多。
初傳橫海捷,仍許郅支和。
太息援邊詔,空揮返日戈。
披圖話陳跡,凄惻漢山河。
芙蓉湖畔,點點喧津鼓。何處是歸程,輕鷗外、一聲柔櫓。香銷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時來去。
方暉圓景,搖曳紛無數。風勒水聲寒,又激起、吳歈凄楚。夜長夢短,此意有誰知,算只有,廣寒人,知我傷心處。
未到橫山日欲曛,一行童仆自成群。
煙迷炮響鄉心碎,猿嘯鴉啼小徑分。
鳥道行遲頭上月,羊腸步健足生云。
如今為說城中事,浩劫茫茫不可聞。
吾嘗評石鼎詩,
蓋出一手所為。
若使彌明能道,
唐朝有兩退之。
十五日已前明似鏡,
十五日已后黑如漆。
正當十五日,
鶯遷喬木頻頻語,蝶戀芳叢對對飛。
萬目眈眈大九州,神叢爭博正探籌。何堪白刃張拳黨,更擾黃花落地秋。
石破真驚天壓己,陸沈可有地埋尤?前番尚得安身處,莫說寒蕪赤嵌愁。
三邊烽火照甘泉,聞道津橋泣杜鵑。帝釋亦愁龍漢劫,天災況值鼠妖年。
流離苦語傳黃蘗,盜竊迷香幻白蓮。漫寫哀辭金鹿痛,人間何事不顛連。
微茫煙溆見人家,
四合青山雨遍遮。
畫出江鄉二三月,
河豚安得配蘆芽。
四園燈影澄潭月,
三面風回遠樹香。
親見夜山冰縠里,
斷無人處有清涼。
鳳銜花,鸞舞月。
誰使烏菱瑩徹。
才到曉霞時節,里面藏嬌怯。
頰暈霜花眉兩葉。
恰與個儂無別。
儂只讓他他讓妾,他卻無言說。
壽陽出發月光滅,夾道犖確馬蹄熱。
四十里至平定州,濛濛元氣山頭結。
頗嫌陰晦封晨輝,忽見霏微數點雪。
石子五色錦綴紗,桔樹千株眼生纈。
大壑急流奔弩箭,橫峰側嶺臥精鐵。
向午皦日暖生春,望中杰閣駕寥泬。
杖策徒步石路危,牽衣屏息人力竭。
繞膝兒孫讓幾層,垂地星河驚一瞥。
巨靈掌擘八荒低,雷公震鼓四維裂。
我聞卯次為春門,字義流傳祖倉頡。
又聞閶闔開天門,浩蕩陽和萬民悅。
此門直令天人通,群仙朝會進由闃。
崤函空自駭文陵,會稽那及稱禹穴。
更陋江南矗兩峰,孤帆一片波濤折。
城隅稅鞅欣來游,應圖霍山兩奇絕。
斷編殘稿本徒勞,橫得虛名亦已叨。
不識狐書那是博,尚分鶴料敢言高。
巢山且欲營丹灶,跨海何當看雪濤。
與世不諧終自許,笑人苦勸學餔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