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渡河后寄家書有作
鼠影窺燈,雞聲叫月,馬蹄催送征輪。才渡黃河,夢兒也阻三分。春宵寒暖憑誰問,況霜花、滿地如銀。得知他、燭燼香銷,幾個黃昏。
來時只說長安遠,便長安不遠,說總銷魂。一月程途,今宵已過三旬。平生爛醉渾閑事,到天涯、薄酒難醺。可憐人,我盼云鴻,卿盼波鱗。
鼠影窺燈,雞聲叫月,馬蹄催送征輪。才渡黃河,夢兒也阻三分。春宵寒暖憑誰問,況霜花、滿地如銀。得知他、燭燼香銷,幾個黃昏。
來時只說長安遠,便長安不遠,說總銷魂。一月程途,今宵已過三旬。平生爛醉渾閑事,到天涯、薄酒難醺。可憐人,我盼云鴻,卿盼波鱗。
老鼠影子在燈光下窺探,雞在月光中啼叫,馬蹄聲聲催促著遠行的車輪。剛渡過黃河,連夢也被阻隔了幾分。春夜的冷暖有誰來問,況且霜花滿地如銀。不知家中她,看著燭火燃盡、香已消散,度過了多少個黃昏。來時只說長安路途遙遠,即便長安不算遠,說起來也總是令人黯然神傷。一個月的行程,如今已過了三十天。平日里爛醉本是平常事,到了天涯,薄酒卻難以讓人沉醉。可憐啊,我盼著大雁傳信,她盼著鯉魚帶書。
征輪:遠行的車輪,代指遠行的交通工具。
燭燼香銷:蠟燭燃盡,香料燒完,形容時光流逝,人在孤獨中度過。
云鴻:大雁,古人認為大雁能傳遞書信。
波鱗:鯉魚,古代有鯉魚傳書的說法。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詞中可知詞人正在遠行途中,可能是為了仕途、生計等原因離家,在渡過黃河后,對家中親人的思念愈發濃烈,從而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遠行的孤寂和對家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以細膩的情感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羈旅之愁和親情之思。
但嗟識君遲,不恨春風惡。
風惡舟未前,置酒共談謔。
漁歌還浦頭,斜日下洲角。
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
陰云不成雪,碧瓦有繁霜。
日氣生簾額,冰條結井床。
飛烏鳴自樂,古木晝仍僵。
誰意斗晴后,苦寒勝北方。
誰言天去遠,山上有樓臺。
峰色引谿色,共入茱萸杯。
行當登泰山,云掃日月開。
栢烏與城烏,兩處休鳴哀。
前溪夾洲后溪闊,風吹細浪龍鱗活。
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
葛花葛蔓無斷時,女蘿莫翦連古枝。
當年吾叔讀書處,夜夜濕螢來復去。
君乘瘦馬來,骨竦毛何長。
下馬與我語,滿屋聲瑯瑯。
一誦廬山高,萬景不得藏。
出沒望林寺,遠近數鳥行。
鬼神露怪變,天地無炎涼。
設令古畫師,極意未能詳。
誦說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驚俗章。
夫人有賢子,往歲謫夷陵。
欲使無愁鬰,怡然見寢興。
外詞陽磊磊,內畏實兢兢。
隮壽復終貴,共為時所稱。
置酒蘭菊間,賓主適所適。
權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
茲時況休沐,良可會朋戚。
流俗務趨喧,寧思事閑寂。
我輩豈其愚,歡言無吝色。
相與舉杯盂,高歌不知夕。
秋花未黃紫,秋云多淡白。
但知沉醉歸,莫顧有吏責。
冠紼身外物,儻來安足惜。
吾貧喜從游,幸免掛錢僻。
朝鏡惡白發,夕夢對故人。
常恨道路隔,忽喜顏色親。
相笑勿問年,青銅早傷神。
雞嚎天欲白,向者猶疑真。
初逢洛陽陌,再見南徐州。
所歷幾何時,倏去二十秋。
今復振霜屨,還山遠莫留。
我詠阮公詩,物靡必沈浮。
誰云西海魚,夜飛東海頭。
世人嗟識昧,豈是滯林丘。
時望前湖倚玉梯,云山橫絕路東西。
只知遠目窮芳草,不見高人在曲隄。
畫榼尋春應醉去,舊朋懷昔欲魂迷。
海邊燕子來無數,愿托雙飛寄短題。
野薺不堪食,蕪菁今正肥。
夏畦人所病,老圃方可窺。
乳雀爭銜蝶,鳴鴉各護兒。
于陵豈復有,空學桔槔為。
一夜添春雨,中衢長舊泥。
屐黏憂折齒,馬滑畏顛蹄。
去啄從江鶴,相呼任竹雞。
朝來放朝請,始與逸人齊。
淮流兩山間,勢束秋漲急。
聚石如伏兵,斂斂波下立。
輕舟不可防,而況昧所習。
暗值柂已毀,后者戒前及。
同發去漸遙,更愁寒灘澀。
我目忽病昏,白晝若逢霧。
窺驚只物雙,書輒下筆誤。
來人髣髴是,飛鳥朦朧度。
紜紜孰辨別,此已忘好惡。
蘆汀泱漭外,露斂見孤嶂。
行舟每出觀,漸近已殊狀。
傍來認飲牛,正去忽側盎。
水壑陰若舂,野鳥時與相。
且待風色回,出口始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