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
瓜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
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
寸寸山河寸寸金,
瓜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
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
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我們都當作一寸黃金般去珍惜,如今被列強瓜分,誰能擔當起救國于危難的重任?我像杜鵑啼血般一再拜謁,為國家命運憂心流淚,我有精衛(wèi)填海那樣的無窮決心,立志挽救國家。
梁任父:指梁啟超。同年:舊時科舉制度中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
瓜離:即瓜剖,分割之意。
杜鵑:傳說杜鵑鳥啼叫時常常泣血,這里表達作者憂國之情。
精衛(wèi)填海:《山海經》記載,精衛(wèi)本是炎帝女兒,溺水而亡,化為精衛(wèi)鳥,常銜西山木石填東海,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此詩創(chuàng)作于晚清時期,當時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國家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黃遵憲與梁啟超志同道合,此詩表達了他們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愛國之情。以形象的語言、生動的典故,展現(xiàn)國家危難,凸顯詩人擔當。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晚清知識分子愛國精神,有時代印記和思想價值。
江行山立月盤桓,
有客無言樓上看。
清興肯隨城漏盡,
夜深風露恐高寒。
陡覺蒼茫百感生,名山事業(yè)竟無成。
一心報國終投老,此次登高正晚晴。
心曠自看天下小,神游常盼大河清。
無窮世事無窮愿,也似山泉日夜鳴。
龍性詎能馴,依然七尺身。
誰從燎原日,還憶徙薪人。
肝膽酬明主,風霜老逐臣。
孝陵松柏淚,沾灑又重新。
澄天如水,皓魄東升,看羅云全捲。冰壸皎潔,瓊樹秋、萬里清光難掩。姮娥依舊,倚玉殿、新妝初展。照古今、銀鏡無塵,三五金波共滿。
此身似到瑤臺,鎮(zhèn)心地清涼,根因都現(xiàn)。金觴滿泛,云液浥、喚起玉龍宛轉。廣寒何在,認桂影、婆娑庭院。漫相夸,彩幄紅茵,且付花毫牙管。
近水碧窗明,隔柳珠簾細。
殘月看看又過西,有個人兒倚。
燕子已空來,紅粉曾輕墜。
藏得離愁有萬千,天末浮云起。
咄者髑髏,
荒草堆頭。
斂眉一笑,
萬壑云收。
萬斛春光百尺樓,陰云忽布風颼颼。
芳草迷煙滿林雨,憑欄笑問林中鳩。
天生爾鳩性固拙,汝夫汝婦亦奇絕。
雨即逐婦晴喚歸,一逐一喚有何說。
人間夫婦豈爾禽,偕老齊眉無二心。
好合何人肯逐婦,請君常誦白頭吟。
黃玉危冠白鶴翎,王侯爭奉講真經。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風雷役六丁。
豈為出神騎竹杖,每因施法別松庭。
朱明洞里曾留約,鸞鶴乘間俟叩扃。
我生嗜古勤搜索,左右羅陳殊卓犖。岐山有客攜鼎來,神物乍見緣耕作。
其文百有卅四字,載紀元戌刊蠻洛。命汝帥師遂啟諆,嘉績用張達陛閣。
經維四方實乃功,獫狁博伐邊陲愕。折首六百執(zhí)五十,先生威震軍聲樂。
十有三年正月吉,史淢冊命賴貝博。作廟作器薦馨香,乘飾服飾褒鷹鶚。
想像宣王中興年,桓桓撥亂如摧萚。石鼓著辨徒滋凝,銅盤取證足相酢。
方今偃武際升平,寶鼎一出光巖壑。求珠何幸值因緣,懷璧從來戒貪攫。
吉卜合付名山藏,浮玉嵯峨江流錯。摩挲傳誦詡游人,典守呵護憑海若。
焦山之鼎閱四年,伯仲相望慰落寞。見聞詫茲希有珍,注經校史群攻錯。
煙云過眼如是觀,萬古光芒燭高廓。
維舟上斷岸,曲徑石橋斜。林迥銜殘日,湖空宿落霞。
往來見漁艇,三五出人家。向晚看潮長,桃源或有花。
咫尺西樵路,人家別一村。山川淳樸處,井里鑿耕存。
有客看游艇,呼童問水源。潮生催解纜,江上正黃昏。
年過方知畏后生,波瀾才思令人驚。
常聞溫嶠呼英物,未怪文淵愛客卿。
新法祖龍方蔑士,諸儒孔鮒尚談經。
琴書不惜相持贈,望汝文章老更成。
飛蚨盈萬到吟窩,到了年終剩幾何?
窮有一椽堪鼾睡,富夸萬卷尚胸羅。
任他聚散千金賤,依舊清寒兩鬢皤。
差喜平生食貧慣,不愁物價漲痕多。
月底江山如晝好,
樓中幾席與秋清。
剡藤不到高人手,
一段風流可得成。
霜鬢添來此日多,漫將心事托煙蘿。
疏星曙色分崤嶺,落日西風涌大河。
春到傅巖應作雨,津開茅澗自橫波。
吳歈忽起鄉(xiāng)關思,彷佛離筵一曲歌。
山擁樓前后,水隨山短長。
水聲疑急雨,日色易斜陽。
入浴靈泉煖,踏歌瑤草芳。
煙云足供養(yǎng),吾欲住仙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