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小詞
海棠欲謝綿飛柳。柳絲自拂行人首。
上巳是清明。新煙帶粥餳。
輕陰簾幕冷。閑卻秋千影。
曲水興無涯。麗人花半遮。
海棠欲謝綿飛柳。柳絲自拂行人首。
上巳是清明。新煙帶粥餳。
輕陰簾幕冷。閑卻秋千影。
曲水興無涯。麗人花半遮。
海棠花快要凋謝了,柳絮在柳樹枝頭飄飛。柳絲輕輕拂過行人的頭頂。上巳節緊挨著清明節,新起的炊煙伴著粥和糖糕的香氣。天色微陰,簾幕透著冷意,秋千閑置著,只留下淡淡的影子。人們在曲折的水流邊興致無限,美麗的女子半隱在花叢中。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新煙: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煙”。
粥餳(xíng):粥和糖糕,是寒食節的食品。
曲水:古代風俗,于上巳日在彎曲的水流旁集會宴飲,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描繪上巳、清明等節日場景,可推測是在春日,作者可能在節日期間外出游玩,看到暮春景色和節日活動有感而發。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暮春時節上巳與清明期間的景象和活動。其特點是寫景細膩,將自然景色與節日風俗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文人的閑情逸致。
平生未有驚人事,殘病林間一老翁。風雨小窗心似水,墨花輕染夜燈紅。
江南江北路初分,萬里鄉書未易聞。歲序孤舟逢五日,弟兄同社憶離群。東道更誰為地主,西河卻有大馮君。命駕頻煩江之滸,折簡慇勤日將暮。置驛真能似鄭莊,下榻何當比徐孺。將軍祠宇自昔年,此地壺觴亦嘉晤。況兼二客千里逢,促席開尊并許同。諸葛雅稱丞相裔,鄧君亦有長成風。傾蓋乍交情若故,把酒劇談詞俱雄。鄉園蒲艾豈須設,故人雞黍自堪悅。君不見清時無事辟兵符,翕河已仗群公力?;春吲P治名,簿書豈廢逢迎客。休向三閭羨獨醒,且須一醉同今夕。
朱明小洞抱琴眠,只手還摩尺五天。一曲泬?人不和,自歌自拍洪崖肩。
滬瀆祠荒古壘平,東西蘆浦荻芽生。袁崧向時防海處,何物孫恩敢弄兵。
紫垣朝夕侍龍旒,濠上今為握節游。雙闕夢回秦樹遠,八公云蓋楚山秋。淮南臥治人稱屈,宣室求賢爾最優。此去遺蹤多吏隱,桂枝巖畔且淹留。
新巢鳴巧婦,借得一枝安。多謝陽和力,都忘雪霰寒。春明花外影,群動鏡中看。自是棲心法,持將問鹖冠。
五溪戎卒本諸蠻,木弩銅機出萬山。鐵騎悠悠屯海上,黃金日日出民間。爾曹荒服元亡賴,此日王師獨厚顏。頭白土官尤跋扈,玳筵紅粉不知還。
江上深秋景,偏于蘋蓼妍。娟娟啼葉鳥,淡淡入村煙。生色渾疑畫,微絲卻是牽。精時愁呂紀,妙處失黃筌。久掛方知定,初驚只欲翩。天孫無限巧,乞與世人傳。
奔走來群辟,哀摧動百靈。妖氛湮壁月,霄漢殞軒星。玉幾貽周訓,妝奩泣漢庭。近畿遵薄葬,神意想來寧。
煙迷古驛,雁落荒城,秋艷籬間雨。閑情未許。人正在、晞發玉笙吹處。徘徊故土。但那忍、倚風低舞。長恐他、芳思明妝,一霎飄零誤。聊對臨流廢圃。笑東君俯仰,蕪穢蘭杜。幽姿一任無人問,肯傍戰場眉嫵。娟娟延佇。應解道、棲遲最苦。他日知、遼鶴歸來,尚抱香迎路。
此夜看明月,從東漸過庭。一方心共白,獨對眼逾青。即有簾能卷,那無笛可聽。梅花未全放,詩在影中亭。
桃林我憶放牛日,葵圃誰思逸馬時。
水明樓外柳陰森,高士棲遲不厭尋。海內干戈方擾日,天涯兄弟此登臨。月華空照當筵酒,羌笛誰吹塞上音。徙倚危欄西北望,悲風凜凜起寒林。
伊洛橫渠造道深,誰傳衣缽見貞心。儒宗賴有金華子,后學寧憂不嗣音。
白首遺民少,青山故國非。誰憐溝壑里,盡是芰荷衣。逆旅煙多冷,浮生露易晞。孤兒憐爾苦,匍匐墓田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