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伯牙琴
太息鐘期去,哀哉祗破琴。
五弦千古感,一曲兩人心。
流水空留調,高山孰賞音。
何如炊爨下,知己尚可尋。
太息鐘期去,哀哉祗破琴。
五弦千古感,一曲兩人心。
流水空留調,高山孰賞音。
何如炊爨下,知己尚可尋。
嘆息鐘子期離世,悲哀啊只能摔破了琴。五根琴弦承載著千古的感慨,一曲琴音寄托著兩人的心意。那流水之曲空自留存曲調,高山之音又有誰來欣賞呢。哪里比得上那在灶下被燒的琴,或許還能找到知己。
太息:嘆息。
鐘期:即鐘子期,春秋時楚人,善聽琴,與伯牙為知音。
祗:只。
五弦:琴一般有五弦,這里代指琴。
炊爨下:指被當作柴火燒的琴,此處可能化用了蔡邕從灶火中搶救出焦尾琴的典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知音難覓的情況,借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嘆知音難尋。其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以伯牙破琴的典故表達自身心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生動展現了知音主題在詩詞中的體現。
怪底年來遠別離,不堪南北動遐思。燈前空墮無窮淚,篋里猶存絕妙詞。乞米但教廚有粥,檢方非為市無醫。安貧忍病嗟誰及,一任時人死后疑。
疏鐘馀逸響,野燒矗孤煙。輕暖花邊日,微寒雨后天。才能拆襪線,詩思上灘船。卻憶峨嵋老,杯停已百篇。
白苧辭新服,黃紬理舊衾。月華云掩鏡,檐溜雨鳴琴。花片渠流急,苔錢石繡深。閉門淹病懶,誰肯為招尋。
送秋聲,延暮靄。楓落江村,繞郭山如畫。紅葉題詩人好在。流水無情,流入閑鷗隊。路東西,林向背。片片離愁,禁得斜陽曬。老氣蕭森呈艷態。洗盡鉛華,不向陽春賣。
汝淵自如淵,淵深有真龍。一旦乘云去,弘施澤物功。
山行風色怒飛沙,山末屯云涌炮車。伏軾不容同蝶夢,問炊猶可趁蜂衙。龜魚泛淥熹晴日,草樹留春著晚花。暮憩自憐塵滿面,五漿先饋定誰家。微吟緩步愜晴沙,聊謝愔愔載婦車。時遣貰貂村店酒,回思縛虎長官衙。春山好著屏中色,吟筆誰添錦上花。不妨習池風月主,只今何處問詩家。鷗雙鷺只傍汀沙,卻匯沙汀過客車。清吹解撩叢竹嘯,高山如受眾峰衙。寒生碧澗懸魚網,潤著蒼崖剩土花。所惜隔墻紅紫滿,行行無暇訪山家。
羅裙十二褶,褶褶繡鴛鴦。不知儂腰小,全訝羅帶長。
約向滄溟共濯纓,當時決意謝浮名。功名自會尋溫嶠,昏嫁何曾累向平。書校藜光馀舊閣,使行燭影在新旌。星槎咫尺無由見,落日湖波空復情。
萬顆枝頭血染猩,綠波寫照影縱橫。臨流試展君謨譜,觸我楓亭作客情。嫩紅花穗照波明,已覺饞涎滿口生。他日染成紅鶴頂,一枝先折過橋行。
又逢春色在君家,碧草籠煙帶淺沙。燕子不皈人欲去,小窗寂寞海棠花。
黑云壓陣鼓聲死,軍中躍出兩男子。誓掃黃巾不顧身,錐牛大饗千義民。靴中尖刀腰間箭,裂眥決戰飛黃塵。可憐糧竭援復斷,裹瘡一呼死傷半。力盡關山未解圍,軍無儋石多思叛。賊騎長驅斗六門,萬人散盡兩男存;反手被縛見賊主,脅之使跪仍雙蹲。一男戟手與賊語,生不滅賊死殺汝;雙眉倒豎目如炬。一男掀髯與賊言,男兒七尺報君恩,今日之死泰山尊。觀者人人都贊美,賊亦因公頌不已,謂此死方無愧恥;不然,斗六將帥多如云,紛紛屈膝誰非死。一樣沙場白骨枯,似此從容就義無倫比。嗚呼!從容就義無倫比,一節自堪千古矣。
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
經春衣帶剩,過午食簞垂。嫩綠方迷眼,輕黃未上眉。世情無足語,節物總堪詩。未展摶風翼,鷦鷯且一枝。
楚關申戌郁茫茫,野草春沙更斷腸。山頭僧住何年砦,山下人耕古戰場。
鶴骨清癯可奈何,半生歲月病中過。淚珠緣別傷心久,頭雪因愁入眼多。曉閣青鸞悲掩鏡,天機紫鳳憶停梭。繡帷寂寞秋風老,驚見薰香舊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