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臺望海
乾坤底處有端倪,
蒙叟難令物論齊。
河泊望洋休更嘆,
可知海若亦醯雞。
乾坤底處有端倪,
蒙叟難令物論齊。
河泊望洋休更嘆,
可知海若亦醯雞。
天地間何處能找到頭緒,莊子也難以讓萬物的議論統一。河神望洋興嘆不必再如此,要知道海神也像甕中的蠛蠓一樣見識有限。
底處:何處。
端倪:頭緒、邊際。
蒙叟:指莊子,莊子曾做過蒙地的漆園吏,故稱。
物論齊:出自《莊子·齊物論》,指讓各種事物的議論、看法達到統一。
河泊:即河伯,古代神話中的黃河水神。望洋:仰視的樣子。
海若:傳說中的北海神。
醯(xī)雞:即蠛蠓,一種小飛蟲,比喻見識短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登高望海時,由大海的廣闊聯想到天地的無窮,進而思考人類認知的局限,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認知的相對性,提醒人們不可盲目自大。其特點是用典自然,富有哲理思辨。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娟娟簷前月,雖缺猶媚好。
團團理絲蟲,養身恃其巧。
無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奧。
那能捕飛蚊,未解聒耳鬧。
悲歌草間蚓,辛苦自鳴噪。
爾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
鳴蛙訴其渴,謂若天可禱。
瘖蟬死不鳴,豈以訴無效。
悠悠群動情,誰得辨丑好。
我歌豈徒然,亦用自警告。
長安暮冬雪如山,堅冰錯落于其間。
八荒一云同慘淡,北海怒回江海翻。
老人此時不復出,閉戶燃薪守蓬蓽。
忽憶去年淮上舟,有客致酒頗豪逸。
三更堂下霜折木,坐上美人鳴寶瑟。
人生有情亦可憐,明眸皓齒如眼前。
主人金章作塵土,煙飛星散江南天。
知非蘧公時一嘆,讀書梅叟并蕭然。
百年萬事費排遣,軟語須問東家禪。
先生四十猶不遇,獨坐南都誰與語。
青衫弟子天下窮,饑走京城困羈旅。
高門得飯暫見肉,敝筐無實惟巢鼠。
樓頭酒貴不敢沽,三百青銅輸杜甫。
強顏講學昧時宜,漫自吟詩愁肺腑。
平生不解謁貴人,況乃令嚴門者拒。
此生自料應常爾,但愿流年醉中度。
又思人世樂乃已,此外紛紛何足數。
豫期歸日在涼秋,想見西風蕩煩暑。
區區懷抱冀披豁,一尊愿駐東歸櫓。
汴水日夜淺,天寒霜野寬。
拂衣秋葉亂,沖面北風寒。
不作歸山計,空悲走馬鞍。
濟時吾力薄,俯仰一悲嘆。
長安仲春七日風,蒼茫頓撼天地同。
應門縹闕岌欲動,況我窮巷連蒿蓬。
暮寒卷雪連芳草,平門萬屋青城縞。
無言桃李終默默,得勢泥涂常浩浩。
夕暉入屋人氣活,勞苦羲和間何闊。
斗杓東指令未行,要使燭龍聊潑剌。
南山鳳凰雙翅垂,口不妄食腹苦饑。
山前老鳶飽腐鼠,憑恃風日群游嬉。
俯身視鳳有驕色,鳳不汝較空嗟咨。
九韶一奏為君舉,坐看百鳥相隨飛。
水翼飛棲定,連檣宿暝煙。
葦風驚客夢,江月伴人眠。
多病閑偏樂,苦吟愁易牽。
漁郎爾何恨,終夕獨鳴舷。
若若堂北桃,昨日花猶小。暖風遲景一日功,萬萼千葩爛相照。
東風漾漾吹朝雨,朝日滿簷春鳥語。櫻桃得暖花意忙,接萼連枝間先吐。
蘭芽出地長可握,小筍如簪堪薦箸。欣欣萬木誰使然,時來不肯居塵土。
盛衰相感但如此,鏡中安得朱顏駐。古來百計無可奈,惟有飲者謀猶庶。
乃知甚急莫如酒,有衣可典猶為富。我今不樂欲何待,薄俸自給供朝暮。
功名有命不可求,白發無私誰得拒。從今酩酊勿復辭,棄置人間千萬慮。
夜來飛雹驚我眠,大者磊落幾如拳。起聽但覺屋欲動,簷瓦破墜無復全。
是日晚晴星斗出,鏡靜萬里無云煙。乾坤變化竟誰使,造作詭怪須臾間。
鄰家老翁發已白,云昔見此今十年。木衰火濫氣浮泄,激此陰沴成冰堅。
儒生臆度知是否,天事誰得窮其源。屋頭雛鴉失其母,足傷翅折亦可憐。
已醒厭厭醉,將開灼灼紅。
年年到春日,忽忽遇東風。
暇日如年永,閑愁似酒濃。
時能將醉眼,天際送飛鴻。
清晨坐官舍,官舍復何有。
離披經雨菊,蕭疏委風柳。
飽食或至睡,涉筆無可否。
油然有好懷,日暮歸飲酒。
客行歲云暮,孤舟沖北風。出門何蕭條,驚沙吹走蓬。
北涉濉河水,南望宋王臺。落葉舞我前,鳴鳥一何哀。
重城何諠諠,車馬溢四郭。朱門列大第,高甍麗飛閣。
湯湯長河水,赴海無還期。蒼蒼栢與松,岡原常不移。
覽物若有嘆,誰者知我心。口吟新詩章,予撫白玉琴。
鳴琴感我情,一奏涕淚零。子期久已死,何人為我聽。
推琴置之去,酌我黃金罍。幽憂損華姿,流景良易頹。
一日復一日,炎涼行一周。
異鄉猶在望,白發久生頭。
且看尋橦技,休懷失馬憂。
天公有至信,萬古一春秋。
我家外翁天下士,欲以文章付孫子。
愛君丱角已食牛,屬書筆下無停字。
愿君飽讀大父書,學到莫憂名不似。
重教我輩見風流,更以余波變鄉里。
蕭條安化驛,倦客思悠哉。
積水連天闊,青山送客來。
疏籬風卷葉,敗屋雨生苔。
寄語淮陽舊,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