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漢守劉寶賢覓酒四首 其四
雖無斗量敵山濤,
時復中之興自高。
醉里醒醒方解飲,
勿將佳趣語兒曹。
雖無斗量敵山濤,
時復中之興自高。
醉里醒醒方解飲,
勿將佳趣語兒曹。
雖然我沒有像山濤那樣海量能以斗來衡量酒量,但時不時也能喝到恰到好處,興致自然高昂。只有在醉中還能保持幾分清醒才算是真正懂得飲酒,可不要把這其中的美妙趣味講給孩子們聽。
斗量:以斗來計量,形容酒量極大。
山濤: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以飲酒海量著稱。
時復:時常,不時。
中之:指喝到恰到好處。
醒醒:清醒的樣子。
兒曹:孩子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作者向漢守劉寶賢覓酒,可能當時飲酒之風盛行,作者喜好飲酒,在飲酒過程中有了獨特的感悟,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飲酒的看法和樂趣。
這首詩主旨圍繞飲酒之趣,突出真正懂酒之人的獨特體驗。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對飲酒文化的思考。
蓬萊島。迂回遠隔無青鳥。無青鳥。尺書寫就,鴻魚猶杳。
春歸小閣推敲少。詩成每憶知音渺。知音渺。至今贏得,愁思縈繞。
門外溪流泛落花,水香風送客浮槎。主人意好詩情遠,老子心歡酒量加。連日世情言不了,滿天風月興無涯。秋光更有傳芳意,一炷爐香一煮茶。
陰陰喬木訪仙家,正值南薰散晚霞。學語低飛梁上燕,嫩紅初發檻中花。松根掃石棋聲落,山客迎風酒味嘉。容我二人塵世外,共敲詩句作生涯。
客況久岑寂,薄言試春游。
草色漫成綠,野塘新水流。
閒云自來往,落日山光幽。
時景不待人,中有千古愁。
古人去不返,今人空白頭。
茲懷眇難語,惆悵歸未休。
維舟昧爽等花開,
花氣因風四面來。
誰謂無聲方入畫,
親聞甲坼隱春雷。
息庵去世肉猶暖,
五逆還它五逆兒。
海涌峰頭行正令,
白拈誰敢覓便宜。
指顧云間去路悠,迢迢淺水漾輕愁。
追隨飄影承纖手,綰結柔條可并頭。
何似大夫能射雉,不須丞相去鞭牛。
妝成披扇還相笑,舊恨新歡共一舟。
身無用處法當隱,
詩要工時例是窮。
東海校書稱釣客,
香山學士作漁翁。
薄霧如潮撲地衣。番風無力叩帷犀。
青陽一片花朝雪,莫誤梨云遠夢歸。
銀作海,玉成圍。謝郎賦罷倚闌時。
采香徑里春誰主,臺沼從伊學絮飛。
驟得疑傾峽,徐行若泛潮。
胡為隔田畝,而不度林椒。
爽氣雖能及,馀波不可招。
不眠如有待,沖口漫成謠。
天明下詔寂寥濱,師帥高才得獻臣。
事出中和民自懌,令捐苛細物長春。
紅裙涕泣瞻征旆,白首驩呼滯去輪。
簪紱相先問行色,幾時攜節渡江瀕。
群山倒鎖秦關鑰,百折黃河天上落。
州城橫扼怒流沖,懸崖高掛羚羊角。
危橋百丈騰長虹,憑虛直上如乘風。
兀然四顧絕依傍,高樓屹立天當中。
軒檻可憑不可望,欲墮不墮心跌宕。
奔濤萬里入胸懷,徑思濯足河之上。
窗欞閃閃天風鳴,萬籟助作龍吟聲。
中條熊耳肅相向,何處仙翁空復情。
君不見神工偶爾三門啟,從茲故道頻遷徙。
世事滄桑誰與論,安得扶搖九萬里。
雨晴秋稼如云屯,豆沒雞兔禾沒人。
老農歡笑語行路,十年儉薄無今晨。
無風無雨更一月,藜羹黍飯供四鄰。
天公似許百姓足,人事未可一二論。
窮邊逃卒到處滿,燒場入室才逡巡。
縣符星火雜鞭箠,解衣乞與猶怒嗔。
我愿人心似天意,愛惜老弱憐孤貧。
古來堯舜知有否,詩書到此皆空文。
三月儲芻糧,駕言適萬里。
資斧竭中途,遠道行將已。
熠耀散宵光,鼓翼亦自雄。
金氣一朝至,零落隨飄風。
所嗟軀命微,不復歷春冬。
神鯤圖南溟,誰能測始終。
緣斷身先隱,年侵鬢未華。死生猶曉夢,富貴更空花。佛祖親提印,兒孫競起家。無因拜靈幾,一奠趙州茶。
舊說蘇無著,夫人亦正宗。毒蛇橫在路,栗棘更無蹤。蕭散超塵界,扶持禮紺容。覺庵誰嗣法,別去德云峰。
王家小令最風流,
江左題書念遠游。
采得三花持欲寄,
白云春色滿嵩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