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曉月
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
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
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
邇來每踏溝西道,觸景那忘黯爾情。
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
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
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
邇來每踏溝西道,觸景那忘黯爾情。
茅草店中寒雞咿喔啼鳴,曙光初現,天上銀河與星星即將橫斜。彎彎殘月留下的光輝在三秋時節顯得格外淡薄,一座橋如彩虹橫跨在河上,河水像鏡子般明亮。入定的僧人內心平靜,與這景象相契合,趕路的游子身影還帶著驚惶。近來每次踏上盧溝橋西邊的道路,看到這景象怎能忘記那黯然的心情。
咿喔:雞叫聲。
斜漢:銀河。參橫:參星橫斜,指天色將明。
三秋:秋季,這里指深秋。
一蝀:即一虹,指橋。夾鏡:形容河水如鏡,橋在水中的倒影如鏡中夾著橋。
入定:佛教語,指僧人靜坐冥想進入一種不被外界干擾的狀態。衲僧:僧人。
邇來:近來。黯爾情:黯然的心情。
“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雖不明確,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深秋時節的清晨路過盧溝橋,看到眼前景象,結合自身旅途經歷有感而發。當時盧溝橋是重要交通要道,來往行人眾多,詩人或許在旅途中產生了諸多感慨。
這首詩以盧溝橋清晨之景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物狀態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的孤寂之情。詩中意象豐富,意境清幽,在描繪燕京八景之一的“盧溝曉月”時,展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敏銳捕捉。
飄風西北至,樹苦萬??牽。
君家三古檜,繁根龍蛇纏。
其固謂不拔,朱欄擁青塼。
今同秀林木,摧倒誰復憐。
安得百力士,扶持尚可全。
慎勿伐作薪,豈無庭燎然。
仕宦固已美,及親此其難。
況慕五彩戲,而奉興居安。
翁喜君亦喜,翁餐君亦餐。
嗷嗷園中禽,口哺心違丸。
邑大歲幸稔,眾頼仁政寬。
還思彼赤子,如恐君不歡。
一日復一日,一朝復一昏。
來新去成故,俯仰變涼溫。
有貴則有賤,未若賤常存。
骍牛慕孤?,黃犬悲東門。
禍福相為基,損益不復言。
吾祖入吳市,應龍非伏轅。
垤蟻不應雨,鳴鳶不生風。鬰氣若甑炊,初陽如火紅。
裸膚汗交流,腯體膏將镕。龍頭費挹酌,犢鼻強遮蒙。
常畏俗物來,去避青蓮宮。廣堂鋪琉璃,高簷蔭梧桐。
廊壁畫地獄,獄具鑊鋸舂。鐵城何焰焰,鐵床亦彤彤。
誰知炮烙死活間,傳自西域黃面翁。正類人世苦此熱,聲利役使亡西東。
京師貴賃幾椽舍,窮煎相似聒欲聾。屋頭朝爨作飲食,枕底夕艾驅蚊蟲。
宜爾近巷江夫子,賦詩特壓塵土中。
當時丈人歿,雖少守孤兒。
以及成名譽,何嘗厭藿藜。
暮年終饗福,陰騭不應欺。
莫使碧江上,獨傳陶母碑。
托根地雖卑,凌霜花亦茂。
物稟固不遷,人情自為陋。
幸與時菊開,誰嗟發孤秀。
楚人搴木末,已見離騷就。
唯是圃人巧,非關元化偏。
折條違物理,遷艷得花權。
美女嫁寒壻,丑株生極妍。
世間多妄合,吾不謂之然。
去年同渡江,江上風雷惡。
與君相后先,夜向蘆洲泊。
君今作邑太行陽,八月黃河雁初落。
漢家借寇吏正閑,到喜秋城罷嚴柝。
補官桐廬時,已飽嚴陵釣。
進吏六百石,又得臨海嶠。
因之論出處,足以見風調。
洪潮可登觀,萬里漲川竅。
收縮向何歸,由來人莫料。
憑君能賦才,庶或窮其妙。
雪游如梨園,風撼梨花落。驊騮驤首時,杳杳聞天樂。
樓觀何參差,仙居倚寥廓。群朋思飲酒,飲舉北斗杓。
公子邀以歸,躍馬度城郭。鵠毳拂輕裘,蛟珠亂疎箔。
少年氣若虹,屢起鄱陽謔。壯語士膽開,狂訶僮指愕。
間或美笑言,又或跪酬酢。或如猿狙跳,或類虎豹攫。
或廋秦客辭,或縱灌夫惡。杯盂或遷擲,履舄或攙錯。
稍看云容披,斜漏日光薄。馭仆整轡銜,庖人困羹臛。
還家歷南市,燈燭已煜爚。入門見妻孥,未暇問何若。
劉侯遽相招,登堂羅綽約。往往奏清歌,時時更大噱。
江翁唱渭城,嘹唳華亭鶴。半夜蜘蛛喜,微然見無著。
主人倍歡欣,勸客如傾壑。我時已大醉,盞至不解卻。
還思一日喧,靜坐無適莫。書作異時談,竹林何愧怍。
舊居廬岳寺,新化給孤園。
還享國人供,應無塵事喧。
有來聽喻筏,一悟見吹幡。
不憶爐峰下,臨溪看飲猿。
荇葉光于水,鉤牽入遠汀。
淺黃雙蛺蝶,五色小蜻蜓。
老死懷江女,飄浮笑楚萍。
西風莫苦急,孤蕊有余馨。
韶州使君行,請問韶石名。
傳聞古帝舜,石上奏九成。
鳳皇為之下,朱鳥不復鳴。
舊祠亡玉琯,四序安得平。
至今南方熱,臘月裘服輕。
事外共廢酒,曲江風物清。
答影陶潛興,長吟為我聽。
與之相遇日,曾不異于形。
動靜隨生趣,存藏委曜靈。
莊周疾走意,推本置諸銘。
魏武敗忘歸,孤軍處山頂。雖鄰江上浦,鑿巖山巔井。豈是欲勞兵,防患在萌穎。
我昔常登臨,徘徊愛晴景。片雨西北來,風雷變俄頃。疾行下危磴,屨脫不及整。霑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頸。問我適何之,衣濕不太冷。
昨暮泊其陽,月黑夜正永。雁從沙際鳴,旅枕自耿耿。平明夾櫓去,廟樹聳寒嶺。舉首生白云,飄搖水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