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雨坐
黑云四蓋暗山城,未冒峰頭雨已行。
電逐長空天地晝,雷鳴巖谷樹林兵。
檐前直瀉無窮水,巷里時沈擊柝聲。
夜靜高樓風色定,依然星斗一江清。
黑云四蓋暗山城,未冒峰頭雨已行。
電逐長空天地晝,雷鳴巖谷樹林兵。
檐前直瀉無窮水,巷里時沈擊柝聲。
夜靜高樓風色定,依然星斗一江清。
黑色的云朵從四面聚攏,籠罩得山城一片昏暗,還沒漫過峰頭,雨就已經傾盆而下。閃電劃過長空,讓天地如同白晝一般明亮,雷聲在巖谷間轟鳴,好似樹林中千軍萬馬在奔騰。屋檐前的雨水直直地傾瀉而下,好似無窮無盡,小巷里不時傳來打更的聲音,仿佛被雨水淹沒。夜深人靜,高樓上的風聲也停止了,江面上依然是繁星點點,一片清澈寧靜。
四蓋:從四面聚攏、覆蓋。
未冒:還沒漫過。
逐:劃過。
晝:白晝。
沈:同“沉”,淹沒。
擊柝聲:打更的聲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詩人在一個夏夜,身處山城,目睹風雨交加的景象,而后雨停夜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靜,詩人在這樣的夜晚,專注于自然景象的變化,從而產生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夏夜風雨的變化過程。其突出特點是對風雨景象的描寫生動逼真,動靜結合。先寫風雨的喧囂,后寫夜的寧靜,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細致觀察和出色的描寫能力。
我昔生兵間,淮洛靡安宅。髧髦入小學,童丱聚十百。
先生依靈肘,教以兔園冊。僅能記姓名,筆硯固不擇。
灶煤磨斷瓦,荻管隨手畫。稍長游名場,粗若分菽麥。
偶窺文房譜,雖慕無由獲。筆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
硯得石即已,殆可供搗帛。從渠膏粱子,竊視笑啞啞。
耄齒東歸息故廬,聊持頑健托鄉閭。
未忘麈尾清談興,常讀蠅頭細字書。
貧甚尚能耕有犢,步輕那嘆出無馿。
南堂又見秋風起,臥看溪云自卷舒。
解牛悟養生,牧羊知治民。通一萬事畢,我每思古人。
小園財三畝,手自藝嘉木。先當培其根,又戒無欲速。
老松臥澗底,千歲陵冰霜。我豈樗櫟哉,但取無伐傷。
禹祠巍巍閱千代,廣殿修廊半傾壞。
屹然遺窆每摩挲,石長苔侵字猶在。
去年已愧曳杖來,今者更用兒扶拜。
聊持一酌薦丹衷,衰疾龍鐘神所貸。
老翁如我老,賣藥以代耕。
得錢付酒家,一毫不自營。
浩歌和鄰叟,苦語誨后生。
我欲為作傳,無人知姓名。
白水滿稻陂,投種未三宿。
新秧出水面,已作纖纖綠。
年來殘俸絕,所望在一熟。
見之喜欲舞,不復憂半菽。
想當西成時,載重壓車軸。
病齒幸已牢,往矣分社肉。
出戶莽悠悠,東西本不謀。
阻溪因小涉,逢店得中休。
鳥沒千山暝,蟬吟一院秋。
詩成還自笑,信筆愧冥搜。
投幘塵機息,捐書困味長。
早眠猶有日,晚起已無霜。
蝶入三更枕,龜搘八尺床。
昏昏君莫笑,差勝醉為鄉。
輿似雞棲寄兩竿,山程三月尚春寒。
麥苗吐穗初成實,梅子生仁已帶酸。
買飯猶勝乞墦客,看耕僭學勸農官。
還家莫道虛懷袖,筍蕨隨宜亦滿槃。
本自無心落市朝,不妨隨處狎漁樵。
螺青點出暮山色,石綠染成春浦潮。
縣驛下時人語閙,寺樓倚處客魂消。
流年不貸君知否,素扇團團又可搖。
山月明如晝,江風冷借秋。
衰遲亦可嘆,幽獨自成愁。
斗柄垂江渚,笳聲下戍樓。
我惟詩思在,從此亦宜休。
健席高檣梅市路,朱橋綠樹蘭亭步。
兒時釣游略可記,不料耄年猶此處。
漁歌相和葦間起,菱船遠入煙中去。
世間萬事等浮云,耐久誰如兩芒屨。
春歸堪笑又匆匆,水白秧青細雨蒙。
溪鳥低飛畫橋外,路人相值綠陰中。
宋清藥券貧來積,李賀詩囊病后空。
惟有劇談能一洗,芳尊那得故人同。
唐堯授人時,妙用均造化。
我讀七月詩,周室亦其亞。
彼用治四海,我斂之一身。
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塵。
煉氣以成真,豈復有它術。
譬如尊六經,百氏當盡黜。
兀兀過遙夜,悠悠擁破衾。
峭寒侵病骨,殘雨滴愁心。
人別易千里,書來真萬金。
醉眠差似可,誰與伴孤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