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灘雜詠 其十三
當年湛夫子,澤畔寄孤吟。
棫樸千年意,圖書萬古心。
江聲通夜轉,寒氣傍秋深。
十八灘頭詠,誰知流水音。
當年湛夫子,澤畔寄孤吟。
棫樸千年意,圖書萬古心。
江聲通夜轉,寒氣傍秋深。
十八灘頭詠,誰知流水音。
當年湛若水先生,在江畔獨自吟詩。他有著如《棫樸》般千年傳承的意趣,懷著對學問萬古不變的熱忱。江濤聲整夜流轉,秋意漸濃,寒氣襲人。在這十八灘頭吟詩,又有誰能領會這流水蘊含的深意呢。
湛夫子:指湛若水,明代哲學家、教育家。
澤畔:江邊。
棫樸:《詩經·大雅》中的篇名,后用來比喻賢才眾多。
圖書:這里可理解為學問、知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湛若水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其思想和學說有較大影響。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十八灘時,聯想到湛若水曾在此處的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先人的追思和對其思想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湛若水的敬意和對其思想的贊賞。其特點在于借景抒情、用典,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先賢學問的尊崇。
桂子風高瑞靄浮,曉來無處不懽謳。
共懷襦袴歌廉范,更指龜蒙祝魯侯。
風月莫辜三十詠,星霜行閱八千秋。
皇家正重惟良寄,袞服歸公正黑頭。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
異哉濁惡世,有此清涼境。
側身朱欄上,風煙得幾頃。
嘯聲出奇響,疑在蘇門嶺。
荷氣遞遙馥,如窺太華井。
要須從翁游,岸巾閑日永。
中原百川赴東西,萬折惟有蜀江耳。
師之桑梓江干側,扁舟卻訪鴟夷子。
荊楚吳越我未到,每聞談者亦自喜。
羨師脫去事幽尋,春風滿帆作行李。
會稽草木朝霞蔚,錢塘波濤夏雷疾。
桂樹楓葉怨楚人,莼羹鹽豉詫吳客。
到處定知有新得,長篇短韻揮椽筆。
他時我亦探禹穴,一見名字如促膝。
張侯詩似嶺云閑,飛鳥何心只念還。
醉里有官如物外,眼前無客似山間。
來聽春枕連宵雨,看畫秋屏著色山。
老去此身無處用,固應容我作躋攀。
名山起高興,不惜馬首東。
沙邊一著眼,翠光已浮空。
踏遍桑柘村,所向漸不同。
溪細山疑合,谷轉路始窮。
瑩浄白玉界,芬馥青蓮宮。
元知境過清,乘春乃昭融。
尚余半殘花,伴我酒頰紅。
拂石愛少蘚,披林怯多風。
安得身無事,來對禪寂翁。
慮沉燈影外,慧發鳥聲中。
庶遂老巖壑,此行太匆匆。
圜墻閑木索,南畝富鉏鉤。
人謂賢使君,治術本軻丘。
丹禁頗念遠,白簡頻黜幽。
那知養手,安坐窮山陬。
國是久已定,諒非卿士謀。
除書下八行,仁風被九州。
自憐登門舊,長裾曳齊鄒。
送公朝帝所,別語不忍休。
腰組掛銀黃,刻日賜通侯。
應記遠宗子,茅簷臥高秋。
平生麋鹿性,從仕匪所娛。要非折腰具,悠然慕潛夫。
賦歸恨不蚤,空悲歲云徂。世情固險薄,官路徒驚呼。
君看得失際,豈問戚與疏。論心未必爾,反眼何所無。
嗟我與世忤,正坐所見殊。強顏戀五斗,我豈不足與。
湖南有良田,亦有宅一區。會當拂衣去,俯仰聊自如。
誰能揖上官,迫促畏簡書。遂令湖海上,坐覺豪氣除。
君言浪見許,眾口方罵予。不學望塵輩,甘心履危途。
所得俱可恥,山巖等豪銖。古人惟事道,吾行端不迂。
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攬結成湖上亭。
天光沉沉射虛白,夜色耿耿含空青。
朅來窮冬所見異,但有破塊黏枯萍。
吾心皎潔竟何似,本自無物誰當銘。
隴種健兒須如棘,幼事秦府持鞭靮。
戰塵撲面心已灰,徑上三峰弄泉石。
乾坤變化五百年,人間未識地行僊。
布裘落魄荊州市,丹經秘法為君傳。
散盡千金何所有,腹中氣作蛟龍吼。
功成直欲凌紫虛,尚愛岷峨山下酒。
年來我亦厭樊籠,乞取微言為指蹤。
君不見葉縣雙鳧緱嶺鶴,古來度世多吾宗。
六轡澄清日,三軍指顧中。
關山都識面,草木尚傾風。
飲馬伊吾北,回鑾澗水東。
廟謨應富有,傾倒莫匆匆。
何日老於菟,失腳來空山。
山中無所食,瘦骨見孱顏。
舐掌鼓餓舌,始信擇肉艱。
姑求一飽計,未肯藏榛菅。
畫師有深趣,粉墨不可刪。
獸心察兇毒,人事戒防閑。
編須固莫敢,強弓亦徒彎。
吾命儻足惜,斜陽掩柴關。
舍前舍后桑成林,鋤墾不放青草侵。
東風滿條新葉大,村家愛此輕黃金。
日暖春蠶大眠起,戢戢盈箱齊若指。
看蠶新婦夜不眠,蠶老登山滿家喜。
阿姑嗔辦繰車遲,小姑已催修織機。
殺雞沽酒賽神福,今歲不怕寒無衣。
朱輪畫戟擁高牙,散作棠陰十萬家。
漸向瑤階對紅藥,長傾玉斝壽黃花。
僊風自是騎鯨客,逸興行飛犯斗槎。
誰為淮南門下客,愿隨雞犬上云霞。
僊翁有蘭癖,肆意搜林坰。
負墻累為臺,移此萬紫青。
九畹與九層,異世皆可銘。
收拾眾妙香,逍遙醉魄醒。
隱幾光風度,開簾皎月停。
門前勿通客,翁續離騷經。
小結茅廬寄一椽,夜燈聊與客周旋。
問知急雨來何處,題作蓬齋亦偶然。
政欲撩君江上句,莫嫌驚我醉中眠。
老翁辜負漁竿久,何日煙蓑止釣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