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雜感四首 其四
娟娟簷前月,雖缺猶媚好。
團團理絲蟲,養身恃其巧。
無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奧。
那能捕飛蚊,未解聒耳鬧。
悲歌草間蚓,辛苦自鳴噪。
爾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
鳴蛙訴其渴,謂若天可禱。
瘖蟬死不鳴,豈以訴無效。
悠悠群動情,誰得辨丑好。
我歌豈徒然,亦用自警告。
娟娟簷前月,雖缺猶媚好。
團團理絲蟲,養身恃其巧。
無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奧。
那能捕飛蚊,未解聒耳鬧。
悲歌草間蚓,辛苦自鳴噪。
爾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
鳴蛙訴其渴,謂若天可禱。
瘖蟬死不鳴,豈以訴無效。
悠悠群動情,誰得辨丑好。
我歌豈徒然,亦用自警告。
屋檐前那美好的月亮,雖然有缺但依然嫵媚好看。那吐絲的蠶兒,依靠自身的靈巧來養活自己。無能的老蝙蝠,趁著夜色飛出堂屋深處。它既不能捕捉飛蚊,也不懂得發出聒噪之聲。草間的蚯蚓悲切地鳴叫,辛苦地發出聲響。你這一生本可以沉默,是有什么欲求而如此煩躁呢。鳴蛙訴說著口渴,好像在說向天祈禱有用。啞蟬到死都不鳴叫,難道是因為知道訴說也無效。世間眾生紛紛動情,誰能分辨出美丑好壞。我唱歌并非沒有意義,也是用來自我警告。
娟娟:美好、明媚的樣子。
理絲蟲:指蠶。
恃:依靠。
堂奧:堂的深處,泛指房屋深處。
聒耳:聲音嘈雜刺耳。
瘖蟬:啞蟬。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夏日夜晚觀察到自然萬物的不同表現,由此引發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可能是處于對自身或社會現象有所感悟的心境下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對自然生物的描寫,反映社會眾生相,批判無能者,思考發聲與沉默的意義,展現了詩人的自我反思精神。在文學上以物喻人,有一定哲理深度。
大陸沉沉何時曉,坐令人把乾坤掉。
爾睡則昏令人嗤,爾醒則暴令人悲。
嗟爾龐然雖大將胡為,虎不爾畏犬爾欺。
憑藉之力弗足恃,故山回首空淚垂。
相見了無意,臨歧還黯然。
回看吳苑樹,獨上秣陵船。
春老還山路,江昏欲雨天。
白鷗頗怪我,聚散綠波前。
正春杪。卻水館簾開,評花人到。紫藤香糝糝,滿徑麝塵埽。綠陰似海閒門寂,梁燕空啼老。引新愁、都在鷗邊,雨陂煙沼。
庭樹已成抱。問青桼闌干,是誰憑曉。影散晨星,華發又添了。十年書劍河梁別,夢冷南園草。黯銷凝,樓外垂楊自好。
花驄高載璽書行,憶在華亭政有聲。塵土相逢渾不識,聊從陌上各通名。
依依把袂逐多情,為問何時下玉京。報道圣躬添萬壽,南郊大禮慶初成。
剪茅仍伐木,去凸亦鋤坳。
響屐無驚謝,投金政擬郊。
百年終顯晦,一稔在肥磽。
隱地兩成隔,頹墻空長梢。
車驅不復顧,入此虎狼嬴。衣冠白如雪,千里送荊卿。
酒杯澆熱血,努力在茲行。頭顱為公擲,仰天笑絕纓。
平生重意氣,不爾胡豪英。擊筑動天地,志已無秦聲。
田先生既死,樊將軍何在。肝膽舞陽裂,魂魄祖龍驚。
劍術雖未講,烈士固徇名。美人惜菹醢,駿馬空前庭。
時危任刺客,才豈當千城。咸陽楚人火,西風漢家營。
天意固有在,人事奚由成。故交屠狗輩,痛飲難為情。
重裀錦幄原無福。琴書半榻和愁宿。
催雪上云鬟。能消幾夜寒。
馀生知己亦。彈指韶光去。
有酒可忘憂。何難飲百甌。
謾說攀龍我向難,幾年摶虎走危巒。
千尋翠壁煙霞老,十二瓊樓風雪寒。
海外白波流去急,山中綠野到來寬。
眼前得失渾如夢,輸卻商巖一局閒。
嫣然笑粲。醉靨融滋春意爛。
侍宴終宵。歡動簾幃酒易消。
尊前狂客。驚見蕊仙新謫籍。
珠閣深關。丹就同歸海上山。
矯矯摩天姿,青云久垂翅。別乘屈王祥,海隅賴康濟。峻節回郡政,深仁賑民匱。胡不三年留,斯民且安慰。
天子有使指,借問何官曹。轉粟溯洛津,帆檣連萬艘。大臣進所知,得此千人豪。扶搖一借便,看上青云高。
東風催去旆,南浦傷離情。攀轅何紛紛,曉日來傾城。中有韋布士,雪涕揮縱橫。欲識何為者,為言門下生。
先達收人材,輕重在題目。我出一何幸,青眼深回矚。聲名士所貴,推挽亦已足。母老憐我貧,家事猶省錄。
人生樂知己,見遇況國士。吾身不激昂,孰為報恩子。薦達有往來,登門愿誰始。寄謝魏王孫,丹心亦如此。
三代調和器,胡為卻在茲。
金精誰解重,宗廟不終遺。
饘粥恒于是,傴僂尚有詞。
函牛堪大受,少汁莫輕施。
彼俶在杭,有地千里。
皮毀毛落,孤睽莫恃。
懾服聲教,慕為臣使。
攜彼人民,挈其土地。
于橐于囊,歸于天子。
謝卻浮名賦遂初,功多定性得澄虛。
一經篋里韋家業,幾卷床頭老氏書。
舍筏已知登彼岸,考槃真自愛吾廬。
龍津鷺渚能來往,何日扁舟信所如。
鄧子詩才妙天下,不見風流今幾年。
長沙日落涉何處,系馬堂階應醉眠。
明月池頭苦相望,孤立江上但寒煙。
得書儻遇長安使,折取梅花寄歲前。
詩人且莫賦民勞,萬事分明系我曹。試看吳鄉幾蛙灶,何曾渤海暫牛刀。
官評不爽民心古,輿論無慚素履高。已是邦人凝望久,且?今夕醉松醪。
客路深知歲晚勞,檄書先已被東曹。遺民正望行春馬,歸夢猶懸午夜刀。
黃霸賜金偏得厚,于公車蓋轉應高。日斜風力欺人面,更盡雙觚玉色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