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雜詩 其二
后庭花發最堪思,
帝子吟成十客知。
更唱阮家新樂府,
明駝已報隔江師。
后庭花發最堪思,
帝子吟成十客知。
更唱阮家新樂府,
明駝已報隔江師。
后庭花開放時最讓人思緒萬千,陳后主所作的詩只有少數人知曉。大家還在反復吟唱阮氏新譜的樂府曲,可敵人的軍隊已經渡江的消息卻已傳來。
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為南朝陳后主所作的歌曲,后世視為亡國之音。
帝子:指陳后主陳叔寶。
阮家新樂府:可能是當時流行的新曲調。
明駝:指快駱駝,這里代指傳遞緊急軍情的使者。隔江師:指長江對岸敵軍的軍隊。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感慨歷史興亡之時。南朝陳后主陳叔寶沉迷聲色,作《玉樹后庭花》等艷曲,不理朝政,最終導致亡國。作者通過此詩借古諷今,反映當時社會可能存在的類似統治者貪圖享樂、不顧國家命運的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借南朝陳的亡國之事,批判統治者的荒淫誤國。其特點是借古喻今,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此類詠史詩能引發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滿院花香晴晝永,愔愔亭戶無人。誰將心緒管青春。游絲知我懶,江柳也眉顰。
近水遠山都積恨,可堪芳草如茵。何曾一日不思君。無書憑朔雁,有淚在羅巾。
驪歌聲里重踟躕,為憶當年寄事馀。兼隱自開秋憲府,祝釐行指太清居。
楓宸尚憶明光草,桃觀難消月旦書。十載魚腸空在袖,煙波何處式吾廬。
冰壺玉尺迥無儔,清切持衡照九流。吏部文章懸北斗,史公留滯暫南周。
天階蓂莢千秋鏡,幕府芙蓉八詠樓。圣主祈年頒瑞后,新恩定向舊人求。
生死親營一畝宮,瓣香誰解為南豐。
敢云貍首斑為美,常恐牛眠卜未工。
門下易名蕭穎士,帳前負笈馬扶風。
吹臺賦罷人何往,嗚咽黃流水自東。
清明香社鬧香山,
山頂曾來叩院關。
獨惜山靈少持護,
山中八景莫追攀。
誰扶病客起龍鐘,
恩在盆傾一雨中。
問訊九關何路到,
擬箋歡喜謝天公。
昔者陶靖節,為文工寓言。鑿空出漁人,飛花滿仙村。
遂使啖名者,處處名桃源。蓬萊古仙島,清淺生沙痕。
滄桑一轉瞬,變遷安足論?變遷猶自可,況復成沉淪?
龍伯釣鰲后,三山今無存。恐君到桃源,已異昔所聞。
租稅遍桑麻,丁役及子孫。桃花斫為薪,漁舟覓無門。
君當廢然返,就我同灌園。送君古渡頭,黯然為銷魂。
顥氣海上來,莽莽風塵昏。
門外初停嵇呂車,殷勤仍囑武昌魚。從來一點相知念,不為蒲輪便破除。
丹楓九月大江寒,欲結雙魚千萬難。何似只憑秋枕夢,泠然一夜度齊安。
秋聲風急閉重關,
淚寄瀟湘疏竹斑。
莫問蒼梧多少怨,
至今石化望夫山。
賀公矍鑠據歸鞍,不死龍沙風雪寒。到此才知臣罪重,余年敢忘主恩寬。
已無綠水疑巢父,容有蒼生望謝安。帷幄邊機重召對,漢家振旅不為難。
豈應聞喜轉生悲,無奈恩深重別離。億萬人中曾識我,五千里外更依誰。
荒煙爨冷分甘地,胡拍聲殘祖道時。此去桑榆但尋樂,不須棖觸寄相思。
圣主一言寤,長淮千耦耕。
山川皆在目,草木尚知名。
盍被腰金寵,徒為攬轡行。
諸郎襲馀慶,定自不慚卿。
智慧天生事事精,年臻耳順益通明。
元龍百尺高樓造,范蠡千金巨賈營。
合境深叨蠶利擴,片詞足息鼠牙爭。
還看孫子貽謀善,累計書香溢舊楹。
今日共尊王,
九原君知否?
化鶴倘將來,
摩挲柳莊柳。
山為屏障草為裀,
黃犢群中早奮身。
骨立詩書亦何有,
不如參取坐忘人。
南國川原幾變更,三杯長嘯不勝情。
蓬蒿半掩劉王塢,山水猶盤陸賈城。
海寺晚風傳梵唄,石門斜日送江聲。
登臨不用嗟殊代,翡翠明珠屬漢京。
煌煌華蓋近奎文,玉宇天高睹慶云。秋露每憐三徑菊,春風猶憶泮池芹。王言潤色毋多讓,尚食傳餐莫浪分。簪紱老逢臺閣選,好將忠赤報明君。
鈴索無聲玉漏殘,文淵閣上逼高寒。恩光頻對雙蓮炬,壽考何須九轉丹。蘭殿早朝隨喚仗,花磚晚步候鳴鸞。斯文說有吳夫子,淮海相望欲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