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語逢人吞不得,于君燒燭耐春寒。
年華轂運有如此,譜樣翻新孰與看。
但祝羲和留萬轉,長披黃襖到三竿。
華山呼取墜驢客,共說當年行路難。
半語逢人吞不得,于君燒燭耐春寒。
年華轂運有如此,譜樣翻新孰與看。
但祝羲和留萬轉,長披黃襖到三竿。
華山呼取墜驢客,共說當年行路難。
有些話對人說一半又咽回去,和您一起在燭火下忍受著春寒。時光像車輪般流轉竟是這樣,新的花樣翻新又有誰來欣賞。只希望羲和能讓太陽多轉幾圈,長久披著黃襖一直到日上三竿。把華山那頭墜驢的人叫來,一起訴說當年行路的艱難。
轂運:像車輪般運轉,指時光流逝。
羲和:神話中駕馭日車的神,這里希望羲和能留住時間。
黃襖:可能指日常穿著的便服。
墜驢客:可能指遭遇困境、有特殊經歷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劉庶仙五十歲生日而作,可能當時詩人與友人相聚,在春寒時節,感慨時光流逝,回憶過往經歷,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時光與人生經歷,以生日聚會為契機,抒發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意象和典故表達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聚會時的情感交流和人生思考。
東瀛春水綠,極目飛鴻多。
欲訪騎鯨客,空中聞嘯歌。
梅花裝束好,披云或來過。
海月明珊瑚,亭玕照瑤波。
紫泥浴瓊袂,神曜相蕩磨。
俯視幾點煙,茫茫游無何。
二陸才名憶小開,層冰春動起新雷。
黃金臺畔濃云護,底事君看有郭隗。
竹坳宴笑最情親,繼夜華樽色色新。
十五年前渾似夢,肯捐心膽負伊人。
頓教一宿戀空桑,旅夢猶牽潕水陽。
遠縠碧生溪口渡,斜暉紅上寺門墻。
憑誰罨畫攜行篋,無此湖山惜故鄉。
祇悵煙云容易過,雪鴻蹤跡太匆忙。
鳳靡鸞吪客,偏于異域逢。
誦詩銀鑿落,把劍王芙蓉。
濠鏡沈寒月,香江聞曉鐘。
綠華有心事,條脫贈從容。
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
多云采樵樂,或說林泉候。
一唱凝閑云,再謠悲顧獸。
若遇采詩人,誣辭收鄙陋。
歸田仍是舊緇衣,辜負當年下絳帷。落拓半生同蠖屈,扶搖萬里羨鵬飛。驚心明月沉滄海,回首清風在翠微。邇日京華冠蓋滿,幾人裘馬共輕肥。
仕途坎坷復分歧,垂老寧為帶下醫。恨少奇方療己病,苦無妙術拯民痍。多君避世抽簪早,繄我懷人入夢遲。漫撫青琴彈古調,廣陵一曲有誰知。
年華除舊又更新,菜賣堆盤雜五辛。椒酒釀成留客醉,梅花賦就向誰陳。憐妻衰老難炊爨,怪子聰明懶負薪。聞道上元開壽宴,滿庭蘭蕙十分春。
白發婆娑兩鬢蓬,誰憐阮籍泣途窮。一家人在寒霜里,萬里鴻歸夕照中。心似菊花矜晚節,身同梧葉怯秋風。何時得學桐江叟,獨著羊裘作釣翁。
風爭漢云歸碧洞,
月高涼露返蒼巖。
乾坤萬里明如鏡,
輕輦遙遙倩鶴驂。
妃瑟泠泠,轉瞬微風起蘋末。正水天一色,云開雨霽,東西相望,蟾生烏沒。潭影翻秋雪。傷弦雁、唳寒陣結。經行地、菊老萸稀,過了重陽未酬節。
萬念交縈,江山如畫,登臺嘯聲發。問女星曾幾,分章云漢,淮流似昔,籠紗煙月。
三淺蓬萊水,魚龍戲、未堪坐閱。層濤壯、海若來思,笑擊珊樹折。
曾是洛陽游俠客,銷魂的為名花。相偎鄉路酒重賒。暖香開未遍,疑待鼓聲撾。
亭上樂章多協律,傾城今在誰家。日光須用錦絲遮。也知蜂蝶性,春暮最夭邪。
吳趨里。誰在小小門庭,溶溶煙水。柔枝乍結春愁,盈盈才道,涂妝綰髻。
情難擬。不比舊家桃葉,綠陰深矣。檀郎近約相迎,雀釵新黛,玉符空翠。
休問石城艇子,更堪腸斷,竹西歌吹。唯有泰娘橋邊,離夢猶繫。漢皋佩冷,別是傷心地。
待攜向、蘭缸背底。菱花偷展,誰照郎心切,探春試問春來未。蜂子憐新蕊。
香破也、報來幽窗病起。吟箋賦筆,待伊次第。
翠亞層巒黯不分,嶙峋缺處露斜曛。
石門澗道堆黃葉,蘿屋花樓鎖白云。
人逐鳥飛經嶺歇,風傳樵語隔溪聞。
秋衣拚濕寒山露,愁別仙源麋鹿群。
一點靈虛鏡樣明,只須提掇要常醒。
微幾才動先知吉,萬象交森獨測靈。
至寂靜中能有感,遍酬應后卻無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讀吾儒一字經。
唐山流寓話巢痕,
潮惠漳泉齒最繁。
二百年來蕃衍后,
寄生小草已深根。
昔自臺郎斥,頻年困負薪。
四叨優老祿,十送故鄉春。
衰瘁寧知活,蕭條敢厭貧。
惟思逢樂歲,擊壤學堯民。
無心經世網,有道藏丘山。養生息天黥,藝木印歲寒。
德人墻九仞,強學窺一斑。張侯大雅質,結發闖儒關。
奇贏或諧偶,老大嘗艱難。筑亭上云雨,日月轉朱欄。
床敷聽萬籟,我家頗寬閒。牧牛有坦途,亡羊自多端。
市聲鏖午枕,常以此心觀。舂糧出求仁,行李彌宇宙。
久客渺愁人,馬饑仆夫瘦。歸來一丘中,萬事不改舊。
禾黍鋤其驕,牛羊鞭在后。隱幾天籟寒,六鑿忽通透。
水德通萬物,發源會時亨。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
棲遲林丘下,欲濯無塵纓。杖藜逢載酒,一瓢酌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