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聾字韻詩一謝史宰一呈黎丞
化感兒嬉七十翁,波馀猶足活瘖聾。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覺催科拙處工。及物坐看馴乳雉,蘇民更欲罵尸蟲。恢恢游刃渾馀地,贏得賡酬伴贊公。
脩齡閬苑一仙翁,拜跪無妨豈是聾。松柏耐寒宜歲晚,池塘入夢泄春工。群趨摘尾渾行鷺,一見降心賦草蟲。莫謂田園動歸興,渭濱垂老尚三公。
化感兒嬉七十翁,波馀猶足活瘖聾。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覺催科拙處工。及物坐看馴乳雉,蘇民更欲罵尸蟲。恢恢游刃渾馀地,贏得賡酬伴贊公。
脩齡閬苑一仙翁,拜跪無妨豈是聾。松柏耐寒宜歲晚,池塘入夢泄春工。群趨摘尾渾行鷺,一見降心賦草蟲。莫謂田園動歸興,渭濱垂老尚三公。
感化世人如同孩童嬉戲般的七十老翁,剩余的影響力還足以拯救聾啞之人。愿意安心恬淡隱退,品味平淡中的真味,深深覺得催征賦稅在笨拙處也有巧妙之功。關注民生能看到野雉溫順,拯救百姓還想痛罵那些尸位素餐之人。游刃有余做事還綽綽有余,能有余力唱和酬答陪伴高僧。長壽如閬苑中的仙翁,跪拜無妨怎能說是耳聾。松柏耐寒正適合歲暮之時,夢中池塘美景盡顯春之生機。眾人趨附如成行的白鷺,一見您便心悅誠服作賦寫草蟲。不要說田園生活就會引發歸鄉之念,姜子牙到晚年還位列三公呢。
化感:感化。
瘖(yīn)聾:聾啞。
恬退:恬淡隱退。
催科:催征賦稅。
馴乳雉:使野雉溫順。
尸蟲:比喻尸位素餐者。
恢恢游刃:出自“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練,輕而易舉。
賡酬:唱和酬答。
贊公:指高僧。
脩齡:長壽。
閬苑: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降心:心悅誠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看是和韻之作,可能是詩人與史宰、黎丞交往過程中,為答謝史宰、呈給黎丞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與官員有一定交流,對他們的為官之道和品格有所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史宰和黎丞的為官才能與高尚品格,鼓勵他們積極濟世。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官員的評價。
紅樹槎枒,綠水周遮。蕩舟回、水驛煙斜。
一樽似夢,萬事如麻。嘆吾衰也,行不得,住為佳。
極天烽火,依然此地,小樓前、人戴黃花。
船頭側聽,不是悲笳。是前溪口,新月底,撥琵琶。
不戀簪纓不愛名,三公回首亦輕輕。
楝莊當得烏臺好,一醉何須四品榮。
東海防誰爭釣石,商山招個共棋枰。
料應未輟憂君念,夜望中星倚瘦藤。
潁曲多成瀨,茨山亦有村。
不知榮革履,便欲返衡門。
邵圃瓜疇熟,陶廬菊徑存。
敢言輕寵祿,知退是酬恩。
鐵騎春寒,英雄恨、何時始歇。對萬古、日飛潮射,抗忠比烈。玉劍氣橫難度水。靈旗夜卷朱仙月。念青衣、毳帳是何人,關情切。
金牌憤,風波雪。社稷事,東窗滅。嘆一堆黃土,河山頓缺。五國冰長封馬角,九天雨又吹龍血。憶當年,壯發怒云高,搖雙闕。
萬里神州,當公世、三光幾歇。奉社稷、仰回天步,義聲霆烈。翠輦不移螭陛草,丹心長照龍堆月。置死生、成敗付蒼穹,孤忠切。
弓鳥恨,須臾雪。徐石輩,紛紜滅。視大名諸葛,旂常無缺。策定抗辭靈武賞,事完補灑攀車血。使非公、毋論奪門功,誰陵闕。
禪門底用金仙偈,
道室空多玉笈書。
知我者希斯我貴,
身心如此可踟躇。
秋聲蕭瑟到空山,悵望驚鴻去不還!
離別紫荊生死際,平安黃犬有無間。
寒蚩織月思千縷,孤鶴巢云影半關。
多少長林搖落態,獨憐愁緒未能刪!
西舍東鄰杼軸空,
道人滿腹貯清風。
竹林笑指歸來路,
約與禽魚一飽同。
兩行冠佩列金緋,
供奉諸臣盡繡衣。
步入殿門同磬折,
諫官端拱靠南扉。
泛泛定何適,憐幽每駐橈。
得林仍見月,維岸亦聽潮。
把酒飄零失,狂歌意氣驕。
鳴榔且歸去,野寺報鐘遙。
翠鴛雙穗冷。鶯聲喚轉,春風芳景。花涌□香,此度徐妝偏稱。
水月仙人院宇,到處有、西湖如鏡。煙岫暝。纖蔥誤指,蓮峰篁嶺。
料想小閣初逢,正浪拍紅猊,袖飛金餅。樓倚斜暉,暗把佳期重省。
萬種惺忪笑語,□一點、溫柔情性。釵倦整。盈盈背燈嬌影。
覆水收無計。嗟差池、離巢小燕,玳梁空睇。衣上郁金香未減,巷陌春風又至。便春也、不如儂意。妾命桃花生便薄,更那堪、薄似桃花紙。情薄者,亦如此。
使君那是羅敷婿。似楊花、東家飄蕩,西家黏綴。玦訣鞋諧渾是夢,憶否紫釵舊事。且西燕、東勞各自。莫唱桃根團扇曲,怕春風、暖熱秋風棄。重見者,有如水。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鵲橋牛女樣,轉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
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
月鎖黃昏,天涯太近紅樓杳。
含愁如搗。沒個人知道。
脈脈關心,只怕蘭香老。
空幃悄。支頤待曉。月在西廂了。
遠游絕塵霧,輕舉觀滄溟。
蓬七陰倒景,昆崙罩曾城。
梯空架就羊腸路。領俊鶻、穿煙去。窗豁正當山破處。天風澒洞,吹完今古,只剩龍窩住。
松毛純碧騰猩鼠。下嵌寒潭瘦蛟舞。老樹得風都作語。半床泉氣,一簾山霧,晴晝家家雨。
橫石岡頭路,人疲日又斜。
平林茅屋近,有店即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