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自許昌回至京師胥平叔宋中道迓于郊外
今日至國門,二子來迎我。
適遇信陵冢,冢棘秋葉墮。
翩翻隨人飛,拂馬右或左。
謂此獨無情,亦與吾意可。
今日至國門,二子來迎我。
適遇信陵冢,冢棘秋葉墮。
翩翻隨人飛,拂馬右或左。
謂此獨無情,亦與吾意可。
今天回到京城大門,胥平叔和宋中道二人來迎接我。恰好路過信陵君的墳墓,墳上酸棗樹的秋葉紛紛掉落。樹葉在空中翩翩飛舞,時而拂過馬的右邊,時而拂過馬的左邊。說這秋葉本是無情之物,卻也能與我的心意相契合。
國門:京城的城門。
二子:指胥平叔和宋中道。
信陵冢:信陵君的墳墓。信陵君即魏無忌,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冢棘:墳墓上的酸棗樹。
翩翻:飛舞的樣子。
可:契合。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標題可知,詩人在九月十六日從許昌返回京師,胥平叔和宋中道到郊外迎接,途中路過信陵君的墳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經歷了旅途奔波,看到歷史遺跡,引發了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發對時光和歷史的感慨。其特點是借平凡之景表達深沉情感,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觀察力。
悲哉執手泣,
論著謹毋忘。
豈識遷它日,
能紬石室藏。
未減絨衣,剩寒猶峭花朝近。夢零風緊,漸覺春情穩。
薄醉惺忪,酒病無端醞。宵來困,舊歡新恨,嫩約何曾準。
楚山黃橘彈丸小,
未識洞庭三寸柑。
不有風流吳越客,
誰令千里送江南。
醉里揮毫君不嗔,
平生嗜酒見天真。
離觴曾為黃花滿,
別日行看梅又新。
何事今宵酒不勝,云山北望記層層。
人歸白雪長城路,馬踏黃河兩岸冰。
落日寒煙秦輦道,夕陽衰草漢諸陵。
茫茫無限千秋恨,都付西風一盞鐙。
路轉疏籬過小橋,陰陰新綠滿林梢。人家一雨軒窗凈,時有飛來語燕巢。
山氣蒼茫瑣寂寥,弄云吹雨半瀟瀟。澗聲不斷波流急,更聽風前婆餅焦。
稽首老瞿曇,
擔頭入鬧藍。
炷香三拜了,
天上與人間。
聞君郎署罷官貧,
十口樵川過幾春。
雞犬相隨憐避地,
江山無恙待歸人。
天邊高枕青萍在,
海內雄辭白發新。
客有感恩稱邑子,
羞將名姓問荊榛。
日分蒂影,風合花香,記雙棲無力。臨波微步,最羨是、婀娜一般傾國。玉容相對,任兩兩、苦心同識。試丁寧、水佩風裳,休教共爭顏色。
還是舊日深宮,笑并浴溫泉,露薇堪惜。冷香飛處,料不是、銅爵二喬游歷。西風來也,怕吹動、碎云狼藉。誰耐見、花底鴛鴦,也學并頭溪側。
奏凱新從紫塞來,
關門驚喜得龍媒。
誰知韓干丹青妙?
畫入麒麟生面開。
寥落三山客,同為萬里游。
交情窮后見,老淚客中留。
末秩身權隱,邊方計早籌。
廟廊今有屬,珍重海天秋。
正野塘邊,春帆底,水膩吳綾一束。看看寒食到,小梅英妝褪,暗彫香玉。杏蕊撩晴,鶯雛拂曉,幾對鵁鶄爭浴。板橋西客店,飏酒旗作陣,帶煙斜撲。有秀靨映門,嬌波窺戶,當壚情熟。
篙師休浪促。夾衣解、貰飲何須贖。君不見、一生惆悵,半世因循,吳霜偷換修蛾綠。況聽關山夜,流多少、從軍笛曲。拚美醞、傾千斛。轉船解纜,社燕風簾相觸。泥香輕墮簌簌。
浮生同逆旅,擾擾幾時休。
雁影三湘夢,猿聲五嶺愁。
異鄉那見月,別路忽驚秋。
明發云山路,征車豈暫留。
秘監風流鬢未絲,為詢忠義向南陲。黔黎思漢中興日,繡斧還鄉奉使時。金匱紬藏書灝灝,木天儤直漏遲遲。好期勛業書麟史,行贊謀謨入鳳池。
國內紛紛亂若絲,乘桴直溯浙江陲。中原將帥休兵日,南國稊航入貢時。賈誼感時多太息,馮唐投老尚棲遲。客窗獨坐無聊賴,靜數飛花落研池。
還歸鳳閣掌綸絲,況爾風煙靜四陲。海上乘槎無博望,關中置驛有雷時。羽書己報荊襄復,饟運休嗟蜀漢遲。圣代秘書皆宰輔,扶搖九萬起天池。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桃葉波橫風急,梅根渚遠煙斜。
日出秦樓南畔,春深宋玉東家。
簾細眼波易透,窗疏眉語難遮。
莫問河陽消息,不是長安狹邪。
絳樹纖腰斗柳,碧玉芳年破瓜。
波上襪羅回雪,風前唾袖生花。
自有石城艇子,不須油壁香車。
二月稍頭豆蔻,五更風外楊花。
殘香尚留翠被,馀粉猶沾絳紗。
樓上曉鐘催起,岸邊柔櫓咿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