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相公寵賜雅章召赴東樓真率之會次韻和呈
朱樓華閣府園東,蝸陋仍依美庇中。
儉幕深嚴依綠水,楚臺高迥快雄風。
四弦清切呈新曲,雙袖蹁躚試小童。
況是元規興不淺,歸軒爭敢便怱怱。
朱樓華閣府園東,蝸陋仍依美庇中。
儉幕深嚴依綠水,楚臺高迥快雄風。
四弦清切呈新曲,雙袖蹁躚試小童。
況是元規興不淺,歸軒爭敢便怱怱。
華麗的樓閣矗立在府園東邊,我簡陋如蝸牛般的居處仍依靠著這美好的庇護。儉樸的幕府深沉嚴整,傍依著綠水,那高高的樓臺如同楚臺,快意地迎接著雄風。四弦琴音清越,演奏著新曲,小童舞動雙袖,身姿輕盈。何況主人興致正高,我哪敢匆匆乘車回去。
蝸陋:作者自謙居住簡陋。
美庇:美好的庇護,指主人的照顧。
儉幕:儉樸的幕府。
楚臺:戰國時楚國的章華臺,這里借指宴會所在的高樓。
四弦:指四弦琴。
蹁躚:形容輕快旋轉的舞姿。
元規:東晉大臣庾亮,字元規,這里借指主人。
歸軒:指乘車回去。
此詩可能是詩人在受邀參加留守相公舉辦的東樓宴會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常有聚會交流。主人熱情邀請,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主人邀請的感謝和參與宴會的喜悅。其特點是描繪宴會場景生動,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社交生活和創作風貌。
漢水東流日向西,孤村煙樹鷓鴣啼。纖纖岸草迎人眼,踏踏江花映馬蹄。有客問奇仍載酒,故人相過輒留題。暮年正爾逢知己,布襪青鞋信杖藜。
嘉謨合補三公袞,馀事聊分八使車。想得忠勤徹旒冕,天涯洗眼看徵書。
乞食寧無路,言辭拙奈何。事親方日短,為道已年多。竹影宜明月,松身厭女蘿。鹿巾時自著,巢父一相過。
正陽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耕植于義圃,君子翱翔于禮園。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浮橋有月支抱馬,上苑有烏孫學琴。赤玉則南海輸贐,白環則西山獻琛。無勞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屏山持律不作詩,硯塵筆禿縈蛛絲。枯腸燥吻思戛戛,法當以酒疏瀹之。何物督郵風味惡,棖觸閒愁無處著。苦思新釀壓橙香,世間那有揚州鶴。乞詩送酒并柴門,瀛洲仙裔令公孫。肺腸憤癢芒角出,傾瀉長句如翻盆。怪汝胸中云夢大,老我眼皮危塞破。徑呼短李與黔王,快取錦囊收玉唾。
楊柳綠生陰,春陂芳草深。牧童放犢去,杏塢入煙林。黃昏伴應少,孤月起遙岑。嗟我忘歸客,徒興畎畝心。
北風吹歲暮,空閨獨棲止。夙興淚盈掬,夕息夢千里。妾生胡不仁,失身從浪子。嚼檗苦我心,餐冰噤我齒。離異何足愁,險澀可勝紀。寄書西飛雁,反覆話終始。
于今猶記人初見,伊來手執青花傘。吳聲軟,約將水畔看清淺。
當年攜伴醉玄都,何似辭榮傲海隅。酒熟持觴狎花鳥,月明搖棹出菰蒲。烽煙東北猶傳檄,芻粟西南更援桴。羨爾彩毫舒物外,看山長日混樵蘇。
漠漠輕陰,正梅子、弄黃時節。最惱是、欲晴還雨,乍寒又熱。燕子梨花都過也,小樓無那傷春別。傍闌干、欲語更沈吟,終難說。一點點,楊花雪;一片片,榆錢莢。漸西垣日隱,晚涼清絕。池面盈盈清淺水,柳梢淡淡黃昏月。是何人、吹徹玉參差,情凄切。
我來易水上,易水至今寒。可惜田先生,不與白衣冠。知士固不易,殉知良獨難。
伏枕深秋日,故人何處來。長卿愁里賦,師道帝前才。馬首南關近,龍阿北斗開。相思梁月滿,空有夜登臺。
日腳青山晚半藏,水遙天遠岸無廂。云邊一葉來何處,認是宣州出浦航。
吳王無處可招魂,惟有西施舌尚存。曾共君王醉長夜,至今猶得奉芳尊。
羅浮歸日執心喪,提獎全辜老法王。落節刪枝成敗種,不承當也卻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