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季迪風雨
風雨適在茲,歌嘆無與言。
人事杳無緒,天情亦易遷。
懷抱終古間,曲折固勿諼。
腰鐮入深云,荷薪續午煙。
聊爾為晨夕,不知經歲年。
思彼信陵客,曾為陳監門。
風雨適在茲,歌嘆無與言。
人事杳無緒,天情亦易遷。
懷抱終古間,曲折固勿諼。
腰鐮入深云,荷薪續午煙。
聊爾為晨夕,不知經歲年。
思彼信陵客,曾為陳監門。
風雨恰好此時來臨,我獨自感慨卻無人可傾訴。人間之事雜亂無章,上天的情意也容易變遷。我心中的情懷貫穿古今,其中曲折自然不會忘記。我腰插鐮刀深入云霧,擔著柴薪回來升起中午的炊煙。姑且這樣過著早晚的日子,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年又一年。想起那信陵君的門客,曾經是看守城門的人。
適在茲:恰好在這里,指風雨此時來臨。
無與言:無人可以交談。
杳無緒:雜亂沒有頭緒。
天情:上天的情意。
懷抱:心中的情懷。
勿諼(xuān):不忘。
腰鐮:腰上插著鐮刀。
荷薪:擔著柴薪。
信陵客:指信陵君的門客侯嬴,他原本是魏國都城大梁東門的守門人。
陳監門:看守城門的人。
高季迪即高啟,是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此詩作者與之唱和,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元末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社會秩序混亂,人們生活困苦。詩人可能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對人生和社會有了深刻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在亂世中的感慨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和堅守自我情懷的決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幽遠,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文人在動蕩社會中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江湖同避地,分首自依依。
盡室今為客,驚秋空念歸。
歲儲無別墅,寒服羨鄰機。
草色村橋晚,蟬聲江樹稀。
夜深宜共醉,時難忍相違。
何事隨陽雁,汀洲忽背飛。
楚郭微雨收,荊門遙在目。
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綠。
霽華靜洲渚,暝色連松竹。
月出波上時,人歸渡頭宿。
一身已無累,萬事更何欲。
漁父自夷猶,白鷗不羈束。
既憐滄浪水,復愛滄浪曲。
不見眼中人,相思心斷續。
縣城蒼翠里,客路兩崖開。硤石云漠漠,東風吹雨來。
吾兄此為吏,薄宦知無媒。方寸抱秦鏡,聲名傳楚材。
折腰五斗間,黽勉隨塵埃。秩滿少余俸,家貧仍散財。
誰言次東道,暫預傾金罍。雖欲少留此,其如歸限催。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別何。
芳年臨水怨,瓜步上潮過。
客路方經楚,鄉心共渡河。
凋殘春草在,離亂故城多。
罷戰逢時泰,輕徭佇俗和。
東西此分手,惆悵恨煙波。
戀此東道主,能令西上遲。
徘徊暮郊別,惆悵秋風時。
上國邈千里,夷門難再期。
行人望落日,歸馬嘶空陂。
不愧寶刀贈,維懷瓊樹枝。
音塵倘未接,夢寐徒相思。
建隼罷鳴珂,初傳來暮歌。漁樵識太古,草樹得陽和。
東道諸生從,南依遠客過。天清婺女出,土厚絳人多。
永日空相望,流年復幾何。崖開當夕照,葉去逐寒波。
眼暗經難受,身閑劍懶磨。似鸮占賈誼,上馬試廉頗。
窮分安藜藿,衰容勝薜蘿。只應隨越鳥,南翥托高柯。
靄然空水合,目極平江暮。
南望天無涯,孤帆落何處。
頃為衡湘客,頗見湖山趣。
朝氣和楚云,夕陽映江樹。
帝鄉勞想望,萬里心來去。
白發生扁舟,滄波滿歸路。
秋風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葉辭洞庭,紛紛落無數。
山居秋更鮮,秋江相映碧。
獨臨滄洲路,如待掛帆客。
遂使康樂侯,披榛著雙屐。
入云開嶺道,永日尋泉脈。
古寺隱青冥,空中寒磬夕。
蒼苔絕行徑,飛鳥無去跡。
樹杪下歸人,水聲過幽石。
任情趣逾遠,移步奇屢易。
蘿木靜蒙蒙,風煙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繁云兼家思,彌望連濟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帶秋色。
蕭條主人靜,落葉飛不息。鄉夢寒更頻,蟲聲夜相逼。
二賢縱橫器,久滯徒勞職。笑語和風騷,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時彥,前路良未測。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誰為生羽翼。且復頓歸鞍,杯中雪胸臆。
日望衡門處,心知漢水??。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勛。
藏弓身已退,焚槁事難聞。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北塔凌空虛,雄觀壓川澤。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遙對黃金臺,浮輝亂相射。
盤梯接元氣,半壁棲夜魄。
稍登諸劫盡,若騁排霄翮。
向是滄洲人,已為青云客。
雨飛千栱霽,日在萬家夕。
鳥處高卻低,天涯遠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嶠現微碧。
向暮期下來,誰堪復行役。
故人滄洲吏,深與世情薄。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
買田楚山下,妻子自耕鑿。群動心有營,孤云本無著。
因收溪上釣,遂接林中酌。對酒春日長,山村杏花落。
陸生鄱陽令,獨步建溪作。早晚休此官,隨君永棲托。
漂泊日復日,洞庭今更秋。
青楓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悵客中月,徘徊江上樓。
心知楚天遠,目送滄波流。
羽客久已歿,微言無處求。
空余白云在,容與隨孤舟。
千里杳難望,一身當獨游。
故園復何許,江海徒遲留。
王師勞近甸,兵食仰諸侯。
天子無南顧,元勛在上游。
大才生間氣,盛業拯橫流。
風景隨搖筆,山川入運籌。
羽觴交餞席,旄節對歸舟。
鶯識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別離花寂寂,南北水悠悠。
唯有家兼國,終身共所憂。
白露變時候,蛩聲暮啾啾。
飄飄洛陽客,惆悵梁園秋。
只為乏生計,爾來成遠游。
一身不家食,萬事從人求。
且喜接余論,足堪資小留。
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歸路歲時盡,長河朝夕流。
非君深意愿,誰復能相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