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樂章:雍和
殷薦乘春,太壇臨曙。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飫。
祝嘏無易,靈心有豫。
殷薦乘春,太壇臨曙。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飫。
祝嘏無易,靈心有豫。
在春天虔誠地進獻祭品,清晨時分來到祭天的太壇。八簋美食調和盈滿,六瑚供品陳列奉上。美好的谷物不能讓神靈滿足,只有品德的芳香才能讓神靈享用。祈福之辭不必更改,神靈定會欣然降臨。
殷薦:隆重地進獻祭品。
太壇:祭天的壇。
八簋(guǐ):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八簋表示豐盛的祭品。
六瑚:瑚是古代祭祀時盛谷物的器具。
嘉稷:美好的谷物。
匪歆:不能讓神靈滿足。匪,通“非”;歆,享用。
德馨:品德的芳香。
飫(yù):飽食,這里指神靈享用。
祝嘏(gǔ):祭祀時祝告鬼神和祖先的言辭。
靈心:神靈之心。
豫:喜悅
此詩是祈谷樂章,祈谷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動,旨在祈求谷物豐收。在春季舉行,以表達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和對神靈的敬畏。這首詩創作于古代重視農業的社會背景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和神靈的信仰。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述祈谷祭祀的場景,強調品德在祭祀中的重要性,體現古人對神靈的敬畏和對豐收的期盼。它是古代祭祀文化的體現,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人們的精神追求。
向夕燈稍進,空堂彌寂寞。
光寒對愁人,時復一花落。
但恐明見累,何愁暗難托。
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
洞庭秋水闊,南望過衡峰。
遠客瀟湘里,歸人何處逢。
孤云飛不定,落葉去無蹤。
莫使滄浪叟,長歌笑爾容。
宇宙誰開辟,江山此郁盤。
登臨今古用,風俗歲時觀。
地理荊州分,天涯楚塞寬。
百城今刺史,華省舊郎官。
共美重陽節,俱懷落帽歡。
酒邀彭澤載,琴輟武城彈。
獻壽先浮菊,尋幽或藉蘭。
煙虹鋪藻翰,松竹掛衣冠。
叔子神如在,山公興未闌。
傳聞騎馬醉,還向習池看。
長安邈千里,日夕懷雙闕。
已是洞庭人,猶看灞陵月。
誰堪去鄉意,親戚想天末。
昨夜夢中歸,煙波覺來闊。
江臯見芳草,孤客心欲絕。
豈訝青春來,但傷經時別。
長天不可望,鳥與浮云沒。
江路經廬阜,松門入虎谿。
聞君尋寂樂,清夜宿招提。
石鏡山精怯,禪枝怖鴿棲。
一燈如悟道,為照客心迷。
賈生年最少,儒行漢庭聞。
拜手卷黃紙,回身謝白云。
故關無去客,春草獨隨君。
淼淼長淮水,東西自此分。
青青草色滿江洲,萬里傷心水自流。
越鳥豈知南國遠,江花獨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滄浪去,冤氣初逢渙汗收。
何事還邀遷客醉,春風日夜待歸舟。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洪河之南曰秦鎮,發地削成五千仞。三峰離地皆倚天,唯獨中峰特修峻。
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壇高眇路逶迤。三十六梯入河漢,樵人往往見蛾眉。
蛾眉嬋娟又宜笑,一見樵人下靈廟。仙車欲駕五云飛,香扇斜開九華照。
含情遲佇惜韶年,愿侍君邊復中旋。江妃玉佩留為念,嬴女銀簫空自憐。
仙俗途殊兩情遽,感君無盡辭君去。遙見明星是妾家,風飄雪散不知處。
故人家在西長安,賣藥往來投此山。彩云蕩漾不可見,綠蘿蒙茸鳥綿蠻。
欲求玉女長生法,日夜燒香應自還。
漂泊日復日,洞庭今更秋。
青楓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悵客中月,徘徊江上樓。
心知楚天遠,目送滄波流。
羽客久已歿,微言無處求。
空余白云在,容與隨孤舟。
千里杳難望,一身當獨游。
故園復何許,江海徒遲留。
生涯心事已蹉跎,舊路依然此重過。
近北始知黃葉落,向南空見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將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華發相逢俱若是,故園秋草復如何。
庭種南中樹,年華幾度新。
已依初地長,獨發舊園春。
映日成華蓋,搖風散錦茵。
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
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儻為檝,渡海有良因。
戰國何紛紛,兵戈亂浮云。
趙倚兩虎鬬,晉為六卿分。
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殺齊君。
漸入云峰里,愁看驛路閑。
亂鵶投落日,疲馬向空山。
且喜憐非罪,何心戀末班。
天南一萬里,誰料得生還。
卻見同官喜復悲,此生何幸有歸期。
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
湘路來過回鴈處,江城臥聽搗衣時。
南方風土勞君問,賈誼長沙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