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湘湖
菱葉初肥稻葉黃,茅椽八九在中央。
日斜驅犢笆籬外,水落叉魚略彴旁。
云陣半浮山面白,竹風時作雨聲涼。
秋來更有牽情處,紫蟹黃雞恣意嘗。
菱葉初肥稻葉黃,茅椽八九在中央。
日斜驅犢笆籬外,水落叉魚略彴旁。
云陣半浮山面白,竹風時作雨聲涼。
秋來更有牽情處,紫蟹黃雞恣意嘗。
菱葉剛剛長得肥厚,稻葉已呈現出黃色,八九間茅屋坐落于中央。夕陽西下,在籬笆外驅趕著小牛,水位下降,在簡易橋上叉魚。云朵半浮在山面,讓山看起來一片潔白,竹間的風不時帶來如雨聲般的涼意。秋天到來更有牽動情思之處,能盡情品嘗紫蟹和黃雞。
茅椽:茅屋。椽,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
略彴:小木橋。
紫蟹黃雞:紫蟹和黃雞,指美味的食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鄉村生活或游覽時,被秋天鄉村的美景和豐收景象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鄉村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秋景和生活,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生活氣息濃郁。它展現了鄉村秋天的美好,在文學上以質樸的風格記錄了鄉村生活場景。
記得早年曾拜識,便憐孤進賞文章。
免令汨沒慚時輩,與作聲名徹舉場。
一自鳳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雖隔思長在,縱使無成也不忘。
輕風驅行云,
中天日雷電。
霖潦在康衢,
積陰曀城縣。
良朋當遠適,
冒雨來相見。
未言先慰藉,
恐我泣如霰。
拜送圜土中,
握手情戀戀。
鳳鳥覽德輝,
高飛使人羨。
雊雉集山梁,
色舉何其善。
嗟哉云中鵠,
今作泥巢燕。
江頭路幾許,
不獲銜杯餞。
況聞故人返,
萬里期言宴。
如何二紀別,
良晤乖一旦。
九州不盈掌,
日月雙丸轉。
流萍合有時,
鬒發將無變。
因君謝故人,
努力千秋傳。
羨君蕭散脫塵□,別□□官自不卑。
判斷湖山詩有按,追呼風月酒隨司。
衙官宋玉供奔走,從事青州奉指麾。
慚我真成今俗吏,固應期會絕文移。
早行晴野樹如煙
日出東山映繡韉
寂寂荒村臨水際
翩翩飛鳥向云邊
空濛朝露侵衣潤
艷冶閑花入目妍
扈從鑾輿承色笑
欣隨豹尾快揚鞭
長立小樓前,
吟魂蕩曉煙。
水流還極浦,
草色又今年。
歷雪經春后,
輕寒欲暖天。
幾時楊柳意,
青到酒旗邊。
夜深蓮炬半燒過,模寫神功入詠歌。直繼詩人《常武》什,下看韓愈頌元和。
柳宿垂光應不虛,百花深處設仙廚。不愁調膳無滋味,舊日鹽梅尚有余。
芳園一日駐龍旂,從此清芬勝舊時。想是御香零落在,花神收拾上花枝。
才宣索句便相催,頃刻吟成燭未灰。寫進御前蒙鑒賞,親聞天語嘆奇才。
夜深花露滴高枝,還許殷勤進壽卮。聽得侍臣私共語,天顏喜劇倍常時。
三人同結靜中緣,
一到西巖思豁然。
何必擁爐傾濁酒,
且來攀樹聽寒泉。
長材豈與數爭衡,
盤錯翻因利器生。
三載焦勞籌國餉,
一朝倉卒陷番營。
直將勁節還天地,
不肯全軀負圣明。
最是多情溪畔水,
至今流恨幾聲聲。
補闕聲名久,經年消息稀。
遭逢向江路,嘆息解朝衣。
汲黯能言事,朱云已放歸。
終懷報國意,回首望端闈。
但覺意清凈,不知山淺深。年華暗凋落,老境已侵尋。三世樓鐘舊,一生香火心。高風難補綴,永愧壁間吟。
道鄉歸路晚,世跡陷泥深。老死先通耗,病衰今見尋。規模高世意,料理住山心。月在孤峰頂,凍猿時一吟。
鐘鼓報晴遠近
樓臺夾水西東
叩船誰歌小海
解衵須奏回風
萬古蒼茫空盛衰,
燕臺賢客姓名誰。
君看碣石巖中草,
寧似昭王擁彗時。
黃金散盡馀基沒,
易水蕭條烽火飛。
春來便欲看花去,
忽憶城西魏潤庵。
舉世紛紛爭剩利,
有時娓娓入清談。
擁書萬卷吾能富,
飲酒三升汝豈貪?
惜取韶光莫經過,
滿堤飛雨正紅酣。
江南好,往事繞回腸。
棠棣花前爭刻燭,椿萱堂上笑傳觴。
此樂最難忘。
漫從僧舍移甘菊,
清蕊重陽摘未堪。
徑欲過君籬下看,
二兒端可為輿籃。