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使君寄懷齊梅麓剌史
頌使君,不頌使君清。不頌使君能。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
梁溪饑,食不能二釜。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發倉庾。老者壯者幼者各以序。有不能食君心愁。食或不給又以為憂。為糜粥飽女,無使絕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羅酒肉。啖者嬉,剜者哭。使君獨是荒年谷。
兒啼甘含飴,母心苦持荼。九重來詔書。錫以緋魚煌煌綬拖朱。君之來,自玉堂。枳棘棲鸞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頌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頌使君清。清者持廉名。嗚呼使君何其仁。
頌使君,不頌使君清。不頌使君能。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
梁溪饑,食不能二釜。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發倉庾。老者壯者幼者各以序。有不能食君心愁。食或不給又以為憂。為糜粥飽女,無使絕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羅酒肉。啖者嬉,剜者哭。使君獨是荒年谷。
兒啼甘含飴,母心苦持荼。九重來詔書。錫以緋魚煌煌綬拖朱。君之來,自玉堂。枳棘棲鸞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頌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頌使君清。清者持廉名。嗚呼使君何其仁。
贊頌使君,不贊頌使君的清廉,不贊頌使君的才能。有才能的人往往苛刻明察,清廉的人常守著廉潔的名聲。梁溪發生饑荒,百姓家中連兩釜食物都沒有,跑去稟告父母官。使君說:可嘆百姓無食,你們快開倉放糧。讓老者、壯者、幼者按順序領取。有領不到食物的,使君心中發愁;食物不夠分配的,使君更加憂慮。于是熬煮稀粥讓百姓吃飽,不讓他們餓斷咽喉。那些后堂擺著酒肉的是什么人?吃肉的人嬉笑,被剝削的人痛哭。只有使君是荒年里的糧食。幼兒啼哭時能含著甜糖,母親心中卻苦如荼草。皇帝降下詔書,賜給使君緋魚袋,紅色印綬光彩煌煌。使君來自翰林院,如鳳凰棲息在荊棘叢中。天子看重的是奉公守法的好官。不贊頌使君的才能(才能者必苛刻),不贊頌使君的清廉(清廉者守虛名)。啊,使君是多么仁愛!
梁溪:無錫的別稱,因梁溪河得名。
二釜:釜為古代炊具,容量單位,二釜指少量糧食。
倉庾(yǔ):糧倉,庾指露天谷倉。
糜粥:稀粥。
緋魚:緋魚袋,唐代五品以上官員佩戴的魚形符袋,宋代為榮譽象征。
玉堂:翰林院別稱,代指中樞清要之地。
枳棘:荊棘,比喻艱難環境;鸞凰:鳳凰,比喻賢才。
循良:奉公守法、政績突出的官員。
此詩或作于清代,齊梅麓(可能為齊彥槐,字梅麓,清代循吏)任地方官時。梁溪(無錫)遭遇饑荒,齊梅麓開倉賑災、有序救民,詩人感其仁政,作此詩寄懷,強調“仁”高于“清”“能”的為官之道。
全詩以“不頌清、不頌能”開篇,通過饑荒中使君救民的具體舉措,對比他人奢靡,突出其“仁”的本質;末以皇帝封賞、“天子重循良”收束,深化仁政價值。主旨鮮明,是對古代“仁政”理想的生動詮釋。
往事轉頭如墮甑,獨枕書眠知雋永。
竹窗風好直萬金,不涉世間榮辱境。
東山之屐北山移,坐覺室邇長相思。
碧脆已冰烹伏雌,未害踏云來話詩。
君家自有神奇在,底用濃熏到馬班。
黃石一編燈火外,紫芒雙劍斗牛間。
誰能莫府初開印,聞有詩人便入山。
雨過勘廳春草綠,與吾意思政相關。
百不如人且罷休,又攜書冊上孤舟。
歸歟雅有一黃犢,愧甚向來雙白鷗。
但得濁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研冰自補山人處,莫為區區費廟籌。
吳宮晉苑半桑麻,路入長干野草花。
秋晚夕陽空巷陌,蓄時燕子幾人家。
不攜妓與東山醉,曾賭碁輸別墅嘩。
已近重陽風雨少,菊花籬落酒旗斜。
風飽橫江十幅蒲,秋聲正有玉花鱸。
淮渜一夢雨中別,岳麓諸峰天下無。
場屋抵須新議論,書堂更做好規模。
未知雪徑青燈夜,誰記臨分岸岸蘆。
吾亦愛吾貧,樵山采墮薪。
百年雙短鬢,九職一閑民。
秋蔓茶僧老,春泓酒母淳。
兩生誰可致,此外不關身。
頼有空山著此翁,不然高論與誰同。
百年會盡玄尚白,一氣不停春又紅。
詩卷每隨煙水外,鳥聲多在夕陽中。
年豐已卜晴人日,亦是平生??畝忠。
溪行近里所,雪菌朵寒萚。
久晴危欲枯,抱甕日商略。
可憐書生愚,為口不計腳。
龜腸慣饑虛,雞肋忍饞嚼。
獨奇白云芝,風露專一壑。
自尋墮樵歸,遠掬飛泉瀹。
此豈不足歟,更嫌村釀薄。
世涂語百車,官倉陳一龠。
胡為犯譏彈,而負兩芒??。
甘餐自當肉,石鼎香漠漠。
寧憶武昌魚,況復揚州鶴。
三印誰分陽羨茶,自煎蜀井瀹瓊花。
數間明月玉川屋,兩腋清風銀漢槎。
團鳳烹來奴仆等,老龍畢竟當行家。
相思幾夢山陰雪,搜攪平生書五車。
雨昏先友記,猶復有斯人。
周易相傳授,唐衫自隠淪。
翳桑秋廩共,結草夜臺春。
為酹月塘月,何年琢石麟。
昨日今日雪欲落,一梢兩梢梅正開。
攜壺野亭醉復醉,折簡故人來不來。
山翁意重百金值,俗士面有三寸埃。
臨風嘆息重嘆息,玉飛片片相徘徊。
市橋晴柳拂朱旗,天際九華勞夢思。
???灘深猶昨日,鸕鶿杓醉復何時。
微官梅隠亦風度,寒食梨花更別離。
蚤晚暮云春樹底,烹魚倘有入京詩。
廿年前此借僧單,留得松聲入夢寒。
歲月可驚吾輩老,風煙仍作故人看。
山泉與佛結茶供,石屋無人蝕蘚瘢。
亭角雨晴秋更碧,斷云片片泊欄干。
僦舍真如百漏船,一番風雨一騷然。
從頭避席遍遷坐,并手移書已絕編。
嘆息敢為三宿戀,支吾那得一囊錢。
世間事更多如屋,聊復因循過目前。
生菜春盤草八珍,燈前殊未覺家貧。
幾多荼壘中間事,第一屠蘇最后人。
衰病不圖今夕健,須臾又是隔年春。
東風自此無閑暇,萬里乾坤一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