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夕
柴門秋色暝,獨坐竹林間。
白鶴自飛去,暮云時往還。
彈琴愛流水,學道喜空山。
更采東籬菊,歸來且閉關。
柴門秋色暝,獨坐竹林間。
白鶴自飛去,暮云時往還。
彈琴愛流水,學道喜空山。
更采東籬菊,歸來且閉關。
柴門之外秋色已暗,我獨自坐在竹林之間。白鶴自由自在地飛去,暮云不時地飄來飄去。我彈琴喜愛那如流水般的曲調,學道喜歡這空曠的山林。我還去東籬采摘菊花,歸來后就閉門靜修。
暝:昏暗。
流水:指琴曲《高山流水》。
閉關:閉門靜修。
推測詩人在山居生活中,于一個秋夜有感而發。當時可能遠離塵世紛擾,在山林中過著寧靜的隱居生活,心境平和,遂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生活的享受和對道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道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淡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精神追求的一種表達。
長安重行樂,寒食及佳辰。聯翩出游宴,閭巷無居人。
動靜各有趣,拂我朱絲塵。分將幽獨心,守此濩落身。
斯豈眾所然,獨子何殷勤。叩門隨謁入,俯仰色甚真。
從容一笑粲,不覺傾蓋新。念昔各從宦,宿亳為近鄰。
溢言相引重,嗟我曾未聞。乃知國寶拙,不悟王綏仁。
高談喜未定,佳句意益珍。幾有按劍感,驚怪惠好頻。
子方赴吏集,朝暮旅食貧。不忍拜馬足,會且掃朱門。
獨肯閑見我,惟子欲何云。乃言人生世,取舍理莫均。
譬之平地水,東西南北分。感此重拜嘉,幸子長相親。
神強體健頰猶朱,犀虎輕拋憶舊廬。
明月滿船常伴畫,素風傳世莫非書。
涌金門外秋長老,有美堂前錦不如。
預想容觀春色好,靈龜舞鶴引安車。
云物龍蛇慘動紙,父子王家真濟美。
庾翼小兒寧近似,滄溟浩對蹄涔水。
騰蛇無足蜈多趾,以假移真信用智。
龜澼雖多手屢洗,卷不生毛誰似米。
披豁雄風至,欹眠一夢遲。
豪騎八公馬,醉擷五香芝。
廉老心徒勇,梅生語不卑。
青岡何處是,猶壯謝家兒。
巖巖巨鎮瞻維岳,落落喬松棟干姿。
物外風神時遠鶴,幾先識斷世元龜。
還逢周寢占熊旦,恰是商巖肖象時。
愿醞東溟為壽酒,一年一獻一瑤巵。
邂逅飛蓬身事輕,異鄉風物不勝情。
出無輿馬自憐許,食有蛙魚空瘦生。
失路漫漫迷日影,并溪瀝瀝灌田聲。
似聞更有佳山在,試卜東南十里行。
小窗西下碧溪隅,片石干云一筍麤。
蒼蘚長時斑點露,老藤蟠處節痕紆。
不須凡木裝佳色,自有靈花入畫圖。
為美又應勝竹箭,堅高元與眾材殊。
羸軀抱肺惡,喘甚劇奔豚。水飯輒短氣,矧敢近酒尊。
君亦謝嵇阮,力釂不盈分。相看但蕭索,何以慰離群。
往昔各少年,束帶登橋門。白眼霄漢際,冥鴻注孤鶱。
我髯今蒼黃,君發亦翩翻。同吏一州縣,凍螢彊相溫。
豗頹歲月去,此事更誰怨。愿君愛玉體,長使百憂諼。
非關易斗粟,政恐耕耘煩。他時老相問,一笑坐忘言。
禪不禪,道不道,三寸舌頭胡亂掃。
昨夜日輪飄桂花,今朝月窟生芝草。
呵呵呵,萬兩黃金無處討。
一句絕思量,諸法不相到。
常貧須漫仕,閑祿是身榮。
不托先生第,終成俗吏名。
重緘議法口,靜洗看山睛。
夷惠中何有,圖書老此生。
二年食貧兒女煎,大寒客居衣里穿。
閉門窮巷氣不屈,誰問過午無炊煙。
腹中萬卷自得飽,冷熱不假世人憐。
思歸一日止舊隠,墻垣荊棘荒三椽。
青山不肯埋妙器,幅巾卻作康廬仙。
今年再渡江北船,旋買走馬趨日邊。
即今日月九天上,陛下旰食思求賢。
結交老蒼半臺閣,亨衢插翼看翩翩。
朱顏誰無起家念,壯志輸君先著鞭。
我今憔悴類蟠木,斧斤不到終天年。
病身無用聊自惜,對榻猶堪雨夜眠。
但逐銀牌使,何堪記驛程。
路迷如欲盡,山轉忽通行。
列仗新羅騎,先驅渤海兵。
鑿空誰計此,曾未及長纓。
萬疊青巒壓巨昆,四垂空闊水天分。
夜光寒帶三江月,春色陰連百里云。
桂子鶴驚空半落,天香僧出定中聞。
不將此境憑張益,三百年來屬老文。
蘋風忽起吹舟悍,雨打圖書藏裹亂。
閶門咫尺不安流,何況盟津與江漢。
非無輕檝并長槹,逆風流水適相遭。
須臾風回水流順,星宿浮槎問月高。
楚州五邑口百萬,擾靜盡系太守公。政由吏人民乃擾,政由太守民氣通。
安土樂生善民欲,惡民惟欲與吏同。太守無能不戢吏,精力不給吏乃庸。
兩獄百間塞有罪,有耳未聞一日空。晉昌唐公名世后,清風素節為時宗。
五更三點運精思,眾人安寢吏計窮。百姓小妄赦不罪,庶幾小屈能自致。
五邑來者初亦匯,久而官悚吏皆畏,雖欲呼之亦不至。乃知獄空空有理,百萬無冤無枉吏。
來者迎刃無留滯,赦來兩獄久無事。太守政聲既如此,廉車旁午目所備。
胡不剡章上天子,追風早來促公起。去入省闈或使指,吏皆欲去民欲留。
我祝公去豈同吏,長坂大車程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