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 其四
物齊人即我,天運古猶今。
但得丹田固,寧憂白發侵。
情忘心坦坦,神定息深深。
卻笑靈均輩,悲哀澤畔吟。
物齊人即我,天運古猶今。
但得丹田固,寧憂白發侵。
情忘心坦坦,神定息深深。
卻笑靈均輩,悲哀澤畔吟。
萬物平等,他人就是我自己,自然的運行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只要能讓丹田之氣穩固,又何必擔憂白發悄然來襲。忘卻世俗情感,內心就會坦然自在,精神安定,呼吸也會深沉平穩。反而要嘲笑屈原這些人,在澤畔悲哀地吟詩。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物齊:萬物平等。
天運:自然的運行。
丹田:道教稱人體臍下三寸為丹田,是人體精氣神的聚集之處。
靈均:屈原的字,這里指代屈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從而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追求一種內心平靜、超脫世俗的生活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豁達超脫的人生觀。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富含哲理,通過對比展現不同的人生態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思考。
九十青陽安在哉,臨風搔首謾遲回。春于我輩非無意,詩必先成為有才。拖架酴醾香破麝,翻階芍藥大逾杯。病除更約歸愚子,浮蟻猶堪席地開。
驚紅簌簌點蒼苔,春去黃鸝喚不回。九藏脈參知我病,千人筆掃見君才。會須磥砢揮談麈,方悟蜿蜒落酒杯。命駕相應憐叔夜,笑顏一月幾能開。
記否江東倦羽棲。擘箋重過畫樓西。蒯侯風調似當時。
芳草碧沾游子屐,夕陽紅到小姑祠。夢回爭得不凄迷。
金城睥睨蔽旌旄,
屆注黃河深作濠。
關門西通沙井曲,
塞垣東繞摩云高。
漢家防羌趙營平,
能逐先零使遁逃。
至今皋蘭絕毳窟,
維舟鐵柱銘功勞。
河間禮樂真龍種,
梁苑詞華落鳳毛。
炎衰無復靈光殿,
金天觀外生蓬蒿。
設網洪流魴鱮泣,
合圍空磧虎狼號。
將軍已定天山箭,
節度從容佩呂刀。
五泉不敢來飲馬,
哥舒休使戰臨洮。
身世渾如未了棋,
桑榆策足莫傷悲。
孤燈削柹丸書夜,
間道吹簫乞食時。
雨暗蘆中雙槳急,
月明江上片帆遲。
荒雞喚得誰人舞?
只為衰翁攪夢思。
有意濯塵纓,
河流伴客行。
翻嫌河畔水,
不似石泉清。
攬勝西城酒乍醒,
望湖還上望湖亭。
可能容我辛峰立,
分占虞山一半青。
清遠縣東三峽長,
峽山好在峽山央。
寺門臨水疊崖石,
殿角掛山欹棟梁。
幽澗鳥啼如解語,
陰崖花發不知霜。
將軍自昔開蠻洞,
庶子何年去帝鄉。
門掩野祠煙寂寂,
船通官驛水茫茫。
偶便禪悅堪娛性,
不信猿聲解斷腸。
三才及萬物,倚伏各有齡。
終始待劫數,福盡天地傾。
往反于五道,苦哉更死生。
輾轉三徒中,去來與禍并。
一年去住幾周游,
日月高懸萬億秋。
但好心求方外境,
勿教妄想沒剛柔。
路入淮陰郡,
舟航在在通。
可人千里月,
快意一帆風。
夜靜寒猶凜,
更深斗正中。
捲簾催放棹,
列炬映江紅。
毒霧腥塵涴色香,
無知蜂蝶自乾忙。
醉時煩惱不須醉,
三斗誰能向汝陽。
天子呼來醉似泥,
王孫寵遇世應希。
可憐只獻清平調,
不說當年國步非。
云腳四檐垂,風濤隔幔帷。
軒中人睡起,江上雨來時。
淅瀝篷偏響,縱橫葦亂欹。
渚鷗輕喜浴,汀樹遠含滋。
南浦深三尺,東皋足一犁。
桑鳩昏逐婦,秧馬綠生漪。
已斷黃梅候,將臨白露期。
檣柖應被澤,絺绤恐相疑。
潤獨琴書覺,涼先枕簟知。
榜歌聽漸杳,征棹去何遲。
渺渺滄洲趣,溟溟湖海思。
擬將蓑笠去,剪燭夜談詩。
執相誠非,
破相亦妄。
不執不破,
是名實相。
伎倆俱無,身心淡如。
霽月自分照,閒云從卷舒。
疋上不足,疋下有馀。
少室謾傳衣缽,曹溪不識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