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
賈生年最少,儒行漢庭聞。
拜手卷黃紙,回身謝白云。
故關無去客,春草獨隨君。
淼淼長淮水,東西自此分。
賈生年最少,儒行漢庭聞。
拜手卷黃紙,回身謝白云。
故關無去客,春草獨隨君。
淼淼長淮水,東西自此分。
賈誼年紀最輕時,他的儒者德行便在漢庭聞名。你恭敬地接過任命的黃紙詔書,轉身辭別這淮上白云。故鄉關卡已無離別的行人,只有春草獨自伴你前行。浩渺的淮河之水,從此將你我東西分隔。
賈生:指西漢賈誼,這里以賈誼比梁二,言其年少有才。
儒行:儒家的道德行為規范。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跪下后兩手拱合,俯頭至手。
黃紙:指詔書,因詔書用黃紙書寫。
故關:故鄉的關卡。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梁二受朝廷恩命被追赴上都,詩人在淮上為其送別。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朝廷選拔人才的時期,詩人與梁二情誼深厚,故有此送別之作。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梁二。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借景抒情,將對友人的贊賞、祝賀與離別愁緒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又零星舊雨會清秋。把酒話高樓。憶望城岡上,廢營老廟,曾幾藏修!正值膏旗逐走,鐮斧震神州。白日青天下,國步多憂。浩蕩東風遠播,奮書生意氣,糞土王侯。盡摩拳擦掌,呼喊繞街頭。叫長空、風飛云起,挽乾坤、旋轉向吾儔。休回首,顧蕭蕭發,且盡三甌。
水鏡慚相問,人今豈臥龍。尚馀難折項,猶屬未歸容。強飯終玄草,留書比素封。此生何所慕,杯酒莫辭醲。
葉落驚秋,一年容易,可堪老境侵尋。月明如許,人立小桐陰。剛到九分圓處,池塘外,樹影蕭森。更同照,微塵國土,總總與林林。萬家憂樂意,清光寫盡,寂不聞音。只嗷嗷待哺,無數饑禽。怎奈湖山歌舞,是間樂,誰解思今。僅留得,滿懷孤憤,澤畔有人吟。
不傍茅檐便竹籬,初開猶未許人知。一枝到手春雖淺,肯負花前金屈卮。
寂寞三秋節,凄涼萬里風。關河盡形勝,人物幾英雄。秦葉隨流水,周禾滿故宮。此心懸象闕,夢繞浙西東。久客厭塵土,幽居懷翠微。只馀清夜夢,長作故山歸。菊已開三徑,松應長十圍。晨鐘忽驚覺,猶有露沾衣。壯矣府中縣,索如城外村。墨池今掃跡,石筍舊馀根。風急漢弦斷,雨多秦鏡昏。新秋一懷古,情緒若為論。雨意忽如此,客愁將奈何。出門誰可詣,掩卷獨高歌。塵世兔三穴,古人蓬一窠。區區奚足道,默默幸無它。長憶在家好,已知從仕難。紛紛猶嚇鼠,悄悄政棲鸞。忘意躡高位,敢言卑小官。世途真甚隘,懷抱要須寬。
山城矗矗綺筵開,杰閣誰掄巨棟材。一水浮涵孤嶼出,群山遙擁五羊來。夜看北斗星辰麗,卻憶中天華岳回。天上臺衡正虛席,東人惟恐袞衣來。
玉露洗空碧,銀潢澹無波。懷人起遐想,況茲良夜何。俯聽百蟲泣,仰觀眾星多。驚烏未遑息,飛鳴擇叢柯。中心百感集,豈謂悲蹉跎。終羨林居子,躬耕樂太和。
百歲過駒隙,憧憧何所成。機深天性薄,欲寡道心生。世故豈難見,林泉空有名。吾生少營慮,于此獨能明。
聞說昌陽可引年,便從句曲種秋煙。茅家兄弟如相識,贈我明珠百顆圓。
亂后關山開王氣,雨馀行李帶春泥。鵓鳩啄椹蠶開簇,布谷催耕水沒犁。壁上好詩無客和,井邊遺廟有烏啼。翻思野渡舟橫處,只在滁州西澗西。
由來避世有墻東,祗合丹陽作寓公。新社總知無約束,酒壚詩卷任春風。
太平誰復念時艱,斥堠森嚴玉壘關。蘭道牛羊充貢使,松州烽火逼諸蠻。萬峰陰合晴如雨,六月炎蒸雪在山。到此不勝今昔感,湔流猶自碧潺潺。
秋氣感長門,出門觀列星。東井聚五緯,玄象豈非明。鳴鶴思晨集,冘晙迅宵征。徘徊白露下,傷我美人情。踽踽回空房,彼彗見西方。
高皇大業盛殷湯,遠邁成周卜世長。今日文孫恢圣緒,由來祖德是重光。
野寺渾蕭索,經行駐馬鞍。饑烏啼樹杪,獨犬吠云端。小酌僧同話,新炊客共餐。題詩記行跡,偶得共盤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