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河南鄭侍郎
三峽與三壕,門闌夢去勞。
細冰和洛水,初雪灑嵩高。
大雅何由接,微榮亦已逃。
寒窗不可寐,風地葉蕭騷。
三峽與三壕,門闌夢去勞。
細冰和洛水,初雪灑嵩高。
大雅何由接,微榮亦已逃。
寒窗不可寐,風地葉蕭騷。
三峽與三壕,在睡夢中往來勞神。洛水上浮著細碎的冰塊,初雪飄落在嵩山上。高雅的風范如何才能接近,微小的榮耀也已遠離。寒冷的窗邊難以入眠,風吹的地方樹葉沙沙作響。
三峽:長江三峽,這里可能泛指偏遠之地。
三壕:具體所指不詳,推測為作者或鄭侍郎所在之地。
門闌:指家門、門庭,這里代指夢境中往來的地方。
大雅:指高雅的風范、才德。
微榮:微小的榮耀。
蕭騷: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鄭侍郎分隔兩地,可能仕途也不如意。在一個寒冷的日子里,詩人思念友人,感慨自身境遇,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自身的落寞。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冷。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云山回合翠重重,不放幽人遠目窮。
高竹有時催凍雪,饑禽竟日咽悲風。
悠悠事與本謀異,擾擾人誰此意同。
卻坐蒲團聊袖手,更無一語可書空。
浪說吾邦小,清池思有余。
水風涼枕簟,荷氣馥衣裾。
客位經過少,官曹簿領疏。
良辰不行樂,秋水落芙蕖。
三見西風洛水秋,歸心長共水悠悠。
扁舟未遂莼鱸愿,俗駕空貽猿鶴羞。
可見飄零疏酒盞,更慚落魄問朋游。
回頭一笑君應會,薄有田園歸去休。
乃翁獨步辭云間,五花判罷游金鑾。
甘泉頗勞侍從事,夜直必夢江湖寛。
晚遭忌刻泛湘水,眾為不樂公欣歡。
白鷗無數沒浩蕩,相親相近俄相安。
何曾一旦舞不下,始信前事盟未寒。
文章炳蔚冠當代,衣被諸子猶班班。
攜持扁牓向陽羨,往日風味追令還。
乃翁閑散莫浪許,乃翁青紫當拾取。
回施佳名與老夫,長共群鷗臥煙雨。
飄泊嗟何往,歸來恨莫從。
師猶作秦語,我已效吳儂。
水淺長河浪,山低太華峰。
幾時攜手去,南北本同宗。
原憲貧非病,淵明懶是真。
詩留百年債,酒占四時春。
泉石高涼地,祠官自在身。
叨蒙有如此,何以効涓塵。
疏躍馬津亭未幾何,宦游容易十年過。
飄搖空似隨流梗,寂寞猶如掛壁梭。
西嶺應余當日翠,南湖直減幾分波。
輸君尚得飛征蓋,重向東園聽楚歌。
獨園森古木,其下客幽棲。
盡日綠陰合,有時黃鳥啼。
一聲添晝寂,百囀使人迷。
賴汝生佳聽,身今氣慘凄。
此生已復外升沉,出處由來著意深。
拙甚但知閑可樂,災余猶有病相尋。
貧難調護漳濱臥,老自消除魏闕心。
莊舄鐘離各懷土,吳兒莫笑作秦音。
積雪何所待,凍云終未開。
有時聞瀉竹,無路去尋梅。
只欲關門臥,誰能蕩槳來。
辟寒須底物,正乏曲生才。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松皆作虬龍起。
但知樹底聽松風,不見風前落松子。
三韓華萼手自開,其間瑣碎如嬰孩。
請因賈客詔君長,二十余年無使來。
秋冬久不雨,氣濁喜云生。
麥隴崇朝潤,茅檐徹夜聲。
初來斷幽徑,漸密雜疏更。
賴有墻陰薺,離離已可烹。
一洗干戈眼,舟穿亂石間。
不因深避地,何得飽看山。
江潰重圍急,天橫一線慳。
人言三峽險,此路足追攀。
幽居有忙事,為竹遶墻隅。
雨后青蔥否,風前安穩無。
井深時汲引,架倒復持扶。
只欠江梅樹,君應壻玉奴。
客里尋歡豈易謀,牢歌誰與散幽憂。
可憐傖父雙蓬鬢,長寄吳儂一葉舟。
陶令早知今日是,庾郎能賦此生愁。
殘年流蕩歸無處,蘭芷瀟瀟江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