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水月庵
溪橋晴日好,渡水問珠林。
曉樹浮煙出,春城帶雪陰。
鷗驚游子夢,花發定僧心。
命仆攜農具,閑聽扣角吟。
溪橋晴日好,渡水問珠林。
曉樹浮煙出,春城帶雪陰。
鷗驚游子夢,花發定僧心。
命仆攜農具,閑聽扣角吟。
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溪邊小橋,感覺十分美好,我渡過溪水去尋訪那佛寺。拂曉的樹木在煙霧中浮現,春日的城池還帶著殘雪的陰影。鷗鳥的驚飛打斷了游子的夢,鮮花開放觸動了入定僧人的心。我讓仆人帶上農具,悠閑地聽著扣角而歌的聲音。
珠林:指佛寺。
定僧:入定的僧人。
扣角吟:相傳春秋時寧戚喂牛,扣角而歌,為齊桓公所賞識,后被重用。這里指唱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一個春日,詩人外出游玩,來到水月庵。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在自然與寺廟的氛圍中感受生活,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游水月庵的所見所感,展現了自然與人文之美。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情感表達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寧靜的追求。
怱怱車馬鳴,趁此天新晴。歸逢暮春月,正值氣候清。
久已念行邁,遂往不計程。吾貧莫具酒,祖席愧群英。
美{炙火=肉}割肥鵝,大觥酌冰瓊。雖無綠琴奏,尚有青松聲。
日昃君未醉,睠睠愁將行。視景不可駐,漸向西林傾。
去無兒女悲,慷慨懷抱明。明當發野館,跨鞍猶宿酲。
故人桃州守,走吏來相迎。道傍薔薇花,自引蝴蝶輕。
隨風香襲人,乃覺離思嬰。求友彼黃鸝,繞樹啼?嚶。
言會且未涯,返睇還頓驚。始憶康樂言,賞心良難并。
不見水鴨飛,但起野鴛情。向來東溪上,相望何盈盈。
揚鞭動悲吟,復恨隔高城。高城在何處,春云漭然平。
白醪甕已熟,紫線莼已生。聊尋父老飲,況是溪魚烹。
江上雙畫舸,風帆或先后。
晚共泊蘆洲,欣同幕中友。
一過長風沙,一住貴池口。
當時驄馬客,今是憑熊守。
每憐諸女賢,與婿來為壽。
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楊瀾險,不為廬峰秀。
二君情義著,我送何須酒。
平生愛廬山,夢寢不可去。
江上饒賈船,偶來看已飫。
釋子言南游,徘徊瞻瀑布。
月飛金熨斗,光展千尺素。
嫦娥呼織女,機杼勿復措。
必虞山鬼笑,皎潔無纖污。
爾若見遠公,贈之為坐具。
蒺蔾苗盡初蕃息,苜蓿盤空莫嘆嗟。
自乏良謀甘更鄙,猶能大嚼快無涯。
磨刀為削朝霞片,時引清杯興轉嘉。
聞向蓬萊宿,鼇峰第幾層。
秋聲暗葉雨,殘夢空堂燈。
推枕感孤雁,抽琴彈壞陵。
誰知廣文直,桃簟冷于冰。
王屋山高無猿猱,下有黃河水滔滔。
天壇半夜見海白,光動古邑雞先嘷。
雞先嘷,絕吠獒,巖居林棲吏莫搔。
山膚有時得虞獵,不比彘肉烹連毛。
聞君今去將效陶,縣前種柳芟蓬蒿。
不問公田問民俗,民安事簡教兒曹。
河南太守喜愷悌,如此可以無厭勞。
前出秦淮來,船尾偶攙燕。
遽傳曾子固,愿欲一相見。
順風吹長帆,舉手但慕羨。
楊子東園頭,下馬情眷眷。
昔始知子文,今始識子面。
吐辭亦何嚴,白晝忽飛霰。
我病不飲酒,烹茶又非善。
冷坐對寒流,蕭然未知倦。
木枯鳥不巢,泉涸魚不游。
我非魚鳥情,貧縛路阻修。
高陽有令子,嗣世學已優。
前日來京城,問恤忍涕流。
今失王府薦,命奇言非讎。
家聲喜未墜,辭我還海陬。
為酌一壺酒,敘懷心如抽。
子之伯父歿,遣奠固莫由。
豈欲寡恩義,力薄難置郵。
因寄緣睫淚,灑向君衣裘。
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
已遭俗棄擲,妄意堪憤惋。
他時有識別,終必為寶玩。
懷之歸河朔,慎勿輙镕鍛。
改作毛遂錐,穎脫奚足算。
黃土坡陁岡頂寺,青煙羃歷浙西山。
半荒樵牧舊城下,一月陰晴連嶼間。
人指廢興都莫問,眼看今古總輸閑。
劉郎寄詠公酬處,夜對金鑾步輦還。
斜封一幅竹膜紙,上有文字十七行。字如瘦棘攢黑刺,文如溫玉爛虹光。
別時春風吹榆莢,及此已變蒹葭霜。道途與弟奉親樂,后各失子懷悲傷。
到郡紛然因事物,舊守數易承蔽藏。搜奸證繆若治絮,蚤虱盡去煩爨湯。
事成條舉作書尺,不肯勞人魚腹將。魚沉魚浮任所適,偶能及我為非常。
勤勤問我詩小傳,國風才畢葛屨章。昔時許我到圣處,且避俗子多形相。
未即寄去慎勿怪,他時不惜傾箱囊。知君亦欲此從事,君智自可施廟堂。
何故區區守黃卷,蠹魚尚恥親蕓香。我今正值雁南翔,報書與君倒肺腸。
直須趁取筋力強,炊粳烹鱸加桂姜。洞庭綠橘包甘漿,舊楚黃橙綿作瓤。
東山故游攜舞娘,不飲學舉黃金觴。谿如罨畫水泱泱,刺船靜入白鷺傍。
菱葉已枯鏡面涼,月色飛上白石床。坐看魚躍散星芒,左右寂寂夜何長。
烏棲古曲傳吳王,千年萬年歌未央。莫作腐儒針膏肓,莫作健吏繩餓狼。
儻如龔遂勸農桑,儻如黃霸致鳳皇。來不來,亦莫愛嘉祥。
風雨梨花殘,松柏墓門晚。
嗣子千里駒,羊腸九折坂。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為遠。
舊來河內守,父老將衣挽。
楚澤多年一臥龍,新春雷雨起鱗蹤。
誰知天上爭騰躍,偶落池中雜??喁。
且自摧藏隨浪去,何當駕馭使云從。
劉累只說古來有,暫屈泥蟠莫便慵。
詰朝持鄭醞,向夕望星津。
俗意愿添巧,古心思變淳。
予窮少陵老,公似謫仙人。
獨對金鸞月,宮詞付小臣。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又作千里遙,依然復懷想。
昔聞之罘山,秦碑元有兩。一存東頂中,一在西頂上。篆實丞相斯,缺剝不可倣。愿言試歷覽,聞見欲以廣。
海晴望石橋,神仙事惝怳。始皇安得長,陰怪役罔象。橋斷水無涯,焉知有方丈。
邇者地出金,發掘懷沃壤。良民皆逐末,茲事誰用長。
凡為二千石,唯在勸耕紡。幸君經術高,教化人所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