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陳楙伯二首 其一
乃翁良玉不勞攻,之子天葩特地紅。
海道扁舟明日具,江東尊酒幾時同。
上樓誰伴老玄德,驚座今逢小孟公。
回首暮云千里合,有書何處托征鴻。
乃翁良玉不勞攻,之子天葩特地紅。
海道扁舟明日具,江東尊酒幾時同。
上樓誰伴老玄德,驚座今逢小孟公。
回首暮云千里合,有書何處托征鴻。
你的父親賢良如玉無需雕琢,你如奇異的花朵格外紅艷。明天就準備好在海上航行的小船,不知何時能與你在江東共飲美酒。如今誰能陪伴老玄德登上高樓,驚喜地發現現在遇到了你這樣的小孟公。回首望去傍晚的云靄在千里之外聚合,有書信又能托付給誰帶去呢。
乃翁:你的父親。
良玉:比喻賢良的人。
之子:這個人,指陳楙伯。
天葩:奇異的花,比喻出眾的才華或美貌。
海道扁舟:在海上航行的小船。
尊酒:美酒。
老玄德:指劉備,這里可能借指有一定地位和閱歷的人。
小孟公:孟公指西漢陳遵,這里借指陳楙伯,夸贊他出眾。
暮云:傍晚的云。
征鴻:遠飛的大雁,常用來比喻傳遞書信的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陳楙伯可能因距離不能相見,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可能當時兩人處于不同地域,詩人渴望與友人相聚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期盼相聚之情。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意象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情感表達能力。
恨鶯花漸老,但芳草、綠汀洲。縱岫壁千尋,榆錢萬疊,難買春留。梅花向來始別,又匆匆,結子滿枝頭。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
悠悠。歲月如流。嘆水覆、杳難收。憑畫闌,往往抬頭舉眼,都是春愁。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拍絮入書樓。雙燕歸來問我,怎生不上簾鉤。
一年春事,常恨風和雨。趁取未殘時,醉花前、春應相許。
山公倒載,日暮習池回,問東風,春知否,莫道空歸去。
滿城歌吹,也似春和豫。爭笑使君狂,占風光、不教飛絮。
明朝酒醒,滿地落殘紅,唱新詞,追好景,猶有君收聚。
甚山靈、斗奇夸巧,懸峰遙獻形似。倉船爐灶無封閉,零落車羅機履。山臨水。任甕杵、轆轤廄架俱閑毀。床棺塵委。更樂隱棋休,料閑真隱,三教忘賓主。
人都語,二十四巖佳致。來往溯流觀指。目前景相紛虛幻,神仙家在何許。君莫取。這身世、山林朝市隨緣遇。休論詭異。但總絕情緣,一空妍丑,覿面先尋你。
田園有計歸須早。在家縱貧亦好。南來北去何日了。光陰送盡,可憐青鬢,暗逐流年老。
寂寥孤館殘燈照。鄉思驚時夢初覺。落月蒼蒼關河曉。一聲雞唱,馬嘶人起,又上長安道。
城頭長短更,水調高低唱。
別灑不盈斟,淚灑風煙上。
明年二月時,更向城陰望。
只有舊歌辭,傳作風流樣。
與君記,平山堂前細柳,幾回同挽。
又征帆夜落,危檻依舊,遙臨云??。
自笑來往匆匆,朱顏漸改,故人俱遠。
橫笛想遺聲,但寒松千丈,傾崖蒼蘚。
世事終何已,田陰縱在,歲陰仍晚。
稽康老來尤懶。只要莼羹菰飯。
卻欲便買茅廬,短篷輕楫,尊酒猶能辦。
君能過我,水云聊為伴。
柳汀煙暮。
常記岸幘,風流張緒。
酒興詩情,而今移向,那邊佳處。
使君自樂蕭閑,未肯副、巖廊虛佇。
不念寒窗,老人幽夢,追尋無據。
燕子飛來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門。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獨自個、怯黃昏。
輕風淡月總消魂。羅衣暗惹啼痕。
謾覷著、秋千腰褪裙。可?是、不宜春。
茅舍竹籬邊,雀噪晚枝時節。
一陣暗香飄處,已難禁愁絕。
江南得地故先開,不待有飛雪。
腸斷幾回山路,恨無人攀折。
虛心勁節爭蕭散。無冬夏、鉤闌側畔。
霜風雪色沈沈晚。殘不了、細枝纖干。
情中意里塵沙恨。試與聆、弦歌急慢。
無嫌青翠開青眼。相看似、太原家慣。
相望吳楚。遠信無憑據。欲倩春風吹淚去。化作愁云恨雨。
春應已到三吳。楚江日夜東徂。惟有溯流魚上,不知尺素來無。
春風真個,取將花去,酬我清陰滿院。
名園清晝漏簽遲,未肯負、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處,臥看碧峰峨弁。
向來魂夢幾曾真,休怨斷、樓高不見。
洞戶香凝,宴開特地風煙好。
靚妝娟妙。玉雪光相照。
認是桃源,綠水紅云繞。
真曾到。漾舟人老。應被桃花笑。
九陌寒輕春尚早。燈火都門道。
月下步蓮人,薄薄香羅,峭窄春衫小。
梅妝淺淡風蛾裊。隨路聽嬉笑。
無限面皮兒,雖則不同,各是一般好。
正五云飛杖,縞素褰裳,亂空交舞。拂石歸來,向玉階微步。
欲喚冰娥,暫憑風使,為掃氛驅霧。漸見停輪,人間未識,高空真侶。
千里無塵,地連天迥,倦客古來,路迷江樹。故國煙深,想溪樹何處。
云鬢分行,翠眉縈曲,對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應坐有,風流能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