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
世間何水獨流清,
惟有箕山此一泓。
祇恨許由曾洗耳,
卻憐無處濯吾纓。
世間何水獨流清,
惟有箕山此一泓。
祇恨許由曾洗耳,
卻憐無處濯吾纓。
世間的水,哪一種是獨自清澈流淌的呢?只有箕山的這一汪泉水。只遺憾許由曾經在這里洗耳,可惜我卻找不到地方來洗滌我的帽纓了。
濯(zhuó):洗滌。
箕山:山名,相傳為許由隱居之地。
泓(hóng):量詞,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許由:堯帝時期的隱士。傳說堯想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于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又請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愿聽到這些世俗濁言。
纓:系冠的帶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許由洗耳的故事在古代廣為流傳,代表著一種高潔的隱士精神。詩人可能身處世俗社會,看到世間的紛擾和污濁,因而對許由所代表的那種純凈、超脫的境界心生向往。創作此詩時,或許是在游覽箕山,面對這傳說中的清泉,聯想到許由的事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對世俗的厭棄。其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典故,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深遠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對精神純凈和高尚品格的不懈追求。
幽憤埋地底,積久終難消。一震驚廣宇,江海涌怒潮。天意未可測,冤魂待誰招?熒屏猶歌舞,和諧奏云韶。
危檣風急晚相依,間謁荒墳吊落暉。白酒暫謀同輩飲,青山因感昔人非。荊襄萬里空殘堞,吳楚千帆掠斷磯。今古高門總丘墓,英雄何用苦沾衣。
西風乍起卷溪云,寒氣繞孤村。滿林霜葉,一川衰草,中有旅人魂。衣單衾薄誰憐惜,酌酒自溫存。隱隱青山,悠悠綠水,相對又黃昏。
李郎耕讀浦云邊,繞屋魚池二頃田。珍重教兒從小學,外家卻有舊韋編。
山林有夙約,駕言至東門。倦鳥翼斯斂,回翔正翩翻。呼皃上市頭,所買燈亦繁。并剪鏤紅雪,照夜光輝存。濁醪三兩觥,百念胸次屯。望月憶親顏,素餐怍君恩。出身逾十年,尺寸無足論。長恐秋霜生,壯志托空言。請謝門前轍,深居涵性源。
風仙同我蓬萊宴。□玩蓬萊清淺。海市蓬萊出現。虎嘯蓬萊苑。龍吟蟠繞蓬萊殿。鶴馭蓬萊鳳輦。丹顯蓬萊九轉。堪應蓬萊選。
五月高樓暑氣涼,捲簾山色動晴光。病來喜服烏蛇酒,睡起頻添寶鴨香。堆案道經翻蕊笈,繞梁仙樂奏云簧。何時解綬歸林下,許借閒云宿半床。
憔悴難為澤畔吟,聽秋聊復叩希音。水燈密處蟲如雨,來說空山太古心。
松江潮落見鱸魚,結就雙椷鯉不如。最是莫卿新樣好,開元詩句永和書。
買得輕盈一樹春,畫堂歌舞又翻新。慈烏哺母情兼洽,彩鳳將雛色總珍。?鬌應梳云作髻,嬋娟想琢玉為人。素知靜婉矜佳麗,肯向羅敷意獨親。
斗南名士浙東賓,落紙云煙字字新。道出羲皇非傲物,學宗伊洛反疑人。楩楠生世終為貴,詩禮傳家未屬貧。常記江城風雨夜,短檠相對話情親。
畫棟雕甍照水村,簪裳多在脊令原。百年得計南山豆,萬事忘懷北海尊。自昔功名何世乏,迨今文字幾人存。遺書儻有毫芒在,為語韓公請備論。
別駕之官去,都門秋未闌。黃花含曉露,白雁逐征鞍。萬里云山迥,孤舟暮雨寒。南寧歸到日,母忘寄平安。
蜑雨收嵐海氣涼,隴船迎浪粵山長。杜鵑亂叫楊梅熟,鸚鵡低飛荔子香。籌幕望云依北極,琴臺延月對東床。宮巖石乳?于玉,服食應須遠寄將。
畫在丹青事已非,碧山猶自繞朱旗。分明黃屋宸游處,千步宮廊雪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