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塘至伍浦溪行雜詩
溪水綠已窮,巖扃忽重閉。日華與山翠,層疊川上膩。
前村爨煙好,穿此石林細。一徑山雨來,寥寥入秋氣。
瓜花黃無端,被此一川綠。晨涼把竿好,閑坐此溪曲。
人家隔坡水,路暗通石谷。日午攜榼來,人聲出山腹。
兩村本一村,中有云水界。溪流經數折,南北已分派。
連宵風色緊,目送去帆快。人定波有聲,神魚望星拜。
陸行富桑麻,水行富菱芡。惟茲云水鄉,不虞年歲儉。
門前臨水路,鵝鴨數堪點。屈指白露交,秋禾又將斂。
溪水綠已窮,巖扃忽重閉。日華與山翠,層疊川上膩。
前村爨煙好,穿此石林細。一徑山雨來,寥寥入秋氣。
瓜花黃無端,被此一川綠。晨涼把竿好,閑坐此溪曲。
人家隔坡水,路暗通石谷。日午攜榼來,人聲出山腹。
兩村本一村,中有云水界。溪流經數折,南北已分派。
連宵風色緊,目送去帆快。人定波有聲,神魚望星拜。
陸行富桑麻,水行富菱芡。惟茲云水鄉,不虞年歲儉。
門前臨水路,鵝鴨數堪點。屈指白露交,秋禾又將斂。
溪水的綠意已到盡頭,巖石的門戶忽然重重關閉。日光與山色,層層疊疊在河川上顯得濃膩。前村的炊煙很美,穿過這稀疏的石林。一條山雨的路徑飄來,稀疏中融入秋意。瓜花無緣無故地泛黃,覆蓋在這滿川的綠意上。清晨涼爽適合持竿,悠閑地坐在溪水彎曲處。人家隔著坡地和溪水,小路幽暗通向石谷。中午帶著酒器而來,人聲從山的深處傳出。兩個村莊原本是一個,中間有云水分隔。溪水經過多次曲折,南北已經分流。整夜風力強勁,目送遠去的船帆輕快。夜深人靜波浪有聲,神魚向著星星朝拜。陸路有豐富的桑麻,水路有豐富的菱角芡實。只有這云水鄉,不用擔心年成不好。門前面臨水路,鵝鴨的數量可數。屈指算來白露將至,秋禾又要收割了。
巖扃(jiōng):巖石形成的天然門戶或屏障。
爨(cuàn)煙:炊煙。
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分派:分流。
菱芡(qiàn):菱角和芡實,均為水生植物。
虞:憂慮,擔心。
儉:年成不好,歉收。
白露交:指白露節氣到來。
詩中記錄新塘至伍浦溪行沿途所見,推測為詩人游覽江南水鄉時所作,反映清代(或同時期)江南地區自然風貌與鄉村生活狀態,展現詩人對沿途景色的細致觀察與閑適心境。
全詩通過溪行視角,描繪江南水鄉自然美景與鄉村生活,突出其豐饒安寧。以白描手法勾勒景物,語言清新質樸,情景交融,體現田園詩特色,表達對水鄉生活的贊美。
自說住居年,山靈夙有緣。
看經醫病鶴,祭土鑿新泉。
食相過饑歲,眠蓑度雪天。
所言非釋老,難與世人傳。
英雄戰守幾春秋,虎踞龍蟠古石頭。
北固只憑江水在,中原長對夕陽愁。
曹劉謾有經營志,王謝空遺富貴羞。
舉目便懷千古恨,鳳凰臺上不須游。
繼祖當吾代,生緣行可規。
終身常在道,識病懶尋醫。
貌古筆難寫,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處,孤月自相宜。
間關欲雪父兄讎,底用平生錫蓋侯。
冤骨未沈吳月曉,征魂初返楚云秋。
西施正倚承恩貌,范蠡將移去國舟。
尚向松陵親卻敵,藁砧依舊在層樓。
生愛梅兄是淡交,每相逢處更吟嘲。
暗香疏影名千古,冷艷孤光雪幾梢。
東閣詩才猶腹稿,西湖人物尚衡茅。
風前有恨曾知否,不得隨泥上燕巢。
樓船犀甲下荊州,蜂目將軍駐碧油。
虎帳覺來驚日墮,龍媒嘶去逐星流。
奸萌問鼎終何在,計落遺鞭始可羞。
幽草亂花荒故壘,無人能作晉春秋。
落魄江湖上,人疑是謫仙。
四時逢酒醉,長日擁書眠。
點鬢惟添雪,知心只有天。
林泉難久困,未整釣魚船。
莫守陳編學蠹魚,筌蹄真似古人書。
利名滄海浮漚聚,身世乾坤逆旅居。
懶向明庭陳一得,還留故館積三余。
塵埃滿足崎嶇地,羨子摶風上日車。
鑿破青山骨,初營數畝丘。
泉分幽竇乳,峽束大江流。
漁唱來花徑,山光落釣舟。
沙鷗驚笑語,片片起滄洲。
千騎踏清霜,東游古道場。
云籠山骨秀,風引水聲長。
曉日依稀暖,寒花取次香。
后隨吹管急,空谷答宮商。
古觀多松檜,幽期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閑見斷云愁。
野思同花鳥,鄉情隔島洲。
輕寒披鶴氅,隠幾自搔頭。
雪后梅花獨步天,半開猶自未全然。
倚巖大瘦魂銷夢,照水無塵骨蛻仙。
貯向金瓶生怕俗,絕饒翠袖敢爭妍。
夜深霜角吹殘月,錯夢梨花耿獨眠。
西江一水活春茶,寒谷青燈夜撥花。
人比建安多作者,詩從元祐總名家。
宮商迭奏弦邊雁,鼓吹都慚井底蛙。
身在天南心太史,幾番搔首夕陽斜。
寺枕滄溟上,門長掩寂寥。
定回花漏斷,講徹獸煙消。
入檻泉聲細,當軒岳色遙。
何時會重席,南望路迢迢。
寬碧高樓上倚天,等閑蟻垤視凌煙。
歸飛華表三千歲,砥柱中流五百年。
擺脫浮云閑富貴,逍遙長日散神仙。
天公已定乘除計,八十春秋到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