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笈齋書事二首 其二
雪霽茆堂鐘磬清,晨齋枸杞一杯羹。
隱書不厭千回讀,大藥何時九轉成。
孤坐月魂寒徹骨,安眠龜息浩無聲。
剩分松屑為山信,明日青城有使行。
雪霽茆堂鐘磬清,晨齋枸杞一杯羹。
隱書不厭千回讀,大藥何時九轉成。
孤坐月魂寒徹骨,安眠龜息浩無聲。
剩分松屑為山信,明日青城有使行。
雪停后茅堂里鐘磬聲清脆,清晨齋飯是一杯枸杞羹。我百讀不厭地研讀隱書,不知大藥何時能九轉煉成。獨自坐著月光清冷徹骨,像龜息一樣安眠悄然無聲。多留些松屑作為山中信物,明天青城會有使者前來。
霽:雨雪停止。茆堂:即茅堂,茅草蓋的堂屋。
隱書:道家的秘籍。
大藥:道家煉丹所煉制的丹藥。九轉:九轉丹,道教認為經過九次提煉的丹藥最為珍貴有效。
月魂:指月亮。
龜息:道家的一種修煉方法,像龜一樣緩慢呼吸。
剩分:多留、多分。山信:山中的信物。
青城:青城山,道教名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作者身處一個清幽的環境中,可能是在道觀或山間隱居修行。當時道教盛行,人們熱衷于煉丹、修行以求長生,作者也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在修行過程中創作了此詩,表達自己的修行感悟和愿望。
這首詩主旨圍繞道家修行展開,突出了詩人對隱書研讀和丹藥煉制的專注。其特點是營造出清幽靜謐的氛圍,體現道家思想。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在文人中的流行。
劍去池空一水寒
游人到此憑闌干
年來是事消磨盡
只有青山好靜看
知君林下風,
多在雪霜中。
笑他何水部,
卻向廣陵東。
色香俱第一,知己是華光。風味嫌膚淺,精神貴斂藏。一生雖抱獨,千古卻流芳。若論調羹事,還他一日長。
風露透枝葉,團團翠滿坡。但教秋思足,不必月明多。騷在誰招隱,山空自放歌。故家射科手,折取莫蹉跎。
鈿合金箏夢已空。不教留影鏡屏中。香燒心字和灰熱,燭暈啼痕到曉紅。
琴沼側,桂堂東。歸來長動五更鐘。如今祇是成追憶,滿鬢黃塵滿袂風。
晴云落日似橫金,
水鳥松風伴我吟。
題壁高人竟何在,
猶應施老笑無心。
如云如雪復如霞,
看遍山涯更水涯。
廿四番風誰管領,
此行端不負櫻花。
漫勞橐筆更遨游,潦倒金樽不自由。
縱有奇文追太子,何如美酒博涼州。
孤懷籬畔輸黃菊,秋信江南寄白鷗。
聞道柴桑多種秫,代耕無祿鎮長愁。
盛時不再逢,百歲一何促。
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燭。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為。
但當飲美酒,醉即蒿里歌。
仲尼欲浮海,而我居海邊。
海中有大魚,岸上有薄田。
種田須荷鋤,捕魚還刺船。
農夫與漁父,相見復相憐。
聰明文采定非宜,
幻質迷離我亦癡。
愁對花陰墳一撮,
海棠如夢雨如絲。
內治隆三世,
尊臨極九年。
神孫克負荷,
大業付安全。
有道華夷靖,
無心怨惡悛。
和熹盛東漢,
從此不稱賢。
罵賊當年氣至剛,儒臣風節比顏張。
清新詩句留寰宇,皎潔忠心達廟堂。
昔嶺愁云空漠漠,浣溪清韻自湯湯。
英靈應是歸天闕,祠仰昭忠俎豆香。
袖頭打領無添減,
腋下剜襟有短長。
大庾嶺頭一尊佛,
疏山兩度放毫光。
去歲歸營丘嫂葬,
今年那復以家行。
挽須無用祇嗔喝,
念我只兒同短檠。
蘆葦聲多雁滿陂,
濕云連野見山稀。
遙知將吏相逢處,
半是春城賀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