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顰作十首亦前人廣騷反騷之意內二十九首用舊題惟歲寒知松柏被褐懷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別命題或追錄少作并存于卷以訓童蒙之意 扁舟五湖
種蠡功名士,吾評蠡最優。
五湖足春水,一葉寄扁舟。
變姓乘單舸,翻身退急流。
千金徒鑄象,萬里孰馴鷗。
震澤鱸堪膾,蘇臺鹿已游。
君王既稱霸,求盡沼吳謀。
種蠡功名士,吾評蠡最優。
五湖足春水,一葉寄扁舟。
變姓乘單舸,翻身退急流。
千金徒鑄象,萬里孰馴鷗。
震澤鱸堪膾,蘇臺鹿已游。
君王既稱霸,求盡沼吳謀。
文種和范蠡都是有功名的人士,我認為范蠡最為出色。五湖春水充足,他駕著一葉扁舟自在漂泊。他改變姓名乘坐著小船,果斷地從急流中抽身而退。越王白白地用千金鑄范蠡的雕像,可范蠡已遠走萬里,誰又能馴服那海鷗與他相伴呢。震澤的鱸魚正適合做成膾,姑蘇臺上已常有野鹿出沒。君王已經稱霸,范蠡用盡了滅吳的謀略。
種蠡:文種和范蠡,都是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的功臣。
五湖:一般指太湖。
一葉:形容扁舟之小。
變姓:范蠡離開越國后,改名為鴟夷子皮。
單舸:指小船。
鑄象:越王勾踐曾用千金鑄范蠡之象。
馴鷗:出自《列子·黃帝》,指與鷗鳥親近,這里表示隱居生活。
震澤:太湖的古稱。鱸堪膾:用張翰見秋風起而思吳中鱸魚膾之事。
蘇臺:姑蘇臺,吳王夫差所建。鹿已游:表示吳國已衰敗。
沼吳:使吳國成為沼澤,即滅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詩人可能是在閱讀相關歷史資料,有感于文種和范蠡的不同結局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功名利祿的追逐,詩人借此表達對明智處世態度的推崇。
這首詩以歷史故事為題材,通過對范蠡的贊揚,傳達出功成身退的處世哲學。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以其對歷史人物的獨特評價和哲理思考,展現出一定的文學價值。
春蒐省耕種,莫誤農桑時。
假寐羹墻睹,殷勤意在茲。
海棠欲謝綿飛柳。柳絲自拂行人首。
上巳是清明。新煙帶粥餳。
輕陰簾幕冷。閑卻秋千影。
曲水興無涯。麗人花半遮。
我今來此又隆冬,極目斜陽簇亂峰。
松嶺設關分界限,淩川入塞識朝宗。
邊防將吏兼司稅,土著兵民久務農。
一帶疏林成列處,當年細柳想軍容。
桐陰淡凝,試輕衫小坐,綠窗琴靜。彈瘦湘花雙袖薄,風約晴絲碧影。指冷調冰,弦清叩玉,眼底秋星近。茶煙扶夢,夜涼松雨催醒。
倦軫乍撫還停,織拋幽素,可許知音聽。我憶天涯人似玉,渺渺云波芳訊。襟浣疏香,眉殘淺黛,鶴背聲凄警。描將吟思,粉箋紅淚微映。
妝成泣秋風,含情淚如雨。不信妖艷姿,空房翻獨處。
揮淚問新人,雙蛾今幾許。何事郎憐新,新人能越語。
新人能越語,舊人能燕歌。燕歌音調悲,宛轉葉云和。
不惜玉交枝,勸君金叵羅。君恩別處新,賤妾當如何。
皎皎河漢側,離離秋月影。揚輝出海嶠,流光照金井。
捲簾望月色,月斜知夜永。夜月為誰明,幽懷自耿耿。
幽懷自耿耿,愁思郁不發。長嘆倚屏帷,坐見雙星沒。
紅顏能幾時,歲月去倏忽。有寵莫令極,寵極愛將歇。
霧羃檐牙,云堆屋角,苔痕綠滿閑庭。乍密旋疏,無端又復盆傾。新涼暗消溽暑,泛方塘、泡影晶瑩。風過處,聽竹敲清響,荷戛繁聲。
那更蕭蕭颯颯,攪柔腸欲碎,愁損雙成。水態山容,微茫望不分明。遙峰瀑飛銀練,映◇煙、一塔伶俜。憑畫檻,盼何時、來眺晚晴。
棲棲猶未定,去去復何求。
縱有劉伶酒,難消杜甫愁。
黑云天易晚,紅葉樹多秋。
哀怨不堪聽,笛聲何處樓。
才過清明節,春光便不同。
酴醾落夜雨,鶗鴂老東風。
弟幼情難釋,家遙夢不通。
一般好時月,獨付客愁中。
倦游吾未敢,抱病爾何心。萬里蘼蕪色,秋風一夜深。
長嘯豈不得,悲歌直至今。茂陵消渴日,還聽白頭吟。
爾已青云薄,誰其白眼偏。一身詩作僻,萬事酒相捐。
枕簟疏秋雨,江山隔暮煙。登樓知有賦,莫向眾人傳。
踏青步屟不辭勞,三月飛花點客袍。
舊雨墳前多宿草,東風門外有夭桃。
入春田水潺湲急,負郭山家向背高。
底事催人歸去急,昏鴉啼近古城濠。
昨日瀘溪客,今朝此問津。野航吾自慣,一度當尋春。
湘春日日雨,湘水夜來高。莫道刀舟險,吾嘗學自操。
紫蕨長镵老,黃茅野燒晡。春風緣瑟縮,桃李自華敷。
十里□山路,茅檐五七家。機舂人不見,流水自翻車。
貪看灘上鳧,回頭忽相失。何如貪程心,翻恨灘舟疾。
萍江即楚江,今日非昨日。但見萍江流,不見萍江實。
霜女月娥愁不開,
萼君西母宴瑤臺。
總將芳意傳英彩,
下降人間得有梅。
燕市黃塵十丈高,
重重鎖鑰控神皋。
南朝王氣今安在,
剩有江聲咽暮濤。
一官廷尉府中趨,丹旐飛飛出舊都。
匹馬未能號返櫬,炙雞何自藉生芻。
虎賁豈必邕猶在,國士應知紹不孤。
獨有故人扶病后,西風雙淚灑平蕪。
白嶺溪上野田平,
黃隴山前竹樹清。
已許數椽容小住,
馀英愛我愛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