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其七
掩戶閑攲枕,身心俱寂然。
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談玄。
獨得萬古意,何勞百響煎。
功名與世事,欲問即攀緣。
掩戶閑攲枕,身心俱寂然。
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談玄。
獨得萬古意,何勞百響煎。
功名與世事,欲問即攀緣。
關上門悠閑地斜靠著枕頭,身心都寂靜下來。歲月虛度,我已甘心如此,閑游休憩時或與人談論玄理。獨自領悟到萬古不變的意趣,何必再受塵世各種聲響的煎熬。功名利祿和世間俗事,若去追求就是自尋煩惱。
攲枕:斜靠著枕頭。
蹉跎:指虛度光陰。甘分:甘心于自己的命運。
談玄:談論玄理,魏晉時期士大夫流行的一種清談風氣,這里泛指探討高深的道理。
百響:指塵世中各種紛擾的聲音,比喻世俗的喧囂和煩惱。
攀緣:本指抓住東西往上爬,這里比喻追求功名利祿等世俗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處于山居生活中,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功名利祿感到厭倦,從而選擇隱居山林,在寧靜中尋求精神寄托。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特點是意境清幽,哲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淡泊名利的思想。
南中少霜霰,麥性不淳良。惟此南椰面,飽食胄不傷。我亦核其性,山經早已亡。但聞產黎落,其樹徑丈長。胡天有嘉植,偏厚于遐荒。始疑椰實粉,或曰搗桄榔。登筵貺佳客,詎云儉歲糧。搜和凈且滑,作餌亦馨香。乃知膻食者,徒以飫肥腸。溫冰與軟玉,翠盤別有光。
寒食寒于三月三,嫩晴天氣愛江南。杖藜直上飯山閣,呼酒徑開彌勒龕。湖海客吟花雨榻,石林僧掃夕陽庵。古人經世非無術,可怪嵇康七不堪。
紫團山人并州客,北走燕云南夢澤。壯志真翹海岱云,逸思生風追李白。邇來訪我梁王臺,花朝月夜倒金罍。憑高醉擬菟園賦,吊古誰憐司馬才。知君學是子云流,甘泉獻賦未蒙收。三年獨繞荊山哭,四海空持寶劍游。彈鋏青門聊系馬,看花紫陌暫登樓。幾經笛里關山月,盡是蘇卿六國愁。五月黃河漭浩浩,扣舷送子傷懷抱。白浪龍門倒雪山,黃云磧石連煙草。千載論交有孟韓,山高天遠憶重歡。臨岐把袂何為贈,對酒惟歌行路難。
活刬群牛腦后毛,風吹日炙轉腥臊。不堪狼藉薰天地,罪惡重將業火燒。切忌死灰尋舍利,臭煙蓬?燄頭高。
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高高侵地鏡,皎皎徹天津。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輪輝池上動,桂影隙中新。懷賢雖不見,忽似暫參辰。
滿眼覷不見,滿耳聽不聞。空劫已前事,分明舉似君。
帝下真符召玉真,偶逢游女暫相親。素書三卷留為贈,從向人間說向人。
歌闋散雕筵,膺舟是謫仙。秦亭臨斷岸,楚水浸遙天。魏闕瞻湖上,長安指日邊。綵旌隨目遠,一向立風前。
重陽來未。誰領黃花意。斟玉醑,歌金縷。云山籠瑞彩,風月溶清氣。北山頂,壽星一點光無際。六十今朝是。甲子從頭起。堂堂去,千千歲。是非華表鶴,深淺蓬萊水。翁不管,年年先共黃花醉。
野菊斑斑岸蓼紅,使旗同駐賞秋風。斜陽更助憑欄勝,高下樓臺波影中。
庭花如雪人如玉,側帽江南去不還。凄絕阿兄風雪夜,人琴馀淚話閩山。
絕裾不為忍,叱馭寧顧危。念子奉明君,結義良在茲。雖懷垂堂戒,委質我所知。白日豈不察,浮云蔽于斯。孤葵慕太陽,傾心量不移。勿謂長棄捐,終當有返期。
河陽桃李頌清寧,又唱離歌餞北行。紅日九重京闕夢,白云千里故鄉情。天顏有喜親顏近,文選成功武選榮。忠孝兩全名位盛,壯游真不負平生。
小殿寒消又見春,內園花柳色勻勻。君恩亦有陽和意,何恨宮中未幸人。
記花中放舸,竹下飛觴,當日嬉游。未盡狂歌興,苦山公要去,奏事螭頭。暮煙已隱金谷,馀得懊儂樓。嘆粉黛難灰,松杉易拱,幾度高秋。風流。更誰與,鎮日日彈棋,夜夜藏鉤。恨絕如泥慣,令太常妻小,空白霜頭。一聲雍子悲涕,猿嘯助啾啾。與別鵠離鸞,蘭閨一一同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