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顰作十首亦前人廣騷反騷之意內二十九首用舊題惟歲寒知松柏被褐懷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別命題或追錄少作并存于卷以訓童蒙之意 腐草化為螢
造化于微物,生生品匯茲。
流螢倏然集,腐草化而為。
雨徑陳荄積,寒塘碧色衰。
與星斗光彩,助月吐神奇。
明滅形無定,枯榮理孰推。
莫矜太陽近,會有肅霜時。
造化于微物,生生品匯茲。
流螢倏然集,腐草化而為。
雨徑陳荄積,寒塘碧色衰。
與星斗光彩,助月吐神奇。
明滅形無定,枯榮理孰推。
莫矜太陽近,會有肅霜時。
大自然對于微小生物,使其不斷繁衍眾多品類。螢火蟲忽然聚集起來,原來是腐草所化。雨中小徑堆滿了枯根,寒塘的碧綠顏色已消退。它與星星爭輝,助月亮增添神奇。忽明忽暗形態不定,生死榮枯的道理誰能推究。不要自恃離太陽近,終會有寒霜降臨的時候。
造化:指大自然。
品匯:品類。
倏然:忽然。
陳荄:枯根。
矜:自恃。
肅霜:寒霜。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作者可能在看到自然中腐草化螢的現象,結合自身對人生的感悟而創作,或許當時社會存在一些自滿得意之人,作者借此詩進行勸誡。
此詩主旨是借腐草化螢的自然現象,揭示生命榮枯無常的道理,警示人們不可自滿。詩中托物言志,在自然描寫中蘊含哲理,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思考。
忽作堂堂去,門前爵已羅。
夢隨彈指斷,事向蓋棺多。
心系六州鐵,身傾千丈坡。
喑喑晝夜哭,柰此敬姜何。
柳花未吐柳條柔,才沐春恩葉已稠。
李固逢君登甲第,王恭比汝擅風流。
肯隨文杏遮芳甸,欲傍垂楊隱畫樓。
自是向陽真得地,清陰不在曲江頭。
井水懷清信不波,
秋江一蒂奈愁何。
家貧累重忙牛馬,
市近聲繁鬧鴨鵝。
漫道旄星銷象緯,
終期刀雨懺修羅。
切膚痛癢誰能省,
任汝爬搔總隔靴。
來日雖長去日多,行年不惑已蹉跎。
曾經花柳千杯醉,歷盡滄桑萬事磨。
玩賦吟詩懷北斗,昨非今是醒南柯。
鏡中留得年光住,休唱唐寅一世歌。
閶門女兒妝髻輕,十三十四學銀箏。行人不解絲中語,都道陽關送別聲。
金陵望中山抹煙,鐵甕城頭浪拍天。居人盡說風波惡,江口何時不放船。
日落徐河水亂流,高城椎柝漏聲愁。相逢欲解珊瑚玦,不見胡姬舊酒樓。
濟河北流復南流,行到天津南北愁。人生順逆雖有分,耐可此身居上游。
西風初入小溪帆,
旋織波紋縐淺藍。
行入鬧荷無水面,
紅蓮沉醉白蓮酣。
悵望巫山一段云。落花飛絮奈溫存。莫教容易訴離魂。
蝴蝶枕前思舊夢,杜鵑聲里泣馀春。凄風苦雨作黃昏。
生死由來一念間,回頭不落鬼門關。
細思上策莫如醉,稍據要津焉得閒。
婢仆凍饑猶戀主,兒童婚嫁合還山。
一窮惹起無窮事,獨樂吾惟學巷顏。
武皇何事駕虛空,
金闕求仙路未通。
王母不來方士去,
茂陵可是廣寒宮。
團團明月照孤村,
瑟瑟悲風到蓽門。
累得低徊夜深坐,
恐勞歸夢欲消魂。
匪系神交定在先,匆匆那締此奇緣。秋逢爽候隨開社,舫載名流便擬仙。取醉猶存清者圣,稱詩不避野而禪。醉馀試共商茶事,覓得新方好洗泉。
昏黃月暈蔚藍天,高柳垂堤緩放船。將我入云唯冷語,如君對酒總枯禪。和歌蛩韻商為調,依水荷香晚倍妍。不問知當游濟上,筆濤滴瀝響寒泉。
買斷鉛紅為送春,殷勤料理白頭人。薔薇開遍東山下,芍藥遺將南浦津。香澤暗菲羅袂解,歌梁聲揭翠眉顰。顛狂真被尋花惱,出飲空床動涉旬。
城頭片雨浥朝霞,一徑茅堂四面花。十日西園無忌約,千金南曲莫愁家。林藏紅藥香留蝶,門對垂楊暮洗鴉。揀得露芽纖手瀹,懸知愛酒不嫌茶。
林風卻立小樓邊,紅燭邀迎暮雨前。潦倒玉山人似月,低迷金縷黛如煙。歡心酒面元相合,笑靨歌顰各自憐。數日共尋花底約,曉霞初旭看新蓮。
邀得佳人秉燭同,清冰寒映玉壺空。春心省識千金夜,皓齒看生四座風。送喜觥船飛錯落,助清弦管斗玲瓏。天魔似欲窺禪悅,亂散諸華丈室中。
城晚舟回一水香,被花惱徹只顛狂。蘭膏初上修蛾綠,粉汗微消半額黃。主客瑯玕情爛熳,神仙冰雪戲迷藏。誰能載妓隨波去,長醉佳人錦瑟傍。
云氣溟蒙大海南,看山人再訪禪庵。泉聲冷盡高僧錫,滿地花香雨一龕。
萬方多難此登樓,眼底云山翠欲流。欲吊紅棉舊吟客,落花飛絮滿江頭。
神龍本陽精,變化不可測。
有時潛深淵,弄珠明月窟。
小則如毫毛,須臾入金石。
大則駕風云,長空沛霖澤。
勢捲江海流,移山走沙礫。
丈夫負奇氣,靈瑞本龍質。
窮居乃自修,深棲晦其跡。
達則大有為,安邦拯民厄。
窮達自隨時,隱顯誰能識。
頌使君,不頌使君清。不頌使君能。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
梁溪饑,食不能二釜。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發倉庾。老者壯者幼者各以序。有不能食君心愁。食或不給又以為憂。為糜粥飽女,無使絕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羅酒肉。啖者嬉,剜者哭。使君獨是荒年谷。
兒啼甘含飴,母心苦持荼。九重來詔書。錫以緋魚煌煌綬拖朱。君之來,自玉堂。枳棘棲鸞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頌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頌使君清。清者持廉名。嗚呼使君何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