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仙吟贈趙道士
汗漫東游黃鶴雛,縉云仙子住清都。
三元麟鳳推高座,若為失意居蓬島,鼇足塵飛桑樹枯。
汗漫東游黃鶴雛,縉云仙子住清都。
三元麟鳳推高座,若為失意居蓬島,鼇足塵飛桑樹枯。
像那無拘無束東游的黃鶴幼鳥,縉云仙子居住在清都仙境。在三元盛會中麟鳳般的人物推崇其高座,為何會失意居住在蓬島,連鼇足揚起塵土,桑樹都已干枯。
汗漫:形容無拘無束、任意遨游。
黃鶴雛:黃鶴的幼鳥,這里可能象征有潛力的人。
縉云仙子:神話中的仙子。
清都: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三元:道教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
麟鳳:比喻杰出的人物。
蓬島:即蓬萊仙島,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鼇足:傳說中支撐天地的大龜的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贈給趙道士,可能當時趙道士處于一種看似失意的狀態,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其的關注和感慨。在當時的社會,道教盛行,人們對神仙、仙境等充滿想象,這種文化氛圍為詩人創作此類作品提供了土壤。
此詩主旨是對趙道士境遇的探討與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充滿奇幻色彩,運用大量神話意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詩歌創作中對神話元素的運用。
葛制侵中冬,奈此河漢沍。
障門恃織蒲,更值飛廉怒。
舂撞不遺力,既發寧卻顧。
陰機足自由,盛氣尚誰怖。
老心百念灰,一睡美無度。
投床逼窗紙,罅穴響交互。
飄霙半夜入,方夢踏云路。
帝居環玉闕,恍惚非常遇。
回天力故微,訟風詞已具。
春風入手幾番雨,醞釀春愁推不去。琳館道人初未忙,被底掀髯聽粥皷。
那知春色到桃溪,千樹開花人掩扉。路傍垂柳已如許,青眼招春春不違。
曉來東郊信兩腳,折屐沖泥尚供著。枝間啼鳥勸提壺,君省此聲何處惡。
平生廣平心石堅,未暇徐庾夸清妍。句中試下一轉語,突過翰林詩百篇。
龍鐘似我豈宜說,不獨詩窮官亦拙。向來一錯鑄不成,底用辛勤六州鐵。
平時場屋漫聲名,晚下瞿唐信此生。
萬里不應頻去國,一麾聊復為専城。
送春杯酒侵行色,上峽家山慰客情。
坐遣官曹頓牢落,說詩誰復似匡衡。
東風破殘臘,吹盡五日寒。
晴光下楊柳,美影鬭鴨欄。
錦鱗觸輕冰,碎玉已珊珊。
日夜望鮮榮,發我砌下蘭。
寒去仍復來,崛強作跳丸。
爛漫江梅花,孤芳忽飄殘。
落跗不可綴,香雪空闌干。
賴有青春心,養此商羮酸。
醉余澹墨寫生綃,咫尺真成萬里遙。
短棹船歸剡溪曲,披蓑人渡浣花橋。
暑中松雪俄輝映,月里山河俱動搖。
凜凜寒生立毛髪,從今褦襶不須嘲。
有宅一區聊解嘲,清風歷歷自鳴瓢。
買山作隱吾無取,為黍殺雞何用招。
魚托么荷障斜日,籜隨新竹上層霄。
個中已了一生事,倒屣安能求度遼。
白帢寧從細柳君,欲提尺箠凈煙塵。
聲名便自當敵國,露布復誰推傔人。
夜半憂時長抱膝,生平急義幾傾囷。
追傷萬事蓋棺了,木笏青衫負此身。
獨秀峰前見,林間憶語離。
游觀如昨夢,換謝若晨炊。
柳絮飛千尺,殘陽隱半規。
打包湖外去,探道就鉗搥。
稍上參云漢,中藏祗樹園。
煙橫迷遠嶼,鳥度失孤村。
一嶺分晴雨,半山才晏溫。
回頭聽梵唄,真是欲忘言。
金鳯臺頭我欲仙,故人真謂翼垂天。
目光射落三千尺,詩律追還五百年。
應緣又踏瀛州土,寄問騎鯨今好否。
俗情限量須破除,可無忘形我與渠。
鄭公勲閥似汾陽,人物君看同舍郎。
坐廢衣冠誰論薦,中興文字亦生光。
未妨俗子輕薰沐,元得詩翁妙主張。
聞說平戎遺策在,何時目擊陣堂堂。
蠻花初卷簟文斑,苦被秋風吹老顏。
慰眼既親還有舊,起予多病復思閑。
暮年倚仗心三徑,看子著鞭腰九環。
小屈尉曹吳會去,莫因橫槊廢躋攀。
少年眼似春冰滑,風味最于花曲折。
沖泥訪客竹邊過,邂逅寒梅照疏節。
不應誤落野人手,自賦新詩為昭雪。
坐憐窮臘太嚴苦,萬木如僵生意絕。
零丁老枿獨回暖,似借余波霑涸轍。
今君把玩不忍去,吹面朔風皴欲裂。
還家笑我病隤豗,茅屋千窗墻百穴。
自言親到玉妃館,縞練分行洗紋纈。
詩成不費??錘功,君看錚錚句成鐵。
聞說仙茅勝鐘乳,移根遠自西山阿。
豈獨客來塵意少,更覺夜眠幽氣多。
避謗何須求薏苡,去家不減食藦蘿。
候門稚子成群后,矍鑠仍看馬伏波。
南國柳花合,淮壖麥秀初。
數聲傳喜鵲,一紙故人書。
君出理煙艇,儂還荷雨鋤。
天高風浪惡,歸興不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