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忠節國之紀也歌以哀之
咄咄薰風夢已靈,手提孤注竟逃盟。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歸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終徇國,只慚白面不知兵。二爻無遁公知否,底事吳門變姓名。
同時人物今猶昨,只有先生死朔方。殿下青衣晉天子,窖間白發漢中郎。
平生東海心猶壯,千古西山骨亦香。三復累臣吟嘯集,天荒地老氣蒼蒼。
誰把南牙壓武夫,到頭還似二公無。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趙孤。
赤羽星沈迷輦鳳,紅旗風勁逐檣烏。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咄咄薰風夢已靈,手提孤注竟逃盟。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歸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終徇國,只慚白面不知兵。二爻無遁公知否,底事吳門變姓名。
同時人物今猶昨,只有先生死朔方。殿下青衣晉天子,窖間白發漢中郎。
平生東海心猶壯,千古西山骨亦香。三復累臣吟嘯集,天荒地老氣蒼蒼。
誰把南牙壓武夫,到頭還似二公無。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趙孤。
赤羽星沈迷輦鳳,紅旗風勁逐檣烏。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暖風陣陣,仿佛已帶來不祥之兆,有人提著全部力量卻違背盟約。眾多南宋官員被俘往海上,北方軍隊已收復眾多城池。自信一片丹心終究會為國殉難,只慚愧自己空有外表卻不懂軍事。《易經》中兩爻預示無法逃避,為何在吳門要更改姓名。同時代的人物如今依舊,只有先生死在北方。如同晉朝天子淪為青衣奴仆,又如漢中郎在窖中熬出白發。先生平生對國家的忠心依舊豪壯,千古以來其氣節如西山之骨般流芳。反復誦讀先生的詩集,那氣概歷經天荒地老仍蒼蒼不滅。誰能壓制朝中武夫,到最后是否能像二位忠臣一樣。一心在海上逃避元朝的官爵,努力在山中藏匿宋朝的遺孤。戰火流星般熄滅,皇帝的車駕迷失,紅旗獵獵追逐著檣烏。蓬萊三神虛無縹緲人已不見,只留下一片丹心交付史官評判。
咄咄:表示感慨、嘆息。薰風:暖風。
孤注:全部力量。逃盟:違背盟約。
南冠:指俘虜。北旆:北方的旗幟,代指元軍。
徇國:為國犧牲。
白面:指年輕無經驗。
二爻:《易經》中的爻辭,這里可能暗示無法逃避的命運。
殿下青衣晉天子:指晉懷帝、晉愍帝被俘后穿青衣行酒。
窖間白發漢中郎:指蘇武被匈奴囚禁在窖中,須發皆白。
三復:反復誦讀。累臣:指被囚禁之臣。
南牙:指宰相。
逃秦爵:逃避元朝的官爵。匿趙孤:藏匿宋朝遺孤。
赤羽:指戰火。輦鳳:皇帝的車駕。檣烏:船桅上的烏形風向儀。
三神: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以直筆著稱。
