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李忠簡公祠
一代人龍起海東,頓令千載仰高風。
祇今南宋遺編在,猶述當年補袞功。
白簡繡裳明旭日,雁聲秋色滿晴空。
亦知地勝因人杰,同矹江流砥柱中。
一代人龍起海東,頓令千載仰高風。
祇今南宋遺編在,猶述當年補袞功。
白簡繡裳明旭日,雁聲秋色滿晴空。
亦知地勝因人杰,同矹江流砥柱中。
一代杰出人物從海東崛起,頓時讓后人千年都敬仰他的高尚風范。如今南宋遺留的典籍還在,仍記載著他當年補救朝政的功勞。身著御史服飾在旭日下光彩照人,雁聲和秋色充滿了晴朗的天空。也知道此地因杰出人物而聞名,他如同屹立在江中的砥柱。
人龍:比喻杰出的人物。
高風:高尚的品格、風范。
祇今:如今。
遺編:遺留下來的典籍。
補袞功:指補救朝政的功勞。袞,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
白簡繡裳:指御史的服飾。
矹:屹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李忠簡公是南宋時期的重要人物,詩人前往其祠堂拜謁,有感于他的高尚品格和歷史功績,創作此詩來表達對他的敬仰。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階段,但李忠簡公的事跡仍被人們傳頌,詩人借此詩緬懷先賢。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忠簡公的高尚品格和歷史功績。其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運用比喻等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范圍有限,但展現了后人對歷史人物的追思和敬仰,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江南霜氣老平蕪,寒楚蒼蒼煙月孤。水薄平霞連畫角,風高枯柳散城烏。髦頭隱見占三塞,雁翅飄零動五湖。為有荒愁消不得,明鐙午夜獨虬須。
秋雨瀟瀟意難暢。忽敲門、道人來訪。玄都客、談論海天方丈。全不管、世間得喪。惟有真知最高尚。一任他、你爭我讓。把身心、且自忘憂頤養。閱盡古今花樣。
肥添抹麗如擎盞,香逗多羅似擘橙。都入賣花聲里唱,擔頭春色聽來曾。
乍微涼,不堪回首纑塘。已是寇亂連年,驚看瓦欃槍。愁對一簾風露,聽隔花蟲語,度到回廊。悵關河阻客,他鄉明月,故國斜陽。疏欞悄掩,橫闌罷倚,煙裊殘香。旅館無聊,每惜此、如花才藻,似水韶光。誰家玉笛,更賺人、相憶垂楊。怪世上,盡紅羊歷劫,勞勞塵夢,難熟黃梁。
吾道江河水,文章奎壁精。寒光無楚越,清潤足瓶罌。絕徼兵戈少,青衿弦誦鳴。新秋占氣候,應產紫芝榮。空城抱靜碧,太宇逼青蔥。誰謂經無用,人知圣可同。三千壓戎馬,萬丈吐霓虹。所志諒能遠,殷勤戒篆蟲。陳良稱楚璧,姜相擅南金。文物動千古,風流越在今。洞犀箭礪鏃,習羽鷹低林。莫遣流光邁,負君頭上簪。聲教千年運,春秋一畝宮。明禋薦綠藻,遺響拂絲桐。地遠人多樸,中孚物自融。乘桴非有托,茲意郁沖沖。文豹能藏霧,翠毛亦自珍。如何寒潭水,翻翳后車塵。經緯精微在,步趨禮法陳。前賢心最苦,直指竟非真。迂闊元吾道,盱睢是吏師。誰能朱墨暇,更理鳶魚辭。春雨滿蕓閣,天聲散島夷。豈無分竹者,感嘆良在茲。春秋譏猾夏,秦漢事邊功。攘斥非無術,微言自不同。圣心堙反袂,霸氣漫隮蝀。振策首遐軌,多岐幸勿訌。往歲謬文柄,掄材上澤宮。迂疏成泛愛,棄逐任飄蓬。舟楫一身遠,關河萬里通。重來多舊意,朗詠舞雩風。
今日好南風,商旅相催發。沙頭檣竿上,始見春江闊。
玉京塵老見伊行。瓊駕碾湖光。杯在意難忘。道是處、尋君睡鄉。津橋有帝,湖山賺我,仆仆幾斜陽。軒好耐秋藏。且伴爾、清齊太常。
去年今日詠山枝,風細金墉月滿池。竹尾雖遙應有實,藕心頻折不勝絲。畫圖想像軒皇態,歌調殷勤帝子嬉。何幸丈人峰頂坐,碧笙吹罷對彈棋。
仙館憩旌輿,
清篇手自書。
撥煩雖欲往,
俗吏得休無。
晴川歷歷自返照,
葉落歸根進步來。
可有龜巢蓮葉上,
化為脈望戲琴臺。
老去惟思徹骨清,
便無弱水限仙瀛。
士龍猶記當時夢,
夢想如今海上城。
姑蘇遠近高低寺,六十坊前慶云被。
剎幢最古是能仁,殘碑勒載蕭梁事。
北院禪棲花木深,名流往往高軒寄。
誰與題壁抒麗藻,石田倡韻楊祝次。
二公雄筆鎮山門,直等江心玉帶視。
六丁一夕下取將,隔代吟魂熟招致。
包山水墨化結習,濡毫灑灑含清思。
失詩乃以畫補之,畫成詩亦復附志。
完斯公案非偶然,詎獨老僧愛文字。
何時散軼來北原,收入米家書畫記。
菭花主人癖嗜古,寶此不啻千縑值。
長夏招要避暑飲,傳觀競樹詩壇幟。
塵世茫茫感廢興,我來把卷發深喟。
前人舍宅創浮圖,后人據寺竊閏位。
可憐筑土號三興,黃葉西風驚夢寐。
日月光懸爝火息,后宮滅盡雙蛾翠。
蘭若粗能復舊觀,劫灰旋又幾銷毀。
斯圖歷今二百載,前輩風流故未墜。
乃知壽世重文墨,作緣底用金布地。
展之壁上當臥游,疑有濤聲出松吹。
大道無門,十方有路。
無門不可不入,有路不可不到。
阿呵呵,不參禪,不說教。
飽飯熟睡游談,三毒無明浩浩。
北山免得按牛頭吃草。
神仙本往朱明洞
來往三城跨五羊
千載浮邱池館在
依依云樹湛滄浪
隙駒日月馳,拱木霜露莘。孤生望蒼旻,永念負慈地。
內德不越閫,先銘欲存世。以茲瀝丹素,延首冀嘉惠。
大匠斡九京,篇成重覃思。發函已百拜,陳廟復三喟。
石之表故阡,脩麓出光氣。耿如瞻其親,端用貽爾類。
道歸統會闊,躬探玄頤秘。云章開人文,天筆垂古制。
照照訓典立,亹亹倫紀備。遂登秦漢前,上與騷雅儷。
碑板落東南,貝玉失瑰異。膏濡淪朽骨,黼藻被幽隧。
史職補王明,陋巷壓高位。馀波揚懿則,懼忝弗克嗣。
士恢宇宙心,學竟圣賢事。整駕期遠造,為基戒中墜。
岳峻尚可攀,海深安可計。勖哉奉格言,沒齒無敢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