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好學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后。鄉里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后。鄉里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今日至國門,二子來迎我。
適遇信陵冢,冢棘秋葉墮。
翩翻隨人飛,拂馬右或左。
謂此獨無情,亦與吾意可。
梧桐葉未老,露滴玉井床。秋蟲如里胥,促織何苦忙。
苒苒機上絲,入夜為鼠傷。織婦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聞草根聲,膏入然肝腸。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穡,不見田疇荒。豈知裒斂人,督責務健強。
所以機中女,心鬭日月光。年年租稅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無不由此戕。吳侯當廳時,靜坐愛初涼。
方將同佳人,歡樂舉杯觴。繁鳴雜螇螰,感愴情不皇。
況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意慮宜恤物,以慰眾所望。
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未晴初止雨,蒸潤尚侵衣。
缺月如羞出,荒云不肯歸。
杏花朱欲綻,梅萼雪將稀。
遠鴈來何急,沖風濕翅飛。
鞏洛園陵啟,函關鹵部聞。
素車迎紫氣,靈襪度青云。
歌欲傳長恨,人將問少君。
明年賀元日,無復繡衣薰。
綠源去未窮,夾岸樹蒙蒙。
弱蔓低侵水,殘芳不隠叢。
浣衣思越婦,折筍擬江童。
薄暮回船處,潭魚動鏡中。
氣候輒未定,寒暄朝暮間。
挾纊水風生,衣绤川陽還。
綠草藏邃岸,枯櫟植高山。
且非天時異,順理心自閑。
赤羽異蒿鷃,來自東夷國。
群集成皋間,翩翩皆一色。
舉臆發朱砂,為瑞應火德。
穿屋彼非類,啄粟慙與食。
清聲殊啁啾,所蓄每陋逼。
應當放之去,重展萬里翼。
征骨化為塵,柔肌化為石。
高山共蒼蒼,臨水望脈脈。
青云卷為發,缺月低照額。
千古遺恨深,終不見車??。
高樹繞吾廬,薄暮煙氣重。
將棲立傍巢,已振窺落氄。
有來同枿枝,亦各不偎擁。
颼颼陰風寒,夜雪豈無恐。
鑿山侵古云,破石見寒樹。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隠孤壁,紫錦藉圓素。
山祇與地靈,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獲,裁為文室具。
獨立筆硯間,莫使浮埃度。
雨濕破荊籬,風搖樹亞旗。
小槽聲不急,挈榼問沽遲。
摘果野棠熟,望人船火隨。
燈前相對飲,還似昔過時。
孟夏日南歸,馬耳豎迎風。
急雨不及避,斷霓明向東。
古城汝水傍,化俗寄我公。
君今去拜慶,酥酪美將同。
往使匈奴國,持節豈辭遙。
朔北正苦寒,風汝與雪飄。
燕山何處是,漢銘應已銷。
前車渡冰河,后騎鳴金鑣。
行行至穹廬,尊我不敢囂。
玉爵親獻酬,名裘進狐貂。
禮成復命日,菀抑舒楊條。
春風午橋上,始迎歐陽公。我仆跪雙鱖,言得石瀨中。
持歸奉慈媼,欣詠殊未工。是時四三友,推尚以為雄。
于茲十九載,存沒復西東。我今淮上去,沙嶼逢釣翁。
因之獲二尾,其色與昔同。錢將青絲繩,羹芼春畦菘。
公乎廣陵來,值我號蒼穹。何為號蒼穹,失怙哀無窮。
烹煎不暇餉,泣血語孤衷。生平四海內,有始鮮能終。
唯公一榮悴,不媿古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