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吳亞白旋里 其一
君行感牢落,風雨此扁舟。
一棹竟流水,千峰生暮愁。
江聲隨夢遠,云影與天浮。
歸及梅花放,孤山最擁萬家。
十載門墻重接席,槐陰清映碧煙紗。
君行感牢落,風雨此扁舟。
一棹竟流水,千峰生暮愁。
江聲隨夢遠,云影與天浮。
歸及梅花放,孤山最擁萬家。
十載門墻重接席,槐陰清映碧煙紗。
你這一走讓我感到孤寂失落,在風雨中你乘上了這葉扁舟。船槳劃動順著流水遠去,千萬座山峰都生出了傍晚的愁緒。江濤聲伴著我的夢飄向遠方,云影在天際飄浮。你回去時正好趕上梅花開放,孤山那時最是熱鬧。我們十年后在師門再次相聚,槐樹的陰影清晰地映在碧煙似的紗幕上。
牢落:孤寂、失落。
扁舟:小船。
棹:船槳,這里指代劃船。
旋里:返回故鄉。
門墻:指師門。
接席:古人席地而坐,座位相連叫接席,這里指相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從詩中可知是詩人送別友人吳亞白返回故鄉時所作。當時詩人與友人在師門有過十年的情誼,此次友人離去,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離情別緒融入自然景色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傳統送別詩的韻味和情感表達。
神霄宮殿五云間,
羽服黃冠綴曉班。
詔許群臣親受箓,
步虛聲里認龍顏。
漁家分得兩三莖,
公退徐吟思倍清。
官滿不將歸舊隱,
蕭蕭留與后人聽。
晴山堂辟在旸岐,
霞客曾居卜宅宜。
相契盡多名下士,
匯藏帖石世珍奇。
長風吹獨立,蒼莽墮邊愁。
山壓孤村暝,城掀濁浪秋。
奇貧逢患難,多病誤恩仇。
滿目關河思,平分浩蕩鷗。
北陸極窮陰,微云晚凝冱。
昭然剝復際,青燈結良晤。
曰善匪外來,聞義由積著。
韞玉折方流,疏麻建直度。
孤節諒不移,雪霰亦已屢。
流議駭所遭,維皇眷深顧。
生植憂患叢,暄回閉藏固。
明兩屬休時,終焉令名樹。
萬事都教落酒卮,東風又遇牡丹期。深春花樣殊無匹,割手金杯且莫辭。造化源頭觀邵子,翠云叢處舞西施。天機巧妙誰收拾,寫入南川幾句詩。
洛陽城里聚金卮,數百年來負賞期。谷雨節催花正好,靜觀亭下醉何辭。天然絕品難描畫,造化憑誰為設施。一詠一觴看未厭,堯夫添得打乖詩。
閑庭翠暖。怪梧葉、無情先送幽怨。敲響空階,不管愁人,臨風剛賦秋扇。
西風最惜分離苦,便盡日、蕭蕭深院。自那時、蹙損雙蛾,怎向這回重展。
休問年來憔悴,綠窗春去后,吟事都懶。弄影銀蟾,輕蕩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葉葉籬邊碎,又忍卷、珠簾重看。便喚取玉宇春回,別是一番鶯燕。
幾夕暫盤桓。
話久渾忘玉漏殘。
欲向臨歧留后約,難難。
坐對黃花且盡歡。
大闕帆輕掛,東山日浩臨。蛟龍蟠地穩,波浪際天深。少作楊泉賦,遐生范蠡心。相風無不可,寒色對孤吟。
得性真良計,宣城有故謠。選來多勝跡,行處有靈潮。觸霧偏含席,穿云漸隱舠。霜前秋塞雁,駢翼向南飄。
間關扶宇宙,力竭保孤心。
山似摩笄盡,波從灑淚深。
檐帷花迸落,環佩竹將陰。
已矣翔龍日,啼鷴竟自沉。
晨起科頭理藥,清齋叩齒焚香。
幾曲琴聲山意,一簾樹影秋光。
名姓雖登朝籍,衣冠懶逐班行。
金馬時逢難客,木魚晝禮醫王。
藥椀經年不廢,荊扉鎮日長關。
掩耳厭聞時事,回頭卻望家山。
蝶去花陰寂寂,風來鳥語閒閒。
青牛柱史何在,白鶴仙人未還。
舟行風打頭,苦恨行不駛。
今晨得順風,亦自非所喜。
溪山如許佳,欲畫無絕藝。
要當稍收拾,一一付詩里。
近看忽成遠,得此已失彼。
但令人此心,惘惘不足耳。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后人誦此語,惻惻心暗傷。
團圓兒女情,根本在農桑。飯熟午雞啼,饟黍食簞涼。
削梧助膏沐,鬢貼菜花黃。一日十二時,形影儷容光。
人間無離別,天上有河梁。托業耕織同,兩宿若參商。
縮地乏壺公,鍊石窘媧皇。河鼓盼錦緘,天孫泣空房。
神仙既修到,轉類孤鳳凰。彩云七夕多,瓜果陳甘芳。
誰知五銖衣,不及荊布妝。誰知七寶車,輸與馌餉忙。
乃悟安樂窩,不在白云鄉。悲哉長生殿,密誓無相忘。
長離讖已成,艷曲破霓裳。李花日零替,楊花何茫茫。
馬嵬與鵲橋,此恨共天長。
縱目疑無地,抬頭只有天。
一身云霧擁,暝色上峰巔。
不將生殺奏嚴宸,
卻抱煙嵐學隱淪。
多謝史君虛右席,
重延天柱一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