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羲仲檢討
二年食貧兒女煎,大寒客居衣里穿。
閉門窮巷氣不屈,誰問過午無炊煙。
腹中萬卷自得飽,冷熱不假世人憐。
思歸一日止舊隠,墻垣荊棘荒三椽。
青山不肯埋妙器,幅巾卻作康廬仙。
今年再渡江北船,旋買走馬趨日邊。
即今日月九天上,陛下旰食思求賢。
結交老蒼半臺閣,亨衢插翼看翩翩。
朱顏誰無起家念,壯志輸君先著鞭。
我今憔悴類蟠木,斧斤不到終天年。
病身無用聊自惜,對榻猶堪雨夜眠。
二年食貧兒女煎,大寒客居衣里穿。
閉門窮巷氣不屈,誰問過午無炊煙。
腹中萬卷自得飽,冷熱不假世人憐。
思歸一日止舊隠,墻垣荊棘荒三椽。
青山不肯埋妙器,幅巾卻作康廬仙。
今年再渡江北船,旋買走馬趨日邊。
即今日月九天上,陛下旰食思求賢。
結交老蒼半臺閣,亨衢插翼看翩翩。
朱顏誰無起家念,壯志輸君先著鞭。
我今憔悴類蟠木,斧斤不到終天年。
病身無用聊自惜,對榻猶堪雨夜眠。
兩年來生活貧困,兒女受煎熬,大寒時節客居他鄉,衣服都破了。閉門住在窮巷卻志氣不屈,誰會過問過了中午還沒炊煙。腹中萬卷書足以讓自己精神富足,冷暖不需要世人憐憫。想著回到舊日隱居之處,那里墻垣旁荊棘叢生,三間破屋已荒蕪。青山不舍得埋沒這杰出人才,他頭戴幅巾成了廬山仙人。今年再次乘坐江北的船,隨即買馬奔向皇帝身邊。如今皇帝在朝堂之上,為求賢而晚食。他結交的老臣半數在臺閣任職,仕途順暢如添翼般飛黃騰達。誰沒有建功立業的想法,可壯志方面你已先我一步。我如今憔悴得像彎曲的樹木,沒被斧斤砍伐得以終享天年。我這病體無用只能自我憐惜,和你對榻還能在雨夜同眠。
食貧:生活貧困。
里穿:指衣服破了。
舊隠:舊日隱居之處。
妙器:杰出的人才。
幅巾:古代男子用絹一幅束發,稱為幅巾,這里指劉羲仲的裝扮。
康廬:即廬山。
日邊:比喻皇帝身邊。
旰食:晚食,指勤于政事。
老蒼:指老臣。
臺閣:指中央政府機構。
亨衢:四通八達的大道,比喻仕途順利。
蟠木:彎曲的樹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皇帝求賢的時期,劉羲仲此前生活貧困但有才華,后得到機會進入仕途。詩人與劉羲仲關系較好,在其即將踏上仕途時寫詩相贈。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劉羲仲,贊揚他雖歷經貧困卻有才華,如今獲得機遇。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對友人的祝福,也有自我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宋代送別詩的一種風格,體現了朋友間真摯的情誼。
夾城遺芳栽,搖落及千年。芙蓉發靚妝,絕艷秋江邊。
臨風拂羅幃,紅裳擁三千。素抱拒霜質,亭亭赤城仙。
曾攜一枝去,生綃記馀妍。
金殿風微拾墜紅,題詩聊寄御溝東。芳情有意隨流水,細字無心學斷鴻。
別館乍涼霜透幕,長門深夜月移宮。才情偶爾成佳配,不道《周南》有國風。
云娥酷似董嬌饒,每到春來恨未銷。 誰道蓬山天樣遠,畫闌咫尺是紅橋。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華如水點銀屏。 含情欲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
一南一北似飄蓬, 妾意君心恨不同。 他日歸來亦無益, 夜臺應少系書鴻。
梨花寂寂斗嬋娟,銀漢斜臨繡戶前。 自愛焚香消永夜,從來無事訴青天。
草香花暖醉春風,郎去西湖妾向東。 斜倚石欄頻悵望,月明孤影笑飛鴻。
芙容作帳錦重重,比翼和鳴玉漏中。 共道瑤池春似海,月明飛下一雙鴻。
雨晴禁署絕纖塵,讌會名賢四海聞。 供職盡居清顯地,崇儒同感圣明君。 翩然飛白璇題字,煥若丹青翠琰文。 梓澤笙歌誠外物,蘭亭詩酒不同群。 少年已作瀛洲老,他日終棲太華云。 莫怪坐間全不飲,心中和氣自醺醺。
春風二月半,桃華紅爛漫。 靈云到處逢,衲僧著眼看。 看,看, 短棹孤舟,誰居彼岸。
風云會合又相期,覿面難明第一機。 霹靂一聲天地迥,西河師子卻生兒。
仰之彌高,鑽之彌固。 昭昭明明,如藤倚樹。 大笑呵呵跨白牛,碧云繚繞無尋處。
悵望秋云還似舊。黃菊依然清瘦。悶折亭前柳。傷心淚濕羅衫袖。
記得高堂同載酒。極目湖山明秀。往事難回首。新愁舊恨空消受。
舞衫歌袖奏紅紗,一朵春云帶晚霞。 盡日無人見纖手,小屏斜倚笑簪花。
鑿開混沌,見錢塘南控、長江凝碧。今古詞人圖此景,誰解推原端的。歲去年來,日庚月申,因甚無差忒。如今說破,要知天地來歷。 道散有一強名,五行顛倒,互列乾坤歷。坎水逆流朝丙戶,隨月盈虧消息。氣到中秋,金能生水,倍涌千重雪。神仙妙用,與潮沒個差別。賦此酹江月詞,默合周天之數,故錄潮候於右,以示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