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紀世祖皇帝遺事 其二
離宮閱武及初冬,
清問還聞下九重。
閩粵軍輸憂告匱,
親將節省命司農。
離宮閱武及初冬,
清問還聞下九重。
閩粵軍輸憂告匱,
親將節省命司農。
初冬時節,皇帝在離宮檢閱軍隊,還聽聞皇帝從宮廷中發出清晰的詢問。擔憂閩粵地區軍糧運輸匱乏,皇帝親自下令司農進行節省開支的安排。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閱武:檢閱軍隊。
清問:清晰的詢問,指皇帝垂詢。
九重:指帝王居住的地方,這里代指皇帝。
軍輸:軍隊的物資運輸,這里主要指軍糧等物資。
司農:古代官名,掌管國家財政。
世祖皇帝指順治帝,當時清朝剛入關不久,統治尚未完全穩固,南方閩粵等地軍事活動頻繁,軍糧等物資供應可能出現問題。皇帝在初冬檢閱軍隊并關注地方軍輸情況,此詩作者記錄下這一事件,表達對皇帝的歌頌。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世祖皇帝關心軍事和地方民生。其特點是敘事清晰,以具體事例展現皇帝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為研究順治時期的政治軍事情況提供了一定的史料價值。
擬結三間剩種梅,要令繞屋積瓊瑰。與公酥酪元同味,投老時須共一杯。
沖市柴魚集,應山雞犬號。問知人苦樂,米價不多高。
第一平津策,同時入洛名。配臺升上相,宰漢得元精。國念靈龜喪,人嗟厚棟傾。睿篇傷俊老,殊禮極哀榮。
笑挹瓊漿入盞盈,對君疑是玉為京。四方屏幛開云母,七尺珊瑚立水晶。舊里素馨猶伴作,空床白練待書成。鴛雛睡煖今何處,鎮日沙頭未放晴。萬斛珍珠忽滿船,醉來應得贈吟邊。梅風夢繞銀尊月,花雨晴飛玉鏡天。樓閣千家紅鴨亸,橋梁雙影白龍眠。行歌豈用傷同調,前路長堪共著鞭。封卻雞聲放曉遲,推蓬容易鬢成絲。如綿不煖扁舟夢,拭粉難描遠岫眉。麈柄對談那得辨,鶴裘端坐較相宜。同云亦作松花片,待鳥撩天雁字詩。豈但浮云似白衣,諸峰寒瘦又寒肥。光欺蘭燼三更后,舞亂梨花二月非。眼底琉璃看世界,毫梢珠玉佐閒揮。朝來高閣紛如許,疑見滕王蛺蝶飛。
一劍能清萬里塵,讒波深處偶全身。那知九轉丹成后,卻插金貂侍帝宸。
天外九州皆敵國,胸中萬里坐重樓。狙公運智傳衣缽,龍伯懷威罷釣鉤。特創新軍增鐵甲,酌留舊部固金甌。時艱未濟奇才少,莫便輕言乞退休。
百納骨董袋,一切皆我入。一切莫能入,達此妙縱橫,三世佛佛佛。
晚學更求來世達,正懷非與百邪侵。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夢里鄉關春復秋,眼明今得見并州。古來全晉非無策,亂后清汾空自流。南渡衣冠幾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十年弄筆文昌府,爭信中朝有楚囚。
謝公座上酒如淮,更對云山日夕佳。前輩起居關氣數,永和人物外形骸。文章麗雅孤飛鳳,鼓吹清貧兩部蛙。怕聽玲瓏歧路唱,潮平日落是天涯。時艱相對暫開懷,禁鼓沈沈動六街。天遣湖山供嘯傲,夜談風月雜詼諧。新詩漫擬宮中草,往事都如夢里槐。老去周郎才筆在,弓衣傳唱遍吳娃。
彤庭相望薊門秋,翠節相逢古粵州。去國虞卿書自著,憂時賈傅淚長流。殷勤把贈千金劍,浩蕩心隨萬斛舟。卻恨詩成人已遠,濠梁誰擬續重游。
花事玄都話舊游,當時裙屐盡風流。不堪五十馀年后,桑海馀生嘆白頭。
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談。離愁浩無際,煙波逐征帆。白蘋飄秋渚,青松依石巖。欸乃一聲去,江流暮色涵。回首系篷處,燈火落兩三。
淺夢重簾夜半,燈花冷墜琴案。白云飛去無痕,明月卻來為伴。
日暮春殘客味慵,不堪詩思苦愁封。溪頭薄雨流相接,道上幽花落更重。黃犢眠時分野榼,綠楊低處急村舂。歸來卻恐傍人畫,身在銅山泌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