此詩創作于南宋滅亡之后,當時元朝統一全國,眾多南宋忠臣或戰死或被俘。詩人目睹國家覆滅、忠臣殉難的慘狀,懷著悲痛和崇敬之情創作此詩,以歌頌四位忠節之士的高尚氣節。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四位忠節之士的愛國精神和高尚氣節,表達對南宋滅亡的哀痛。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見善必為,不見則已。
量力而動,力盡而止。
名稱君子美如玉,
節稟生初身不屈。
直到淩霄未有心,
清虛如此自超俗。
世儒誦《詩書》,往往矜爪嘴。昂頭道皇古,抵掌說平治。
上言三代隆,下言百世俟。中言今日亂,痛哭繼流涕。
摹寫車戰圖,胼胝過百紙。手持《井田譜》,畫地期一試。
古人豈我欺,今昔奈勢異。儒生不出門,勿論當世事。
識時貴知今,通情貴閱世。卓哉千古賢,獨能救時弊。
賈生《治安策》,江統《徒戎議》。
伏櫪人誰識,聞鼙競約塵。
多君千里意,愧我百年身。
柳岸沙侵月,江云雨滿津。
兩京故人滿,一為報清貧。
風月無邊宇宙寬,斯人底事異悲歡。
雁橫塞北空傳簡,菊滿籬東好掛冠。
黯淡秋心詩亦瘦,蕭疏爽氣酒馀寒。
古來詞賦登臨客,短發何須攬鏡看。
粵南燕北轉逶迤,水闊天高雁到遲。
夢里生涯元是幻,塵中世路本多歧。
幾回駐馬瞻云舍,忽謾題詩憶草池。
王事關心渾未已,危樓一上一相思。
燕寢香凝畫省中,日長鈴閣靜齋宮。上臺躔度聯卿月,南國衣冠盛士風。諸將策勛書太史,四方馳捷奏膚公。陋儒擬制河清頌,夢筆生花夜吐紅。
大江一帶限天中,千古繁華六代宮。虎踞龍蟠鐘王氣,天荒地老幾秋風。百年周禮存中國,九命桓圭錫上公。聞道水犀嚴大閱,革車千乘薄蒐紅。
九鼎親將赤手扶,漢家宗祐啟東都。中興帝業由天定,何藉彊華赤伏符。
遙天跕跕墮飛鳶,銅柱高標瘴海邊。惟恨壯心摧馬革,勛名千載幾人全。
節侯歸漢自巾車,奮翼澠池壯有馀。仗鉞西征三輔定,璽書偏為致勤渠。
冠軍披羽獨先登,壯勇還能不自矜。帝莫沉吟憂擊郾,天教名將佐中興。
指點燕支是漢山,壯心鳴劍掃胡還。君王自有懷柔策,卻遣丸泥閉玉關。
漁陽上谷盡精兵,一夜南趣入漢營。有志竟須成大業,殷勤釃酒向齊城。
彈丸疏勒勁胡間,疲卒相看倍苦顏。一夜范羌沖雪至,始知生入玉門關。
漢家天子置三雍,袒割親行禮數恭。師傅位高恩渥重,幾人稽古作儒宗。
講氈曾報鳣銜三,位列臺司禍已涵。回首夕陽亭上路,清忠千古更誰慚。
東觀重校圖書日,西第初成獻頌時。總為浮榮移素節,豈應吾道在逶迤。
爨下焦桐斸素琴,螳螂一曲妙摻音。誰知召對金商日,不識陽球有殺心。
新拜將軍號度遼,先聲宣播北庭遙。仲師壯節如蘇武,肯向穹廬一折腰。
使君行部去幨幃,萬姓同瞻冕服輝。詔出漢庭旌有德,可憐循吏古來稀。
千里剋期曾赴約,百年生死見交情。素車白馬者誰子,知是山陽范巨卿。
獨憐千里草青青,漢祚瀕傾似建瓴。閹豎盡膺茅土錫,廢書三嘆為桓靈。
扁舟送客出姑蘇,晚泊吳江夜雨馀。
波浪稍平風力定,青黃相間橘林疏。
匆忙旅館催行酒,草率杯盤旋買魚。
與我壁間書歲月,無人為作小王書。
明凈如妝說郭熙,尚書能畫客能詩。秋風吹上鵝溪絹,剛是淮南木落時。
歇絕風流五百年,海天呼鶴話云間。于今畫隱樓頭看,不是吳山是粵山。
帶束江淮翠岫圍,
掌窺臺殿碧鱗差。
劉郎句里登臨眼,
壓倒三江二水詩。
世間何水獨流清,
惟有箕山此一泓。
祇恨許由曾洗耳,
卻憐無處濯吾纓。
寂寞佳山水,樓臺薜荔間。
野橋分竹路,高樹繞溪灣。
徑曲留琴語,杯寬破客顏。
夕陽鐘磬外,猶有暮云閒。
聞說治平元太守,
慇勤晚到鳳皇池。
愛直趙清獻,忠文范景仁。
累朝推舊德,今日見斯人。
正色欲劘上,敢言寧顧身。
紫樞方大用,惜不究經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