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
月子彎彎照鐵衣,
轅門吹角早霜飛。
可憐隔歲家書到,
只問存亡不問歸。
月子彎彎照鐵衣,
轅門吹角早霜飛。
可憐隔歲家書到,
只問存亡不問歸。
彎彎的月亮照著征人身上的鐵甲,軍營的轅門處號角吹響,早霜紛飛。可憐時隔一年的家書才收到,信里只問我是否還活著,卻不問我何時歸來。
月子:月亮。
鐵衣:古代戰士穿的鐵甲,這里指戰士。
轅門:軍營的門。
隔歲:相隔一年。
此詩創作背景大概是古代戰爭時期,戰士長期駐守邊疆,與家人分離。戰爭環境惡劣,通信不便,家書難至。詩人作為征人,在這樣的情境下,收到隔歲家書,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征人的思鄉之情和對戰爭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語言和典型的場景刻畫,反映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分離。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生動展現了古代征人生活,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萬里桑干傍,茫茫古蕃壤。將軍貌憔悴,撫劍悲年長。
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強。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拖槍半夜去,雪片大如掌。磧中有陰兵,戰馬時驚蹶。
輕猛李陵心,摧殘蘇武節。黃金鎖子甲,風吹色如鐵。
十載不封侯,茫茫向誰說。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晉陽武,奮義威。煬之渝,德焉歸。
氓畢屠,綏者誰。皇烈烈,專天機。
號以仁,揚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圻,流洪輝。有其二,翼余隋。
斫梟驁,連熊螭。枯以肉,勍者羸。
后土蕩,玄穹彌。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輔,慶無期。
東蠻有謝氏,冠帶理海中。已言我異世,雖圣莫能通。
王卒如飛翰,鵬鶱駭群龍。轟然自天墜,乃信神武功。
系虜君臣人,累累來自東。無思不服從,唐業如山崇。
百辟拜稽首,咸愿圖形容。如周王會書,永永傳無窮。
睢盱萬狀乖,咿嗢九譯重。廣輪撫四海,浩浩知皇風。
歌詩鐃鼓間,以壯我元戎。
穿屋穿墻不知止,爭樹爭巢入營死。
林間公子挾彈弓,虞人設網當要路,白日啾嘲禍萬機。
涇水黃,隴野茫。
負太白,騰天狼。
有鳥鷙立,羽翼張。
鉤喙決前,巨趯傍;
怒飛饑嘯,翾不可當。
老雄死,列缺掉幟,招搖耀铓。
鬼神來助,夢嘉祥。
腦涂原野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
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
自重文賦名,荒淫歸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鄉。
鐵山碎,大漠舒。二虜勁,連穹廬。
背北海,專坤隅。歲來侵邊,或傅于都。
天子命元帥,奮其雄圖。破定襄,降魁渠。
窮竟窟宅,斥余吾。百蠻破膽,官臣拜手,惟帝之謨。
君馬黃,我馬白,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
共作游冶盤,雙行洛陽陌。
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壯夫時屈厄。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歲期。
美人曠延佇,萬里浮云思。
園槿綻紅艷,郊桑柔綠滋。
坐看長夏晚,秋月生羅幃。
細蕊慢逐風,暖香閑破鼻。
青帝固有心,時時動人意。
去年高枝猶壓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見造化之權,變通之理。
春夏作頭,秋冬為尾。回圈反復無窮已。
今生長短同一軌,若使威可以制,伊人強猛猶如此,顧我勞生何足恃。
但愿開素袍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飔然,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苞枿??矣,惟根之蟠。彌巴蔽荊,負南極以安。
曰我舊梁氏,輯綏艱難。江漢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奮不以眾。
投跡死地,系縲降王,定厥功。
澶漫萬里,宣唐風。蠻夷九譯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