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四十
三月春云暮,韶華似酒濃。
鶯啼楊柳雨,蝶弄海棠風。
若作境會,過山尋蟻跡,不作境會,度水覓魚蹤。
故國歸路遠,日暮泣途窮。
三月春云暮,韶華似酒濃。
鶯啼楊柳雨,蝶弄海棠風。
若作境會,過山尋蟻跡,不作境會,度水覓魚蹤。
故國歸路遠,日暮泣途窮。
三月暮春時節,美好春光如酒般濃烈。黃鶯在楊柳的細雨中啼叫,蝴蝶在海棠花的微風里嬉戲。若把這當作一種境界去領會,就像翻過山去尋找螞蟻的蹤跡;若不把它當作境界去領會,就像渡過河去尋覓魚兒的行蹤。故鄉的路遙遠難歸,黃昏時分只能為走投無路而悲泣。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境會:對境界的領會。
途窮:路走到盡頭,比喻處境困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流露的思鄉和迷茫情緒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漂泊異鄉、仕途不順或生活困頓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一些動蕩不安,使詩人內心充滿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與迷茫之情。先描繪暮春美景,后通過兩種‘境會’的對比,引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身處境的悲嘆,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
拂地高陽翠影濃,楊花斷續蔽香紅。
密和微雨粘沙坂,亂逐輕風透綺籠。
漆圃旋驚飛蝶夢,玉庭頻擬散鹽空。
青門一望依依處,千里金堤二月中。
錦帶佩吳鉤,翩翩躍紫騮。
垂鞭度永埒,挾彈過長楸。
平樂十千酒,南城百尺樓。
荊娥拂雙袖,日夕又遲留。
非才久玷鈞衡重,乞得麟符守洛師。
圣造如天從素欲,愚衷何地報鴻慈。
先塋松槚躬時省,私廟萍蘩潔仲祠。
相國情深最知我,郵筒千里貺新詩。
詩篇留落野人窗,又得虞卿璧一雙。
怪似蛟龍出古水,清如日月浸秋江。
賡吟何止夸山澤,變雅終須系國邦。
為報詩家驍將道,雪闌休唱已心降。
說幻緣知幻,言塵為覺塵。
覺知今亦遣,塵幻豈關身。
獨體方無對,雙修未是真。
因君祗夜頌,自愧小乘人。
繞縣江山翠翦裁,檥舟亭下重徘徊。
昔承官乏因曾到,今按刑章得再來。
井邑半迷新巷陌,園林猶認舊亭臺。
靜思三十年前事,恍若邯鄲一夢回。
老上焚庭后,昆邪右衽時。
休開小月陣,罷禱拂云祠。
徒覺筋竿勁,寧聞羽檄馳。
祁連皆積雪,渠答夜應施。
鳳閣容棲集,心無外慮侵。
夜涼秋氣早,人靜禁門深。
大政慚無補,微才恐不任。
歌眠聽宮漏,蘭焰照青衾。
干德符亨會,天飛出慶寧。
繼明光五葉,啟圣協千齡。
方保瑤圖永,俄悲玉殿青。
定知遷寶座,還集太微庭。
六六仙峰繞靜居,俗塵至此暫消除。
西來未悟禪師意,北去還馳使者車。
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
心知一宿猶難覺,花藏重尋貝葉書。
朱樓華閣府園東,蝸陋仍依美庇中。
儉幕深嚴依綠水,楚臺高迥快雄風。
四弦清切呈新曲,雙袖蹁躚試小童。
況是元規興不淺,歸軒爭敢便怱怱。
朝路相從三紀余,更陪國論對鈞樞。
康時遠術推賢業,造膝嘉猷協帝俞。
盤結方資庖刃解,旱干猶望傅霖蘇。
寢門遽有人琴嘆,老伴調零道轉孤。
為憶伊川塢,因成洛社吟。
永言聊見志,真賞得知心。
黼繡頻加飾,夔牙屢振音。
傳家同秘寶,不啻滿籝金。
三朝光輔仰耆年,謝政歸來作散仙。
筑室尚依雙鳳闕,放懷何必五湖船。
清談傾座簪纓盛,彩服趨庭子舍賢。
公伴赤松應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數曲清琴達舜聰,瑤津仙苑助薰風。
朝端多士知音久,霅上故棲歸思濃。
命服鮮華新爛椹,行裝輕簡舊焦桐。
鄉人若問大檀越,盡在食經千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