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光州王使君
信來淮上郡,楚岫入秦云。
自顧為儒者,何由答使君。
蛻風蟬半失,阻雨雁頻聞。
欲識平生分,他時別紀勛。
信來淮上郡,楚岫入秦云。
自顧為儒者,何由答使君。
蛻風蟬半失,阻雨雁頻聞。
欲識平生分,他時別紀勛。
收到從淮上州郡寄來的書信,信中仿佛楚地山巒融入秦地云朵。我自認為只是個普通儒者,不知如何回復您這位使君。秋風吹動,蟬已大半褪去,被雨阻隔,頻頻聽到大雁的叫聲。若想知道我們一生的情分,以后再記錄功勛吧。
光州:古州名。王使君:姓王的州郡長官。
楚岫:楚地的山巒。秦云:秦地的云。
自顧:自認為。
蛻風:秋風吹動,蟬蛻殼。
平生分:一生的情分。
紀勛:記錄功勛。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光州王使君寫信給詩人,詩人回信作答。當時可能處于秋季,詩人作為儒者,面對使君的來信,有自謙與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回應王使君的來信,表達自己作為儒者的謙遜。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悠遠。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日常交往中的情感表達。
此星何事下穹蒼,
獨為僧居化渺茫。
樓閣兩回青嶂冷,
軒窗風度白蘋香。
經秋遠鴈橫高漢,
?風寒濤響夜堂。
盡日憑欄聊寫望,
頓疑身忽在瀟湘。
沔彼流水,我邦是紀,鐘美不知。
此日人非昔日人,
笛聲空怨趙王倫。
紅殘翠碎花樓下,
金谷千年更不春。
道以齋為重,法以朝為常,不奉不信者,焉能游帝出。
有骨入仙品,自然開紫房。玄女登云臺,但見金銀堂。
是故謝三師,稽首禮虛皇。
還丹篇,還丹篇,欲得黃芽先炬鉛。
陽壬不去火中走,陰丙如何得作煙。
雞抱卵兮日數足,母生子兮十月全。
但得坤來為屋宅,坤至何愁不作干?
伏吾此法在目前,違吾此法饒萬年。
八石須向火中走,莫弄水飽費君錢。
還丹不是世難學,自是時人志不堅。
若明魏君謌十首,千廻海水變桑田。(《大還丹照鑒》)
雙劍分二峽,
萬古水溶溶。
邪氣夜常動,
精靈日少逢。
勞勞玉齒寒,
似迸巖泉急。
有景中夜坐,
堦前神鬼泣。
飛來靈鷲嶺,化作寶陀山。
東堂令史報來時,
仙桂云攀第九枝。
乍聽言音猶似夢,
卻思公道即無疑。
寒門髣髴春將到,
幽徑朦朧月漸移。
殘漏聲中鞭馬去,
纻袍重戴已相隨。
竹竿籊籊,
河水悠悠。
相忘為樂,
貪餌含鉤。
非夷非惠,
聊以忘憂。
(同前卷四引《五代逸史》,云潯陽太守孫愐見之。)
太白凌清漢,
騰霜耀素英。
亭亭浮瑞彩,
皎皎盛長庚。
鋒高能御寇,
色潤每降兵。
推窮符歷數,
合道與長生。
天堂與地獄,凡夫及圣人。
悉從方寸起,非復有余因。
悟則聰明友,迷為愚瞽隣。
苦魂服務有識,罪魄亦含神。
何為沈惱難,良由不信真。
棄此身上寶,染彼世間塵。
既依流浪海,還沒死生津。
若欲渡此苦,安坐自觀身。
皂角樹頭懸拍板,葫蘆架上釣茶錘。
(見曾慥《類說》卷五四王仁?!队裉瞄e話》。)
(〖1〗《玉堂閑話》:“張杰滑稽,能為假對。嘗與三人鼎坐,吟曰〖略〗。又曰〖略〗。嘗取怒一武弁,杰曰:『大夫既欲行拳,小子不甚憂惕?!弧保?
一宿煙霞境,
更無塵夢侵。
泉聲寒繞枕,
山色冷歸衾。
自得希夷性,
還忘名利心。
更闌不成寐,
巖鳥共寒吟。
閑行閑坐復閑吟,一片澄然太古心。
拾得好詩清似玉,練來虛府靜如琴。
已將蛇足師陳軫,懶把蠅頭愛華歆。
必也長磨到如此,退身何更羨云岑。
(見《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二引李畋《該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