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季栗
若耶溪頭魯太史,烏帽白欄釣秋水。
面朋面友生不喜,揮杯勸影破屋底。
磨碣之宮窮鬼止,奴仆隸之得無死。
齏粥一杯課兒子,就我移家萬山里。
贈我藏書娛暮齒,為我豎義抉精髓。
令我老學有端委,吾懷此老五十矣。
我同季老皆老耳。
若耶溪頭魯太史,烏帽白欄釣秋水。
面朋面友生不喜,揮杯勸影破屋底。
磨碣之宮窮鬼止,奴仆隸之得無死。
齏粥一杯課兒子,就我移家萬山里。
贈我藏書娛暮齒,為我豎義抉精髓。
令我老學有端委,吾懷此老五十矣。
我同季老皆老耳。
若耶溪頭住著魯太史,頭戴烏帽、身著白欄在秋水中垂釣。他對那些表面朋友很不喜,在破屋中舉杯與自己的影子相勸。在磨碣之宮連窮鬼都止步,他把那些當作奴仆對待才得以不死。喝著一杯齏粥督促兒子學習,然后搬到萬山中與我為鄰。他贈我藏書讓我晚年歡愉,為我闡明義理剖析精髓。讓我晚年做學問有了頭緒,我懷念這位老者已五十年了。我和季老都已年老啊。
若耶溪:水名,在浙江紹興市南。
魯太史:可能指魯姓的史官,具體待考。
烏帽白欄:烏色帽子和白色的服飾。
面朋面友:指表面的朋友。
磨碣之宮: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一種比喻的說法。
齏粥:碎米煮成的粥。
暮齒:晚年。
端委:頭緒、條理。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詳細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晚年回憶起與魯太史的交往,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可能也處于晚年,對友情和學問有了更深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友人魯太史,突出了魯太史安貧樂道、重義輕友的品格。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學問的重視。
惆悵多山人復稀,
杜鵑啼處淚沾衣。
故園此去千余里,
春夢猶能夜夜歸。
柳拂青樓花滿衣,
能歌宛轉世應稀。
空中幾處聞清響,
欲繞行云不遣飛。
故人曾任丹徒令,
買得青山擬獨耕。
不作草堂招遠客,
卻將垂柳借啼鶯。
棲霞山中子規鳥,
口邊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
聞似不聞山月曉。
白石盤盤磴,清香樹樹梅。
山深不吟賞,辜負委蒼苔。
不能經綸大經,
甘作草莽閑臣。
青瑣應須長別,
白云漫與相親。
涼月掛層峰,
蘿林落葉重。
掩關深畏虎,
風起撼長松。
葦蕭中辟戶,
相映綠淮流。
莫訝春潮闊,
鷗邊可泊舟。
園鶯啼已倦,
樹樹隕香紅。
不是春相背,
當由己自翁。
悠悠南國思,
夜向江南泊。
楚客斷腸時,
月明楓子落。
鶯聲滿御堤,堤柳拂絲齊。風送名花落,香紅襯馬蹄。
珂佩逐鳴騶,王孫結伴游。金丸落飛鳥,乘興醉青樓。
帶水摘禾穗,夜搗具晨炊。
縣帖取社長,嗔怪見官遲。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盡歸。
湖山話不極,歲月念空違。
子夜高梧冷,秋陰遠漏微。
那無此良會,惜在謝家稀。
良宵復杪秋,把酒說羈游。
落木東西別,寒萍遠近流。
蕭條旅館月,寂歷曙更籌。
不是仇梅至,何人問百憂。
黃葉前朝寺,無僧寒殿開。
池晴龜出暴,松暝鶴飛回。
古井碑橫草,陰廊畫雜苔。
禪宮亦銷歇,塵世轉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