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其二
羅裙十二褶,褶褶繡鴛鴦。不知儂腰小,全訝羅帶長。
羅裙十二褶,褶褶繡鴛鴦。不知儂腰小,全訝羅帶長。
自笑煙霞癖,春秋客異鄉。
隨身雙蠟屐,呈佛一奚囊。
臨水山如笑,棲云石亦香。
不愁歸日緩,正值菊花觴。
萋萋塞外草,寒沙無深根。加以牛羊踐,重以烈火焚。一冬久不死,復與春風新。
春風自皇都,萬里釋逋臣。東向再拜起,欲語聲且吞。不知當何為,但有涕淚紛。
上堂交簿書,元戎勞語溫。下堂解佩刀,長揖辭官軍。
自惟多疚躬,赦宥邀殊恩。所愧犬馬齒,十無二三存。
豈復及鞭策,但得長苦辛。生少南山田,死沒東海漘。
寒梅冷艷綴輕枝,誤認夭桃未放時。
盛飾霓裳陪越女,不施粉黛抹胭脂。
輕盈弄月醉霞觴,嬌軟酡顏褪曉妝。
縞素叢中紅一點,好花終是不尋常。
湖海歸來世念輕,
短篷終日載吟聲。
天風約住云來往,
萬里長空一雁橫。
西北谷猶迥,晴和爽拂晨。
輕輿試深造,曲蹬宿知循。
山景仍依舊,人情率喜新。
賚籌英吉利,事亦創非陳。
六月四日收夕雨,一彎初上劃西清。
冰紈小蹙添紋皺,青鏡斜臨上粉輕。
垂柳千眉爭宛宛,流螢半影怯盈盈。
新秋通閏知何日,巳映銀河一道明。
漢家恩信撫群戎,坐息邊民樂歲豐。
自古所求中國治,于今無復四夷功。
金繒但取一州賦,使介何辭萬里通。
顧我衰羸豈堪此,共揚威命賴諸公。
吾聞天臺山高一萬八千丈,石梁遠掛藤蘿上。飛流直下天際來,散作哀湍眾山響。燭龍銜日海風飄,猶是天雞夜半潮。積雨自懸華頂月,明霞長建赤城標。
我向金華問客程,蘭溪溪水百尺清。金光瑤草不可拾,夢中忽遇皇初平。
手攜綠玉杖,引我天臺行。天臺山深斷行路,亂石如羊紛可數。忽作哀猿四面啼,青林綠筱那相顧。
我欲吹簫駕孔鸞,璿臺十二碧云端。入林未愁苔徑滑,到面但覺松風寒。
松門之西轉清曠。桂樹蒼蒼石壇上。云鬟玉洞展雙扉,二女明妝儼相向。
粲然啟玉齒,對客前致詞。昨朝東風來,吹我芳樹枝。山桃花紅亦已落,問君采藥來何遲。
曲房置酒張高宴,芝草胡麻迭相勸。不記仙源路易迷,樽前只道長相見。
覺來霜月滿城樓,恍忽天臺自昔游。仍憐獨客東南去,不似雙溪西北流。
恭承詔命入江東,指顧平蠻膽氣雄。大將視師猶境外,累臣歸骨已舟中。受纓信有終軍策,賜樂誰論魏絳功。文告遍傳長嘆息,伊人失計是和戎。
卷甲投戈罷戍邊,夜來幕府令喧傳。安排廬井多新作,歡笑雞豚解倒懸。不信亂生真式月,豈知狄至在期年。賈生肯有欺人語,系頸單于早眼前。
偶來浦溆任?徊,不料檣傾楫亦摧。陷淖尚思游涌逸,獻俘爭看溯江回。未妨快意誅長鬣,何必驕心脯就魁。聞遵將軍謀靜鎮,新來千騎乍驚豗。
飛炮如雷曉夜喧,羽書歷歷望兵援。帳中四面歌聲慘,海外孤城士氣冤。猶使解揚來誆宋,可憐先軫竟歸元。江心古寺招魂奠,何日奇功慰九原。
海上危峰鎮不移,地形天險界華夷。雄關已擊重門柝,間道曾無一旅師。晉國山河原表里,衛公陣卒太支離。平倭尚有前朝碣,斜日昏黃總制祠。
妖氛遍地海天昏,又見舟師破虎蹲。棄甲復來難睅目,守陴皆哭早銷魂。已知將去軍無托,焉得唇亡齒獨存。百里封疆誰寄命,但余荒谷報君恩。
明州凈土急膻腥,黯淡姚江隕將星。走保會稽吳入越,群囚冶父帥聽刑。守關尚未知山道,伐木空勞塞海陘??上谷藷o將略,孤忠耿耿照丹青。
意外歡娛意外愁,飛輪脫輻斷綢繆。
雙眸愧識金銀氣,一面難消粉黛羞。
未必佳人皆薄命,浪傳夫婿可封侯。
蓬萊別有游仙路,亂箭沉沉碧漢秋。
芙蓉縹緲擎天峙,終南山中我故里。于鬼為伯仙為友,傳作人間伏魔使。
天寶遺事說當年,臣志無他魂夢里。生不及第死不磨,烈士壯心難已已。
我今啟圖肅威儀,腰間寶劍橫秋水。目光電閃須縣戟,虎掌之手編貝齒。
正當五月五日時,仿佛精神煙云起。陰風颯颯聞鬼語,白日凄凄暮山紫。
驅鬼縛鬼鬼無聲,鬼無聲兮鬼應死。是時群鬼驚股栗,烹鬼作食為公祀。
菖蒲葉綠艾葉肥,雄黃醉酒城鄉市。
鐘進士,鐘進士,人生不得衣冠圖麟閣,何妨破帽青衫面目本來畫尺紙。
東皇物色未全收,山半登臨當倚樓。
錦里煙光渾在眼,云溪花片亦隨流。
夕陽正好無多景,春序才移已復秋。
卻憶故園林壑美,乘風欲去問何由。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
帶雪松枝翹膝脛,放花菱片綴毛衣。
低回且向林間宿,奮迅終須天外飛。
若問故巢知處在,主人相戀未能歸。
誰把江門舊釣臺,移于碧澗俯瀠洄。
無窮鷗鳥供吟弄,更有漁翁共往來。
物外風光真絕境,靜中天地亦初開。
十洲春色四時在,寄語閒花莫亂催。
道教灰飛,佛燈花燦。
大地歡悰,笙歌賞玩。
拄杖子,按下云頭,得失是非,渾然不管。
一點光明耀十虛,古今閱幾平人眼。
因甚如此,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