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秀峰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這獨秀峰沒有連貫的山脈走勢,仿佛突然拔地而起,高聳入天。桂林的山水十有八九都奇特異常,而獨秀峰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沿著三百六十級臺階登上峰頂,整座城的如煙似霧的水光山色盡收眼底。青山尚且能筆直如弦,人在世上孤獨自立又有什么可悲傷的呢?
來龍去脈:山脈的走勢和去向,此處指山峰連綿的樣子。
南斗:星宿名,這里形容山峰高聳。
冠其首:位居第一。
巔:山頂。
煙水:霧靄迷蒙的水面,這里指山水景色。
此詩創作于袁枚游覽桂林之時。當時他游歷名山大川,在見到獨秀峰后,被其獨特的景觀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獨秀峰表達詩人孤高獨立的品格。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觀與人生感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袁枚詩歌注重個人情感抒發和對自然美的捕捉。
淺酌吟香,單衣卻燭,畫欄同憑。虛簾捲起,月上一庭花影。問何時、羽衣舞殘,玉樓遠憶人閑冷。恁無端葉底,新霜不管,井梧飄盡。
苔潤。尋芳徑。便涼收翠扇,暖馀金鼎。含情寫怨,誤了弄潮音信。正閣中、秋夢不成,亸鬟海棠花下等。傍妝臺、鏡子團欒,天涯歸未穩。
富貴功名未足云,平生一飯不忘君。
哦詩高韻凄金石,把釣幽情渺水云。
落葉打窗秋已暮,歸鴉泊樹日將曛。
欲知老病常多感,革帶今年減幾分。
瀟瀟風雨夜如年,
臥病床頭思悄然。
恍見故人來入夢,
歸魂輕飏藥爐煙。
郴州何許是,山遠水仍多。江徼重重柵,田夫戶戶戈。雷同嗟不早,嘆我亦奔波。未必甘如此,而今敢謂何。
路窮千澗底,人絕萬山旁。暝宿茅寮冷,晨炊土灶荒。多年布衾裂,倍覺夜蔬香。有底從軍樂,題詩日在忙。
問我能嗟遠,如公肯見卑。十分期一見,四首僅蒙詩。儻許抄傳可,何堪絕贈宜。雖然籍湜輩,附此姓名知。
剪茅仍伐木,去凸亦鋤坳。響屐無驚謝,投金政擬郊。百年終顯晦,一稔在肥磽。隱地兩成隔,頹墻空長梢。
偶游雙鷲思微茫,梵落平堤慧日長。
石鼎搖青浮貝動,金砂含翠斷臺荒。
晴回覺海探龍藏,雪滿祇園過佛堂。
可是袈裟垂巨石,幾人乞得度迷方。
霜雪壓多雖不死,
荊榛長疾欲相埋。
長憂落在樵人手,
賣作蘇州一束柴。
東頭貴買,西頭賤賣。
田地穩密衲僧,不妨游戲自在。
汪子循良吏,斤斤飭簠簋。修謹固足多,剸割亦可倚。
一朝擁旄纛,三秦為賜履。雄邊當重寄,豈能稱指使。
況復覆軍余,兵殘將亦弛。驚魂怯鼓鼙,敗氣蒙壁壘。
賊兵下宛雒,軍威卷熊耳。乘勝圍郾城,援師絕蜉蟻。
牽率殘傷卒,長驅與角牴。賊遂拔圍來,其行疾如鬼。
士飽如狼噬,馬騰競帆駛。我師不能軍,轍亂復旗靡。
哀哉二萬人,刲屠盡羊豕。堂堂大中丞,孤身策馬箠。
首已離魚劍,胸猶集猬矢。嗚呼數年來,盜賊易綱紀。
弈棋國謀誤,兒戲師律否。武夫保項領,文臣涂腦髓。
項城傅宗龍喪元,襄城汪折趾。甲棄戰場外,馬歸賊營里。
徵兵摶泥沙,催戰促刻晷。但知赴期會,誰復量彼己。
歸元國子生,免胄先軫喜。三敗誰能久,一死亦可矣。
憶子為郎時,矯時柱頑鄙。抗論每仰屋,憤盈或抵幾。
裹革固所期,輿尸亦求是。哀哉殉國心,耿耿歿猶視。
長歌聊慰藉,人生會有死。不見韓城相,低頭向槃水。
貝闕藏珠安在哉,
九淵深絕若為媒。
風波可畏且歸去,
漫道扁舟湖上來。
簪花格,應數十三行。
樹骨清剛全內美,凌波裊娜襲遺芳。
顧盼莫相忘。
亂崖蒼蒼劃地戶,中穹一脊雄南邦。是誰鑿破混沌界,前有梅鋗后曲江。
我生三十始得到,山寒冬涸空徒杠。凍蛟背踏玉雪樹,蒼龍鱗脫枯槎樁。
沙蟲人影視空外,倏忽緣上都盧橦。古院有云封,飄落隨幡幢。
僧言新州此說法,指點衣缽泉淙淙。徑轉得關門,玉女閑窺窗。
承平兵革銷不用,惟見老樹堆空腔。嗚呼秦尉竊帝號,一夫足敵九鼎扛。
稱臣奉貢屈辭說,更歷數世非心降。樓船忽見下楊仆,伏波更出湟溪瀧。
乃知在德不在險,悠悠天塹徒崆?。返思前度始安嶠,平流如掌才容艭。
以茲作鎮界揚越,南訛平秩功無雙。夜投逆旅慰心悸,燒春滿注燒瓷缸。
浩歌坐見燭花跋,東山遠寺昏鐘撞。
每從風雨祝新晴,兀坐城隅江水青。
半壁篝鐙方黯黯,平臺皎月自明明。
菰菱乍白蟬無語,橙橘才黃雁有聲。
樽酒頗堪酬永夜,湖天漠漠故人情。
誰窺孤館,倩影香融。悄行來,羅帶怯東風。微聞笑語,佯羞整,鳳鈿橫。手撚花枝斷臉紅。
翠水難逢。愁蛾斂,暗情通。繡簾只合在墻東。香微佩杳莫匆匆、月初濃。拚今宵、立盡梧桐。
拂拭琴絲,徘徊鏡檻,與花俱老。單衫泥酒,片月入儂懷抱。向空梁、數殘漏聲,故心待寄綿綿道。者風吹笑語,望中還是,天涯芳草。
春杳。家山好。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見,枉憶旗亭年少。似行人、攀折去時,斷腸柳外迷晚照。恁荒涼、目送遙鴻,又說飛難到。
雨中樓閣錦模糊,江上游龍近有無。度曲可憐人似玉,揮杯堪嘆米如珠。扁舟只合攜西子,狂客何心吊左徒。群盜未銷橫海劍,五絲空佩辟兵符。
牙檣錦纜趁平潮,神女飛來不待招。龍舸虛傳隋殿腳,陽臺今見楚宮腰。歌聲遙泛高低浪,妝影斜通宛轉橋。簫鼓夕陽歸棹晚,一彎新月又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